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宣德白酒是什么味道的,岱海温泉酒店怎么样

1,岱海温泉酒店怎么样

温泉是凉水。其他方面真心不错。挑不出什么毛病。饭的味道也很好。
从大同出发 到丰镇走呼阳路 过天成、麦胡图两个乡 再走就到时 了 住宿旅游区也行 凉城县城比较便宜 有喜喜大酒店、新也来,宣德以上是酒店

岱海温泉酒店怎么样

2,什么方法鉴定纯粮酒

鉴别方法一:摩擦法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有粮食香味,则为真正的纯粮酒;反之,如果是食用酒精勾兑的,不仅闻起来冲鼻子,不好闻,而且味道很短,且味道很快就会消失。(酒精酒会加香料添加剂)鉴别方法二:闻空杯法将酒倒入酒杯中然后把酒倒出,闻空杯香而呛的是酒精勾兑酒,十分钟左右再闻酒杯无酒香味是酒精勾兑酒。有粮香味、酒香味、糟香味的是酿造酒,香气保留时间越久越浓酿造酒的含量就越高。
铜香炉的真假要如何辨别: 第一,要知道真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须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第二,真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伪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炉不管是圆形还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型者,轻浮者为假,浑厚古朴者为真。 第四,真宣德炉的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随意书者为多,字体不规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宣德炉的价值要根据实物的年代、品相、形制、款识以及是否有名人收藏过等等综合因素判断。

什么方法鉴定纯粮酒

3,黑龙江省出名的有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小吃文化属什么出名

一、鱼类二、烧烤涮、麻辣烫类三、面类四、馄饨类五、川菜类六、烤肉类七、东北菜类 杀猪菜 八、上海菜类 海鲜类 广式点心 西餐 甜品 哈尔滨美食地图 一、鱼类 水煮FISH是在革新街有一家四川风味,店面很小,可是很便宜很好吃。名字就叫“四川风味”,那里一共三家,别走错了,中间的那家是,牌匾是白底红字的.从革新街与国戈里大街交*处的教堂往工人文化宫那面走,快到中山路也就到了. 还有三乐豆花的水煮肉片,燕川的水煮肉片,都很好吃。(他们两家在开发区都有店。) 鼎鑫的水煮鱼也不错,在宣化街上。其它地方也有分店. 八大碗的水煮鱼好吃!脆的豆芽,香香的鱼肉,配上凉皮味道真的好爽,过瘾! 黄河路金凯酒店的炖鱼不错,去年去吃过,很好吃,不过上菜太慢,去之得前先吃点东西垫垫 花园街过了大成街有一家叫宽福的火锅店,那里的水煮鱼非常好吃。 在道理经纬校对面有一家小店的水煮鱼也很好。 中央大街东风街(还是霞曼街,反正是左右吧)有个方正县得莫利炖鱼挺 不错的。炖鱼当然不如正宗方正县的地道,但对于不方便去方正吃的来说,也可暂时解解相思之苦了。主要是那里的菜码实在有够大,而且菜价不贵。人多去比较划算啦! 二、烧烤涮、麻辣烫类 三姓街上的清真烧烤很不错,涮毛肚更是一绝,应该是哈尔滨最好吃的 南岗奋斗副食旁边有一家”华辰快餐”他家的麻辣烫很好吃。 平公街有家"迎宾烧烤"那里的板筋不错. 166的刷牛肉很好吃,我吃的是比乐街这个店。 383鸡脖子还行,可以一边吃烧烤,一边吃烤肉.肉味不错,就是稍微贵了点 涮毛肚就是在宣德街上有一家“板筋第一家”他家的很好吃,还有他家的板筋.烤串。 中央商城超市的麻辣烫很好吃,具体位置就是中央商城负一层的超市入口进去直走左拐就是。也是3元。 烧烤,七政街的“于家”还是蛮不错。 道理希尔西 天山涮磨王。乌鸡汤还是那么美味,涮的蘑菇也很好吃。 道外草市街大全麻辣排骨串,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烧烤,他家的烤肉皮和麻辣排骨串真是一绝。 石锅烤肉 在道外三道街,就是三八冷饮厅那!有一个石锅烤肉一条街. 我推荐的是一家叫”老兵”的石锅烤肉店,他家的烤牛肉真的很香啊~价位也 便宜!可就是地方太小了。 姐妹石锅烤肉店也不错,在老兵附近,地址:道外区南三道街132号(三八冷饮厅南行50米,最多不超过60米,我用步子量的,很准,一般误差都控制在十米之内) 饭店电话:88328158 大自然烧烤(好象是叫这个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味道不错! 辽河路与嵩山路交*口附近(马端街上)囊坑烧烤,味道还不错,可以说 是物美价廉 西大桥哈特商务酒店对面,曲线街,有一家“刘客烧烤”,他家的,排骨 很好吃! 师大六舍正对着的街道右侧有家“满东排骨串”也值得尝尝。 三、面类 《星期五餐厅酒吧》名字好像是这个,在果戈里大街上,就是新修得酒吧一条街上,他家得罐面很好吃,8元一份。有牛腩面,排骨面和鱼丸面三种,还有香味牛肉很好吃6元一份,不过感觉牛肉太少了! 果戈里大街上儿童公园正门对面有家“迎乐园面馆”他家得面条也都很好吃,好像都是拉面,也很便宜。我没次都吃他家得肉丝面,还有他家得瓜条(小菜)很好吃。 远大6楼的罐面总是排很多人的。远大的罐罐面比博物馆那里的那家“鼎新”好吃 华晨的炒面就不错 还有就是景阳街和八区街口八区街上有个大王拉面,他家的炒面是非常不错,是我的食堂之一,老好吃了还有开源街上的老麻面馆的炒面也很好。。 宣化街上有一家王将 面又筋道 碗有大 但不是刀削的 在师大 一传五百年 附近有一家山西面馆 超一流 四、馄饨类 革新街*宣德街附近的潘记粥铺道对面有一家老来混沌馆,快去尝尝。 道里市第一医院急诊部旁边的老来混沌,我住院30天,大概吃了10天老来混沌和20天北方包子王的包子
哈尔滨出名,美丽的东方小巴黎...

