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大渡河酒厂厂长,泸州分水油纸伞的故事传说

本文目录一览

1,泸州分水油纸伞的故事传说

油纸伞·江南情据说清朝后期太平天国的时候,在乐山大渡河过河的船上,有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人,好像是由大渡河上游下山来的,他长途跋涉,背上背着一把红伞,上面现出“羽翼王府”四个字,伞打开后字就没有了,但在红伞上印有“泸州制”图章。当时在船上有人发现,觉得羽翼王府是“翼王府”三字,疑他是翼王石达开,上岸后奔告官府,衙役追来捕捉,但此人已杳无踪迹了。这个故事迅速传遍国内,人们都说泸州红伞能保佑好人一生平安、化凶为吉,人们争相购买泸州红伞使用、保佑自己或馈赠亲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泸州油纸伞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传承了400多年的泸州分水油纸伞以平均每天上百把的速度被一抢而空。差点濒于失传的泸州分水油纸伞在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一把油纸伞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把完全保留着全手工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泸州油纸伞几乎毫无遗漏地承袭了中国传统的制伞技艺。据在川黔交界处的分水油纸伞厂厂长,制作工艺第六代传承人毕六富介绍:“制作完一把伞,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要半个月。”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最关键的是还得看天气,太阳大了不行,阴雨绵绵也不行。”气候主要会影响伞骨的成型和纸面的平整,造成弯曲或起壳。自从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分水油纸伞厂伞厂那座上百年历史的老宅院子里,到处都是竹竿、彩线和半成品伞,浓浓的桐油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泸州分水油纸伞申遗成功后,许多非遗专家纷纷建议:作为具有知识产权的非遗保护项目,分水油纸伞在确定销售价格时应更多地考虑传统工艺价值,而不能单单以纸伞本身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来计算。(图册来源)

