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顺昌县酒厂第一门市部,酒公司贵州有多少家 啊急急

本文目录一览

1,酒公司贵州有多少家 啊急急

  茅台酒厂保健酒业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贵州茅台酒厂习酒公司华兴名店专卖店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专卖店NO.062  地址:瑞金南路85-6号门面  电话:(0851)8600295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专卖店NO.031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公司专卖店NO.00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贵阳门市部  地址:贵阳市延安西路49号  电话:(0851)6570180  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羊场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永温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开阳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贵阳威佳酒厂  地址:贵阳市南厂路153-7号  朱昌联合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  中国·贵州筑春酒厂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南厂路170号  电话:(0851)5721642  贵阳白云正兴富硒酒厂  地址:贵阳市白云南路3号  贵阳云岩金红阳酒厂  地址:贵阳市鹿冲关路97号  电话:(0851)6769145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国宝酒厂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市贵阳市北京路鑫都大厦21楼g座  贵州昌华森防器材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大道222号(雪花啤酒厂旁)  电话:(0851)4705266  茅台镇千禧年酒厂驻贵阳办事处  地址:贵阳市自强巷29号  贵州茅坛酒业酿酒有限公司  地址:贵阳市喷水池国艺大厦16楼(办事处)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酒厂)  电话:(0851)6766667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百家姓酒厂驻贵阳办事处  地址:贵阳市解放路97号2单元1号  电话:(0851)5795717  贵阳市南明区赛佰龙贸易中心  地址:体育路12号贵阳酒厂内原洁具大展厅2楼B-33号  电话:(0851)5790667  贵阳泉泰建材陶瓷有限公司第二门市部  地址:体育路12号贵阳酒厂内A区05号  电话:(0851)5755660  贵阳泉泰建材陶瓷有限公司五门市  地址:贵阳市体育路12号酒厂内A区16号  电话:(0851)5755660  贵阳南明粤闽陶瓷有限公司门市部  地址:贵阳市体育路12号酒厂内c区08号  电话:(0851)5755660