黑龙江省出名的有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小吃文化属什么出名

4,哈尔滨什么小吃最好吃

小吃类 文景街有一家‘利华餐厅’他家的山东包子还有呛土豆丝都超好吃. 也是文景街有一家尜尜香竹笋鹅,朋友都说不错,他家是苗族的。价钱也不贵! 花圆街的馨悦,以前是山东包子,溜双段,排骨炖豆角 花圆街的尹记餐馆的红烧肉,菜码小了点。 从大成街往宣德街走大约78十米,208有一站。就会看见牛记骨头馆。他家牛鞭,牛炸弹不错。女孩子就免了吧。羊蝎子十元一盆,那附近的东西很多都论盆。旁边一家羊骨8元一盆,但没有吃过。他家的羊蝎子不能带走,听说陪钱卖的。 辽阳街过了东大直街那个街口往前走一块,有一家叫做“老妈滋味馆”的饭店吃的。他家店面不大,吃饭很便宜,当然味道很好!推荐菜是:油闷大头菜、骨架、炒黄豆芽 道外北头道街的排骨包子好吃!~ 头道街。先说北边吧,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春兰鸡馆”,我从88年就开始在他家吃,主菜是清炖鸡汤和红烧鸡块,清炖鸡汤是最出名的。尤其是冬天,来半斤白酒,炒个鸡汤干豆腐,鸡汤豆牙,来一锅清炖鸡汤…………。在鸡馆附近同发胡同,有家“福泰轩”,他家的主菜太多,我爱吃的是猪手和排骨……。头道街南边,*近太古街,有家地下室,叫什么什么熏酱…。他家的东西好吃,太久没去了。名字都忘了。 华辰“的肥肠粉我比较爱吃,酸酸辣辣的感觉。热恋的感觉。 哈尔滨普尔斯马特长江店的快餐,咖哩牛肉饭仅5元,味道相当不错;鸡腿汉 堡才3.9元/个,还赠送一对鸡翅,绝对物有所值!!!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159号(龙 塔斜对面) 中央大街休闲小站里的”热带雨林”可以一试!! 张包铺在北二道街二十六号。消费8元/人 三道街,太有说道了。就是再不熟道外的朋友也都知道三道街的小吃。从靖宇街到外环路,大大小小有几十家小吃,“北山酒馆”的干肠、小肚、金丝卷;“老邵家”的猪脑;“范记永”家的饺子;“升平馄顿”家的火勺(一种小点心,馅是小块肥肉加甜面酱,包上面烤得焦黄,一个字就是好吃)……。。三道街南边很有意思,南三的石锅烤肉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很有特色,而且便宜。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汤好喝。比自炖火锅好吃。现在满街都是石锅烤肉,能有十四五家,成为了石锅烤肉一条街。(记住吃的时候要吃湿料不要吃干料) 北三道街五十八号的石头饼 北四道街松光电影院有大骨棒。 四道街可能是离小吃街太近好吃的东西不多,有一家清真牛肉水饺不错五道街北边有家老字号的正阳楼,怎么好吃,没法形容,一年四季门口人不断,包括冬天。再往北,有家不挂幌的包子铺,我觉得不错,主菜是豆腐馅包子,一天两锅,卖完了就得明天早点来排队。 北五还有家小饭店,最好吃的是四味肝尖,鲜嫩可口。五道街往南。再往南……是草市街。夏天,如果晚上七点以后去,建议走过去,别开车……人走的道都挤,满街全是桌子。吃啥——排骨串!麻辣的,糖醋的,红烧的……别说你没吃过。哈尔滨最好吃的排骨串就在这。满东家的麻辣好吃。大全家的糖醋。旺福园家的好吃的最多。老板还和气,高兴了,不光打折扣,还陪你喝一口。 5 哈尔滨美食地图 六道街,分大六、小六。两家老李太太熏酱,也不知道谁家是真的,反正人都不少。买卖特火。我吃的是“李家”,砂锅、狮子头、扒肉、大骨棒、骨架,的确不错。大六有家老国营饭店,态度极其恶劣,卫生也特别恶劣,但是他家的豆腐脑那叫一绝啊… 七道街,是过去老道外最繁华的街道,因为*着船站,现在航运不行了。买卖也少了。但七道街有家面馆很出名——南七老麻辣面馆。麻辣面在哈尔滨有很多饭店都有,但在道外最出名的是这家和一工具侧面开源街上的老麻面馆,别忘了要一瓶他家特有的冰啤,不是啤酒,是一种汽水 北七道街有六十八号有清真馅饼。 八道街,南八顺你听说过吧,在哈尔滨都有名,我就不说了。不过要说说南八的春饼家。很值得一去。中午早点去,要个十五元套菜,点上几样肉食,来十张饼…。八道街在靖宇街面上有家不挂幌的小店。据说三十来年了。就没挂过幌,店里七张桌,门口八九群人(排队的),菜就是猪手、扒肉、米饭、清汤、凉菜,最大的菜是肘子,要是几个朋友去,全点上,然后告诉老板,米饭浇汤。你就吃去吧…… 北九道街有星月斋 十四道街江边的老左家熏酱也是名声在外,不过,味道还可以。在南边*近太古街有个轩辕小区,里边有家不挂幌的小店,冰糖肘子、滑溜里脊相当的好吃。桥下新开的老仁义,哈尔滨出名。拐到滨江站有个小南洋巷,好象十个罐,味美性补。他家就几张桌,要去吃,您得开车,坐车里吃,要不您站着。 道外老仁义 太古十四道街有家老回民饭店。老哈尔滨人很多都知道那里。 那里的牛肉蒸饺和肚领很好吃。听说80年代以前都是限量销售的。 十五道街北环路上有家馕坑烧烤,大串羊肉。大串鸡翅膀(个太大,有点夸张),来碗汤饭(类似面片汤)烤一张馕饼,吃俩串烤肉一串鸡翅膀,那美味。。。。。。。吃完您再来份冰糕(太热,得凉快凉快)。 十六道街是老市场,这的烤虫子是很出名的。油炸马蚱子、炸黑盖虫、烤蝎子、烤肉虫子,味道是真好,还是高蛋白。 十七道街北环有家喜子麻辣烫,爱吃麻辣烫的朋友应该去看看,我不太喜欢这口,但在他家,我是没少吃。 二十道街,在太古桥头,有家个人家开的小馆,五块钱一份。扒肉、扒豆腐加大米饭。想喝酒,给你瓶子,自己去换。老板、厨师、服务员、股东就一人,没时间。不过在他家吃一顿,那叫一个饱啊。。。。 过二十道街,原来是太平,现在也算道外了。在一片红楼的小区里(说得这样是把小区名字忘了)有家牛肉面,毛细面好吃,不过他家最好吃的应该是酱牛肉和酱牛筋,只能中午去吃,晚上没肉了。 好像是北五,六道街有烧饼豆腐脑。记不太清楚了。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东西在看似平常的小店里,味道却好极了。家里或者单位楼下的小店里有时能找到很好吃的东西!比如在香坊省医院附近的西骑兵街有一家小店,很小的那种,名字是万家福。里面的菜品是家常小菜,没什么特别,可是主食中烙的饼却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1元钱一张,很薄,但是饼皮特别酥,一层层的,虽然是油饼,可是一点也不油腻,回味有一种淡淡的面香,特好吃。要是配上鱼香肉丝吃,那就更好吃了
水饺

