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朱厚熜为什么用茅台,朝庭为什么选朱厚熜嘉靖做皇帝

本文目录一览

1,大明王朝中吕芳吐掉嘉靖帝赏赐的仙丹是不信疗效还是另有隐情百度知

相不相信疗效的我们不得而知,吕芳此时年纪也很大了,他也想告老还乡,所以吐掉了嘉靖帝赏赐的仙丹,也是想告诉皇上自己要退休了。电视剧之中嘉靖皇帝的表现一直都是神神叨叨的,他动不动就念诗,动不动就是双手伸开,就像飞翔一样,实际上他是在修仙,他想要祈求长生不老,既然是修仙就必须和常人不相同,在电视剧之中也有具体的体现。他的衣服确实是不多的,由于修仙的需要,他是大夏天穿着厚厚的蓝色保温的衣服,而且还不出汗。冬天却换上了白色的纱衣,风嗖嗖的,关键时候还感觉不到冷,在皇帝看来,这个就是神仙的体质,皇宫之中的小太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咱们万岁爷爷神仙的体质,大冷的天气,门窗都开,着热天气门窗都关着。皇帝的体质真的那么棒吗?其实并不是的,嘉靖皇帝曾经用茅台酒洗脚。当时嘉靖皇帝的病症是全身起了红色的疙瘩,那个就是痱子,在大夏天的时候关着门窗穿着棉衣,里面的热气排不出来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吕芳用茅台酒给嘉靖皇帝洗脚,就是采用李时珍的方子,治标不治本,用酒精洗脚蒸发吸热,嘉靖的感受当然就好一点。嘉靖皇帝服用的丹药也导致了他的内分泌失调。嘉靖皇帝给了吕芳仙丹,告诉他说吃了就不冷了。吕芳一开始拿了过来放到了嘴里,出了门之后就把仙丹吐出来了,这是吕芳的高超演技,嘉靖皇帝也看到了吕芳的表现。吕芳就告诉嘉靖皇帝这是自己把仙丹藏起来了。吕芳之所以敢这么做,完全对于当时局面的把控。朱七和南直隶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吕芳的耳中,这次的严党真的是过分了。超过了皇帝的底线,嘉靖皇帝离倒台也不远了。

大明王朝中吕芳吐掉嘉靖帝赏赐的仙丹是不信疗效还是另有隐情百度知

2,朝庭为什么选朱厚熜嘉靖做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是正德帝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是弘治帝的弟弟,就藩湖广安陆。正德帝是弘治帝的独子,继大位后荒淫无度,31岁即早逝,且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府、年仅15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继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帝。从16岁登基,到60岁去世,嘉靖皇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不懂历史就不要乱发言。嘉靖皇帝怎么会死明朝统治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是干什么的?万历皇帝10岁登基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 在位48年 你不要在网上乱复制一段就来糊弄人。至于楼主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 应为嘉靖的父亲是兴献王朱佑杬嫡一子当时只有16岁在加上当时的嘉靖是兴王朱佑杬的独子,幼时聪敏,兴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这样的才能不是那些王爷有的,嘉靖登基后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 虽然偶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也不能说是一个昏君至于他的炼丹明朝的皇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情明朝崇信道教。为什么嘉靖皇帝40年不上朝还能牢牢的把持朝政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朝庭为什么选朱厚熜嘉靖做皇帝