{0}

2,急需北京市有哪些生产酒的厂家啊

北京市酒厂及酒经销处名录 日期:2008-12-04 15:25 ■北京仁和酒厂北京市北京市房山区长阳010-80351568 ■北京仁和酒厂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农场四大队010-80351568 ■御苑葡萄酒厂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府村010-68862845 ■北京夜光杯葡萄酒厂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79号010-65685488 ■御苑葡萄酒厂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小府村010-88722845■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北京市顺义县牛山镇010-69412531 ■北京乾坤酒厂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后街49号010-69851454 ■北京市牛栏山酒厂北京市顺义区牛板路1号010-69412531 ■北京皇宫酒厂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梨园村38号010-83869661 ■北京皇宫酒厂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张郭庄18号010-83871422 ■北京葡萄酒厂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2号010-68219243 ■北京卢沟桥酒厂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地区白庄村010-89381328 ■乾坤酒厂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010-69823203 ■妙峰泉酒厂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010-69802486 ■北京市通州制酒厂北京市北京市通州区大杜社东500米010-61584751 ■北京市通州制酒厂北京市通州区大杜社乡六郎庄010-61582898 ■北京妙峰泉酒厂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工业区010-69802486 ■国营北京大兴酒厂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海子角010-61243431 ■北京市清河泉酒厂 - 更多信息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南岗洼010-63886049 ■北京市南郊葡萄酒厂北京市大兴县红星鹿圈分厂■北京金水桥酒厂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后十三里村010-69310478 ■北京中华醇酒厂北京市新农村010-89012743 ■红门黄酒厂北京市丰台区南顶村 ■北京方庄酒厂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东铁营010-67614808 ■北京龙凤阁酒厂北京市房山区南尚乐镇南尚乐村南010-61386998 ■北京方庄酒厂北京市丰台区永外苇子坑125号010-67614808 ■北京市大观园酒厂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河西村300号010-63888019 ■北京玉桂酒厂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九王坟 ■北京奥士达酒厂北京市房山区大石河果糖厂院南侧010-89323114 ■北京田园葡萄酒厂北京市丰台区南苑机场院内■北京市天龙泉酒厂北京市通州区甘棠乡东刘庄村010-61521349 ■北京市红粮液酒厂北京市大兴县鹿圈乡鹿圈三村 ■北京颐和春酒厂北京市通县梨园镇梨园村南 ■北京市郁金杯酒厂北京市平谷县东高村乡政府西 ■北京市福山料酒厂北京市通县甘棠乡小豆各庄村 ■北京黄桂稠酒厂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镇后高米店村 ■938支1酒厂北京市通州区223省道 ■北京市兴都黄酒厂北京市大兴县采育镇北京天亿隆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院内010-80274064 ■北京玫瑰园稠酒厂北京市垡上工业区010-80211039 ■北京玫瑰园稠酒厂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垡上兴城发卡公司院内010-80211039■北京葡萄酒厂工会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2010-68272932 ■凤河酒厂服务部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 ■北京沙河七里渠酒厂北京市昌平区七里渠010-69739791 ■北京大兴酒厂门市部北京市大兴县采育镇 ■国营大兴酒厂门市部北京市大兴县青云店镇 ■北京天康稠酒厂北京市顺义县南法信乡哨马营村西 ■北京康胜调料酒厂北京市北京市大兴县孙村霍村010-61267932 ■北京康胜调料酒厂北京市大兴县孙村乡霍村村南010-61267932 ■北京瀛海绍京黄酒厂北京市大兴县瀛海镇怡乐村010-69278440 ■五星啤酒厂玉泉山分厂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北京市红门黄酒厂北京市丰台区南苑石榴庄二队院内010-67260201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华城酒厂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甲二十三号010-66874314 ■大兴县酒厂兴茂修理部北京市大兴县大兴酒厂南门传达室内侧 ■皇家酒厂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北京市国际饭店6028室010-65919386 ■北京航天海鹰贸易中心酒厂北京市丰台区云岗南区西里22号 ■河南省林河酒厂北京经销处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1号(京东宾馆)010-66700496 ■安徽太和殿酒厂北京经销部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甲52号010-66185459 ■北京市通州制酒厂供应科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010-61582145 ■国营北京大兴酒厂立垡门市部北京市大兴县芦城乡立垡村010-61206519 ■北京市平谷县平谷成奇料酒厂北京市平谷县平谷镇赵各庄010-69971458■北京市通县金桥料酒厂北京市通县郎府乡郎东村010-69578730 ■北京旧宫喜味甜酒厂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集贤三队010-67951807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010-69418696 ■北京华尔森啤酒厂西城经营部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32中学西门 ■北京市平谷啤酒厂基建工程指挥部北京市平谷县丽都啤酒厂院内 ■北京同仁堂药酒厂劳动服务公司北京市通县果园49号010-81527240 ■通县制酒厂供销经理部北京市通县牛堡屯镇010-69581516 ■河北九龙醉酒厂北京经销公司北京市通县佟麟阁大街17号010-69554063 ■牛栏山酒厂产品专卖店第五分公司北京市顺义区新顺南大街 ■四川省宜宾市宜丰曲酒厂北京经营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甲190号211室010-64026427■河北刘伶醉酒厂北京销售中心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70号010-66518670 ■河北衡水老白干酒厂驻京办事处北京市丰台区洋桥角门北路6号 ■马来西亚瑞宇酒厂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西路3号新恒基大厦926A室010-64674533 ■辽宁铁刹山酒厂北京销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D3501室010-65955798 ■四川省百年老窖酒厂北京经销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小井批发市场L厅18号 ■大兴县黄村酒厂南模板出租站北京市大兴县黄村酒厂南 ■北京市真顺黄酒厂 - 更多信息 ?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真顺村010-60724798 ■上蔡状元红酒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010-69412531 ■915路支4酒厂[牛栏山]北京市顺义区■北京神吉亨通保健饮料酒厂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县迎宾北路30号010-69649710