{0}

2,开国女将军都有谁

自1955年中国实行军衔制(1965年废除)到1988年又恢复并实施新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共涌现出34名女将军。 李 贞,湖南浏阳人,1908年2月生,1926年参加革命。曾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八路军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她是我军第一位女将军。1990年3月逝世。 聂 力,四川江津人,1930年9月生,1960年参军,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技术员、国防科委科技部海军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她是我军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将。 杨俊生,福建长汀人,1943年12月生,1961年参军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二炮部队,1983年调入武警部队,曾任武警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警务装备处副处长、技术装备处处长、科技开发部主任等职。1996年7月晋升武警少将警衔。 徐莉莉,山东济南人,1952年4月生,1964年参军,曾任海军政治学院政治处副主任、政工教研室主任、院长,海军后勤部副政委、政委等职。1998年晋升海军少将。 霍 玲,山西忻县人,1947年3月生,曾任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部长,现任海军葫芦岛基地副司令员、总工程师。2002年晋升少将。 刘弥群,原籍四川开县人,1946年出生,随父刘伯承元帅到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5年3月参军,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2001年7月晋升少将。 岳喜翠,山东淄博人,1948年12月生,1965年参军进入航校学习,毕业后翱翔蓝天36年,成为空军功勋飞行员,曾任飞行中队长、副大队长、师政治部副主任、副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助理、副参谋长等职。2003年7月晋升空军少将。 刘晓莲,河北蠡县人,1949年生,现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2004年7月晋升空军少将。 钟玉征,广东顺德人,1930年生,1950年参军后成为我军第一代女防化兵,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助教、某国际实验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等职。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姜天宝 沈阳军区政治部八一体工大队女子篮球队主教练 1994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邱爱慈,浙江绍兴人,1941年11月生,现任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朱凤蓉 1942年出生,解放军核试验基地工程师 1997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贾丹兵,河北深县人,1955年10月生,现任沈阳军区65165部队副部队长兼211医院院长。2002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刘长秀,四川遂宁人,1943年1月生,现任总装备部89952部队研究员。著名空气动力专家。2002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韩雅玲,辽宁沈阳人,1953年6月生,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2003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 廖文海,上海市人,1934年5月生,1950年12月参军,曾任第七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军医,解放军总医院主治军医、科室副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斐佩,1930年生于美国,1934年随父母回国,1950年从复旦大学参军,曾任军委技术部干部学校干事、助教,解放军技术工程学校系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洛阳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晓恒,湖北红安人,1932年生,1950年参军,曾任东北军区第11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军医,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主治军医、内科主任,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希楷,江西南昌人,1932年4月生,1950年参军,曾任第六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军医、主治军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科室主任、院长、政委,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赵织雯,上海市人,1935年生,1951年参军,曾任军委外语学校教员,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副主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等职。1988年12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0年7月晋升少将。 乔佩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32年生,1947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工作,1954年参军进入总政歌舞团,担任过总政歌舞团副政委、政委,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政委等职务。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1年晋升少将。 彭 钢,湖南湘潭人,1938年生,1959年参军,曾任总后勤部指挥管理自动化研究室主任,总后干部部副部长、部长,总政纪检部副部长、部长,中纪委常委,军委纪委副书记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1年6月晋升少将。 邓先群,四川广安人,1935年生,1959年参军,曾先后在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二炮兵、解放军军事法院等单位工作,后任总政群工部副部长、部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晋升少将。 贺捷生,湖南桑植人,1935年11月生,1950年参军进入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1955年离开部队。1958年大学毕业后,曾任青海民族学院教师,解放军《工程兵报》记者、编辑,总政干部部军事百科编研室主任,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92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晓棠,河南开封人,1934年生,1952年参军,先后在总政京剧团、总政话剧团、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八一厂副厂长、厂长。1988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少将。 晁福寰,天津市人,1942年生,1965年大学毕业后参军到军事医学科学院,曾任研究室副主任、军队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94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邵 华,湖南常德人,1938年10月生,曾任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淑兰,山东肥城人,1942年生,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部长。1996年7月授予少将军衔。 王晓钟 陕西西安人,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1997年晋升少将。 谢 彬,江西兴国人,1943年生,现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1998年晋升少将。 杨华荣,福建长汀人,1951年生,现任总参谋部管理局副局长。2001年晋升少将。 曾海生 1947年7月出生,江西吉安人,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 解放军总参谋部管理保障部政委 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 江 洪 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 曾小东 湖南资兴人 曾希圣之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联络部。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 陈招娣(女)少将 总政直属工作部副政委。200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郭明华(女)少将 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2005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霍玲(1947.3-——),女(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霍士廉之女),山西省忻州市人。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11月加入中国*。 1965年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舟山基地某部班长。1974年调任海军某部装备技术系统军代表。1979年9月调海军驻北京某部军代室工作。1984年调海军某部机关工作。1989年任海军驻葫芦岛(92493部队)试验基地总工程师。1992年任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副部长,1997年升任海军装备技术部兵器部部长。2000任海军驻葫芦岛试验基地总工程师、副司令员。 2002年7月29日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 聂 力,四川江津人,1930年9月生,1960年参军,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技术员、国防科委科技部海军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她是我军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将。

{1}

3,感人革命故事

1、《朱德的扁担》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湘南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砻市,同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是湘赣两省的交界。周围五百里都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 1928年11月中旬,红军集合在宁冈、新城、古城一带,进行冬季训练。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红军官兵除粮食外,每人每天5分钱的伙食费也难以为继。一日三餐大多是糙米饭、南瓜汤,有时还吃野菜,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衣。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食问题,红4军司令部发起下山挑粮运动。这些粮食大部分从宁冈的大陇运来。大陇的粮食是砻市、古城等地集中起来存在那里的。朱德也常随着队伍去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两只箩筐每次装得满满的,走起路来十分稳健利落,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战士们从心眼里敬佩朱军长,但又心疼他。四十开外的人了,为革命日理万机,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没了扁担,心里很着急,他让警卫员到老乡那儿买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动手,连夜做起了扁担。月光下,他破开竹子,熟练地削、刮、锯,一会儿就把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担。为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记”3个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粮的队伍又出发了,朱德仍然走在战士们中间,大家看见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担,感到十分惊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从此,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传开了。井冈山军民为了永远纪念朱德这种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专门编了一首歌赞颂他:“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2、《八女投江》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3、《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6]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4、《董存瑞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下午3点30分,第二次进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的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国民党军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郅顺义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董存瑞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坏了。国民党军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郅顺义站起刚要向前冲去,只见他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国民党军的火力死角。而这时,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郅顺义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进攻的时间到了。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炸药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郅顺义看到后,纵身一跳,朝桥下的战友奔去;董存瑞看见了,厉声喝道:“卧倒!卧倒!快趴下!!”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他年仅十九岁。5、《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