3,中国军酒的军酒的故事

91岁的老红军肖瑞林还记得,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湘西刘家坪长征出发,乡亲们有的手中提着葫芦装的苞谷酒,有的挎着满篮子橘叶包的糯米粑,有的拿着精心编制的布草鞋,欢送红军。红军长征每到一地,当地群众都要用传统的敬酒方式迎接子弟兵。1935年3月16日,红军来到茅台镇,茅台百姓肩扛美酒欢迎红军,捧出一杯杯美酒慰劳将士。红军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女红军李坚真当场创作传唱的山歌《进遵义》:“红军歼敌进遵义,牵羊捧酒齐欢迎,分田分地掌大印,送儿送郎当红军”。描述了当年群众欢迎红军的盛况。 在杨成武将军称作“长征加油站”的哈达铺镇,至今传诵着女儿酒敬红军的故事。1935年9月20日,红一方面军经过雪山、草地的洗礼,翻越千里岷山,来到了哈达铺镇。热情的房东把一坛窖藏了18年、本来要等女儿出嫁时才能取出来喝的女儿酒拿出来招待红军战士。他说,红军给老百姓做主,当然要把酒先敬给红军。战胜困难,军酒为将士们增添了勇气。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长征从四川嘉陵江畔出发时,非常寒冷,船早被敌人破坏了,红军只能用竹筏子架浮桥,直属水兵连的同志喝几口烧酒就架一会桥。当晚,主攻部队强渡抢滩,撕开了四川军阀的西岸防守。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是发生在长征中的一段佳话。1935年5月20日上午,刘伯承和小叶丹结盟,按彝家规矩并排跪地喝“鸡血酒”,立誓为盟,化解了汉彝矛盾。小叶丹将彝民组织起来,护送红军后续部队过境,安全通过彝族区。1936年4月28日至5月1日,红二军团进入云南金沙江西部的雪山。大部分战士身上都是穿着单衣,脚上穿着草鞋,为了翻越大雪山,红军总部下达了“白酒加辣椒”的指示,当地百姓自发送了许多酒。这些酒使红军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军酒,还激发了红军将士们战胜敌人的胆魄。红军在茅台镇用85发步枪子弹把国民党的飞机打了下来创造了奇迹。该镇西面的山坡上至今还有两个巨大的弹坑,那是国民党飞机轰炸留下的。两个爆炸点相距仅30多米,可当时站在这中间的毛主席、朱总司令竟然毫发无损,百姓们都说:“这是酒神在保佑红军啊!”

中国军酒的军酒的故事

4,茅台酒厂多少年的历史了

茅台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茅台酒的故乡,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畔的黔北名镇——茅台镇,这里古已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域内白酒业兴盛,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便已擅长酿酒。茅台镇也素以“风吹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美名,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历来流传有“水为酒之血”的古谚。汉代时,此地已出产有“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唐蒙饮枸酱而使夜郎”的传说便缘于此。据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公元前135年,鄱阳令唐蒙出使南越时,在南越番禺境内,无意间品尝到蜀产枸酱,并对其甘美醇正的口味印象深刻。一打听,唐蒙才获知南越国和滇蜀之地的夜郎国间水道相连,商贾往来。返回长安时,唐蒙带回“枸酱酒”,汉武帝饮后盛赞“甘美之”。唐宋以后,茅台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并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曾写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后也感叹茅台酒“殊可饮”。其后,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攻打遵义,品饮茅台之后,横槊赋诗:万斛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双手抱定擎天柱,汲得长江水倒流。1704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到1840年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中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成为那一时期茅台繁忙景象的历史写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行,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用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去参展。博览会上,外人起初对“灰头土脸”般包装的茅台酒不屑一顾。情急之中,一名中国官员有意无意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四溢,举座皆惊。随后,茅台一举夺得金奖,并与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成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享誉全球。扩展资料:毛主席的茅台情不擅饮酒的毛主席,对茅台酒却情深意长,这还得从红军长征时说起。1935年3月中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茅台,准备“四渡赤水”。当地群众拿出茅台酒来欢迎红军,战士们不舍得喝,而用酒来擦脚和伤口,止痛消炎,甚至用来治疗腹泻。至今,茅台镇西面的山坡上还有两个巨大的弹坑,那是国民党飞机轰炸留下的。据当地老人回忆,两个爆炸点相距仅30多米,可当时站在这中间的毛主席、朱总司令竟然毫发无损。正是茅台酒的卓越品质、文化底蕴和革命贡献,早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当晚的“开国第一宴”上,茅台酒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亲自审定,主酒为茅台。此后多年,国庆招待会上,均指定用茅台酒。1949年12月,毛主席对苏联进行友好访问,同时给斯大林庆祝七十寿辰。在随车运输的萝卜、大葱、苹果等众多物品中,毛主席不忘把茅台酒作为国礼相赠。1950年1月,毛主席回国时。斯大林也同样准备了厚礼回赠,这些礼物中就有“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吉姆牌高级小轿车。有的同志常常以玩笑的口吻说:“毛主席的汽车来得划算呢,是用茅台酒和大白菜换来的!”1956年6月1日,毛主席与茅台又留下一段诗酒佳话。当天上午,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约15公里后,上船吃饭。国家首批授予的特级厨师杨纯清为主席做了4菜1汤,即:清蒸鳊鱼、烧(草)鱼块、回锅猪肉、炒青菜和榨菜肉丝汤。这一餐,毛主席喝一小杯茅台酒,吃了一小碗米饭,鳊鱼也吃了。饭后,毛主席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条幅,对杨纯清说:“杨师傅,我刚刚写了一首新诗,送给你要不要呀?不喝茅台酒,不吃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词——《水调歌头?游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茅台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酒茅台: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故事