{1}

3,顺昌县的地理环境

顺昌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又受大陆性气候的一定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的观测:年平均气温18.5摄氏度,无霜期305天,雨日164天,雨量1756毫米,日照1740.7小时,冬多西北风,夏多东南风。具有如下特点:四季明显,冬短夏长,春早秋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秋多“小阳春”,春常“倒春寒”;雨季干季分明,雨季多洪涝,干季常干旱;少霜雪,罕冰雹,湿润多云日照少,露雾常有静风多。境内受季风性环流影响明显,随冬夏环流转换和太阳照射的变化,带来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冬季(12~2月):气温低,蒙古冷高压势力强盛,县境处在冷高压的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水少,一年中的霜雪集中在此季出现。春季(3~5月):是冬季风转夏季风的转换季节,气温趋向回升。蒙古冷高压逐渐转弱,太平洋高压逐渐增强,冷暖气流交换频繁,天气多变,冷暖无常,前春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出现晚霜,后春有时暴雨成灾。夏季(6~8月)时间长,气温高。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北上西伸,顺昌多吹东南风。热带低压又常北上影响,天气炎热潮湿。初夏是雨季高峰期,常发生暴雨洪涝,夏至前后雨季结束,转为炎热少雨天气,有时午后发生阵雨、大风或雷暴。秋季(9~11月):乃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季节,气温趋于下降。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减弱南退,蒙古高压复又增强南侵,天气少雨凉爽。后秋蒙古高压增强,气温显著下降,可出现初霜。 顺昌地处闽北山区,境内森林、石灰石矿蕴藏量丰富,水力资源充足,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具有十分有利条件。建国前,国民党政府不重视经济建设,县内交通闭塞,生产技术陈旧,工农业生产水平低,商业、交通运输、建筑等产业都很落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状态。广大农民在地租、田赋、高利贷等层层剥削下,资金匮乏,耕作粗放,粮食亩产年均不过90公斤。工业基础薄弱,民国16年(1927)始建小型发电站,至民国34年,才先后建有洋口火力发电站、城关白龙泉水电站、印刷、纺织以及粮食加工等20多个小型工业企业,但多是手工操作,产值很低。由于城乡经济凋蔽,地方财政枯竭,每年征收的赋税,除上缴省财政外,所余仅够支付县军政费用,用于投资经济建设的为数极少。据民国版《福建省三十四年度决算书》载:民国34年县财政收入1763.93万元(法币),其中支付党务、行政、军事(保安、警察)费用达1211.75万元,占总支出68.7%;用于文教卫生经费287.01万元,占16.3%;其他支出156.39万元,占8.9%;而用于地方经济建设仅108.78万元,占6.1%。民国35年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生产凋零,工农业产品紧缺,物价暴涨,法币贬值,财政支绌,除支付军政费用外,已无力投资经济建设。据1949年底统计,顺昌县国民生产总值仅547.37万元(按1952年价格折算人民币),人均产值61.2元,人民生活贫困。建国后,经过1950~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1953年开始建立集中计划的经济体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1178万元,人均产值111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1.1倍和81.4%。社会需求之间较为协调,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由于“左”的影响,浮夸风严重,工业一哄而上,大起大落。农业脱离实际,多种经营被限制,集市物资供应短缺。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1201万元,仅达到1957年水平,人均97.8元,比1957年减13.3%,农业产值还减少16.7%。  1963~1965年“调整时期”,经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济很快回升。县、社、队三级普遍进行水电建设,兴建一批中、小型水电站。3年中基本完成了林区建设,建了一批森工企业,使山区森林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年均为国家、地方提供建设木材23万立方米左右。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2804万元,人均产值198元,分别比1962年增长1.3倍和1倍。  1966~1975年,“三五”、“四五”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经济建设受到很大破坏,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企业经济效益普遍降低。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降到2289万元,比1965年减少18.37%。1970年后,顺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生产,先后建有磷肥厂、合成氨厂、轻机厂等工业企业,至1971年,地区所属的元坑水泥厂(1985年下放给顺昌管辖)、县办石溪水泥厂先后建成投产,大量石灰石矿被开发利用;各乡(镇)亦办起一批轻工企业,工业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农村经济由于多种经营被长期限制,农业结构一直保持单一的种植业(占65%以上)的格局,农业产值徘徊不前。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4704万元,人均产值248元,比1965年,分别增长67.76%和25.3%。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7459万元,人均产值783.6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3倍和1.5倍。从1978~1988年的10年期间,工农业总值年平均增长8.9%;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均超过前30年的平均增长幅度。顺昌县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66.4%;农业占33.6%。工业占主导地位,为进一步发展顺昌经济奠定基础。 2007年顺昌生产总值完成35.46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比上年增长13.9%,为1995年以来最高增幅。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幅分别达到5.7%、12.4%和20.6%,呈现“一产稳、二产快、三产高”的良好态势。财政总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级收入1.33亿元,增长22.2%,增幅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960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38亿元,增长14.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7.5亿元,下降9048万元,贷款余额18.6亿元,增加2.4亿元。