5,中国古代最好的五种酒哪个时期哪个地方有何出名的典故

茅台: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 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 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 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 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 杯。”杜康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史载:杜康牧羊于空桑涧(今汝阳县杜康村),“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从此以酿酒为业。杜康被周平王封为“酒 仙”,杜康酒被封为“宫廷御酒”,杜康造酒之处被封为“杜康仙庄”。因而才有魏武帝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叹,唐代诗圣杜甫“杜酒频劳劝,张梨不 外求”的自豪,宋代理学家邵雍“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的绝唱。古井贡:古井牌古井贡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厂的产品。  亳州曾称亳县,古称谯陵、谯城,是曹操、华佗的故乡,汉代酿有酒品闻名著称。据《魏武集》载: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献过“九酝酒法”,说:“臣县故令南阳 郭芝,有九酝春酒……今仅上献。”“贡酒”因而得名。据《亳州志》载:现在酿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的遗迹,井水清澈透明,甘甜 爽口,以其酿酒尤佳,故名“古井贡酒”宋代时亳州酿酒业很发达,熙宁年间的酒课达“十万贯以上”。明代初期,怀姓商人在减店集建“公兴糟坊”以酿“减酒” 闻名于世。清代,亳州酿有众多酒品,《亳州志》载:“酒品,高粱酒俗曰大曲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传陈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药酒,用药曲蒸 成,惟夏月饮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红,其味甜;老酒,其香味仿佛绍兴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酿成;竹叶青、状元红、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 可见亳州酿酒业发达。1925年,城内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称。1948年剩有18家糟坊。1952年“公兴糟坊”停业,1958年改 为公社小酒厂,酿制代用品酒。第二年改建为古井酒厂,1960年投产此酒。  古井贡酒以本地优质高粱作原料,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沿用陈年老发酵池,继承了混蒸、连续发酵工艺,并运用现代酿酒方法,加以改进,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工艺,酿出了风格独特的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兰,酒味醇和,浓郁甘润,粘稠挂杯,余香悠长,经久不绝。酒度分为38度、55度、60度三种。泸州老窖:泸州牌、麦穗牌泸州老窖特曲又称泸州老窖大曲酒,是四川省沪州老窖酒厂的产品。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地区出土陶制饮酒角杯,系秦汉时期器物,可见秦汉已有酿酒。蜀汉建兴三年 (225)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 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 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 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粱酿制者,曰白烧。以高粱、小麦合酿者,曰大 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 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 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1952年以金川酒厂为主吸收未参加联营的17户酒坊成立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曲酒厂。1955年将四个联营酒社合并成立公私合营酒厂,其第一曲酒 厂改为地方国营酒厂。1960年两厂合并为泸州曲酒厂,1990年易为现厂名。1952年按泸州老窖大曲产品内在风格上的细微差异进行分级,分为特曲、头 曲、二曲、三曲,其品级最高的为特曲酒,也是出口的泸州老窖大曲酒。  泸州曲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优质糯高粱,用小麦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质量标准,酿造用水为龙泉井水和沱江水,酿造工艺是传统的混蒸连续发酵法。蒸馏得酒 后,再用“麻坛”贮存一、二年,最后通过细致的评尝和勾兑,达到固定的标准,方能出厂,保证了老窖特曲的品质和独特风格。  此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四大特色,酒度有38度、52度、60度三种。  华罗庚题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今无忧,特曲是尝;产自泸州,甘洌芬芳。”汾酒杏花村的 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 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 《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 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1875年汾阳王 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1915年其兼并“德厚成”和“崇盛永”而易名为“义泉泳”。是年,“老白汾”在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醒题,向国人欢呼曰:“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 马赛一鸣惊人”。自此,老白汾酒誉驰中外,名震四海。1919年,“晋裕汾酒公司”草创且兼并“义泉泳”,年产量40余吨,至1936年汾洒在国际两度折 桂,解放前在国内六次夺魁。但由于战乱不断,终于在1947年全部停止生产。1948年汾阳解放后,重新组织恢复了生产。人民政府于1949年6月1日以 8000元的价格,购买原“晋裕汾酒公司”全部产业,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9月,第一批汾酒送至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餐桌上。1949年汾酒 厂产量完成131.5吨,创利润400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万元。至1993年,国营杏花村汾酒厂发展为以酒类生产经营为主,集科、工、贸、商、 服务五位一体,进出口、内外销同时并,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国营大型一档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1993年,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将原汾酒厂全部资产划归其所有。(集团)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体部分组建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 限公司,发行股票,上市经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团)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正式注册改制为山西杏花村汾酒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