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10亿元,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8.25亿元、12.05亿元和14.80亿元,分别增长5.2%、12.4%和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0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增长13.5%。2013年一季度,顺昌经济运行起步较好,除财政总收入和外贸出口两项指标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好的增长。GDP完成10.9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4.4%;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5.51亿元,同比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0.85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63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0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66元,同比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37万美元,同比增长15.6%;1-2月外贸出口完成1019万美元,同比下降67.6%。 建国初期,经过土改、林改和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经济主要是集体经济。据1962年统计,顺昌县161266亩耕地中,国营农业企业经营411亩,占0.25%;生产队集体经营160855亩,占99.75%。1988年,顺昌县耕地面积197757亩,其中国营农业经营598亩,占0.31%;由农户联产承包经营197159亩,占99.69%。  顺昌县林业用地面积243.3万亩,其中国营林场、采育场、苗圃等经营50.44万亩,占林业用地20.73%;集体经营168.96万亩,占69.45%;社员经营自留山23.9万亩,占9.82%。 2007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3.34亿元,增长6.3%。农业产业基地规模扩大。与国家航天育种部门成功合作,建立了“中国(顺昌)航天高科技应用农业示范基地”,全年完成更新造林3.57万亩,非林地造林3382亩;柑桔面积10.86万亩,总产量达8.3万吨;食用菌种植量8500万袋;烟叶种植面积达7287亩,比增61%,总产2.39万担;畜牧水产养殖回升,新增4个规模养羊场,顺昌县羊存栏数1.92万头、生猪6.37万头、水产面积1.22万亩,新增螺旋藻养殖面积200亩。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3.34亿元,增长6.3%;粮食总产量6.76万吨;柑桔面积7240公顷,总产量达8.3万吨;种植食用菌8500万袋;烟叶种植面积484.8公顷,总产2.39万担;羊存栏数1.92万头、生猪6.37万头、家禽5.3万只,兔3.23万只;水产品产量4915吨,新增螺旋藻养殖面积13.3公顷。顺昌县农业龙头企业达48家,完成产值6.42亿元,增长41.3%。2013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增长5.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12.3%。 1948年,顺昌县有水力发电站、粮食加工厂、印刷厂、纺织厂、酿酒厂、造船厂等私营小型工业企业20余户,年总产值50.78万元(按1952年价格折算人民币)。1952年,顺昌县工业企业有40户(其中全民所有和县属集体所有4户),总产值79.43万元,其中全民所有企业产值10万元,占12.58%;集体所有企业产值1.22万元,占1.53%;个体私营企业产值68.21万元,占85.89%。1957年后,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很快,至1965年,顺昌县共有87个单位(全民所有31户,集体所有56户),年总产值达24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产值占88.9%;集体所有制产值占11.1%。1961年后,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有了较大发展,至1970年占顺昌县工业总户数的63.5%。1971年开始陆续建有磷肥厂、合成氨厂、纸浆厂、轻机厂、轴承厂、刃具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至1978年,顺昌县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共135户,总产值575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4725万元,占82.18%;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030万元,占17.82%。1979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企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开始发展,成为公有制的有益补充。1985年,个体私营工业企业产值13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5%。至1988年,顺昌县工业总产值达16832万元,比1978年增1.64倍,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0054万元,占总产值59.73%;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6176万元,占36.69%;个体私营工业产值491万元,占2.92%;“三资”工业企业(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产值111万元,占0.66%。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发展很快,比1985年增长2.4倍。 2007年顺昌县完成工业产值33.6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80家增加到90家,完成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净增6亿元,增长20.5%,增幅为2004年以来最高,顺昌县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达7家,新创“幸福来”保健品省级著名商标。工业效益同步提高,累计实现利税2.8亿元,增长136.3%。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各产业增幅均超过20%,累计完成产值25.5亿元,增长23.6%;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宝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通过省建设厅评审,“宝山上湖森林人家”入选福建省第二批森林人家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华阳山景区通过国家3A级旅游评定。持续开展创业竞赛,落实“四个一百”和“四个一批”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拉动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1亿元,增长23.5%。实施190个项目,其中,省市重点项目6项。16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8亿元。洋口电站顺利蓄水发电,富宝公司甲醇“3改8”、榕昌公司20万元吨锅炉节能技改等竣工投产,炼石水泥厂8号窑、余热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调整工业园区开发政策,落实县领导挂点园区制度,推进“一园一区一平台”建设,金山精细化工集聚区一期完成征地工作,新屯园区二期开工建设,顺昌闽台农林产品加工平台一期控规通过评审,完成投资400万元。深化“领导挂点、部门负责”招商工作机制,通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等院校的经贸、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组团参与招商与举办顺昌项目推介专场招商等活动,推进山海协作,全年引进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总投资达3.18亿元。适应出口退税政策及人民币不断升值新形势,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外经外贸呈现“三增长”,合同利用外资5122万美元,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3250万美元,增长22.5%,外贸出口总额2010万美元,增长28.6%。 2008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3.0元,增长17.5%。化工、建材、竹木、电力、食品保健品5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完成产值29.7亿元,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5%。“金弘钢缆”“榕昌武夷”获省级著名商标,“武夷牌”聚氯乙烯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天福油脂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级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和全省唯一的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原料无患子基地县。新屯工业园投资2097万元,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及其他附属工程,新征工业用地6.93公顷、平整土地15.33公顷;金山精细化工集聚区新征土地40公顷;郑坊闽台农林产品加工平台完成投资1180万元,新征土地30公顷。2013年一季度,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0.9%。主要特点:一是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产业领跑。六大主要产业中,除建材冶炼产业外,其余产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9.3%、45.1%和54.4%,共完成工业产值7.13亿元,占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45.9%,同比增加产值2.26亿元,增长46.5%,占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增量的97.9%。二是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重工业完成产值13.38亿元,增长12.3%;轻工业完成产值2.13亿元,增长65.8%,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53.5个百分点。三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比重提高。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1.3%,占顺昌县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24.5%,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四是七成产品产量增长。顺昌县列入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目录的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17种。产品产量增长较大的有:精制食用植物油1200吨,增长119.8%;人造板1.52万立方米,增长107.5%;纸制品1557吨,增长54.7%;铁合金9044吨,增长45.0%;发电量1.21亿千瓦时,增长30.2%。五是工业企业效益提高。1-2月,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059万元,同比增长19.3%;规模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614万元,比上年同期(-1779.0万元)增加利润2393万元;实现税金1509万元,增长6.6%;亏损企业亏损额1427万元,同比减亏2880万元,下降66.9%。 建国初,顺昌县商业均为私营。据1949年底调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90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350万元,占89.74%;工业零售额19万元,占4.88%;饮食及其他行业零售额21万元,占5.38%。  1950年1月,在上洋(今洋口镇)设南平贸易公司上洋营业处,后扩大国营商业,从上洋贸易分公司分出设立国营洋口百货、粮食、木材、土产等4个经营企业。1952年4月设立大布供销社,始有集体商业。1950~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支持守法的私营商业户经营,顺昌县私营商业增加到511户、小贩77户。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90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品零售额共16.17万元,占3.3%;个体私营商品零售额473.83万元,占96.7%。1956年,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顺昌县有国营商业9户、公私合营42户,合作商店及代购代销店143户,共194户。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9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645万元,占91%;工业零售额19万元,占2.7%;饮食及其他行业零售额45万元,占6.3%。1958年下半年,在“大跃进”中,公私合营和合作店、组都一步登天,成为单一的国营商业经济。“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强调独家经营,渠道单一,致使商品流通不畅,购销业务减少。从1967年起,社会商品零售额连年下降,至1971年,年零售总额仅2410万元,还未达到1966年2419万元的水平。1978年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逐步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经过改革开放,个体私营商业逐渐发展。198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955万元,其中国营商业零售额占38%;集体商业零售额占53%;合营及其他商业零售额占5.1%;个体私营商业零售额占0.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占3.6%。  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98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零售额占33.7%;集体商业零售额占38.5%;个体私营商业零售额占21.68%;合营及其他商业零售额占1.6%;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占4.5%。个体私营商业发展很快,与1981年相比,商品零售额由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3%,上升到21.68%。  此外,交通、邮电、城市公用事业等均属全民经济;建筑业以集体经济为主。

{2}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