5,茶具的摆设

有杯子
一壶中。4杯前。漏抖。于右。清杯于右
功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曰:"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柚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铛……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平"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工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工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杯,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种杯",这又未免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花",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说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尾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象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是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工夫茶"之工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乾隆年间的产品,也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在的潮州工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安?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工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泥,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的设置,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铫 "砂铫",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瓴编成的扇,大不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一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一个茶壶,四个杯子,壶在中间,杯在四周!使用方便,看得舒服!
你指的是功夫茶具的摆设吗?

6,什么叫工夫茶啊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 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功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杯至十二杯。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功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这又未见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功夫茶”之功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帝乾隆帝年间的产品,也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在的潮州功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大?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功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的设置,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   欲饮功夫茶,须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壶(潮州人称“冲罐”)是陶制的,以紫砂为最优。壶为扁圆鼓形,长嘴长柄,很为古雅,有两杯、三杯、四杯壶之分。将壶倒置桌上,其口、嘴、柄均匀着地,中心成直线的,为茶壶之优者。优者若置水中,平稳不沉。精巧别致、洁白如玉的小茶杯,直径不过5厘米,高2厘米,分寒暑两款。寒杯口微收,取其保温,暑杯口略翻飞,易散热。盛放杯、壶的茶盘名曰“茶船”,凹盖有漏孔,可蓄废茶水约半升。整套茶具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茶杯、茶船有釉上彩或釉下彩绘。茶壶最贵重,一把古老名贵的茶壶,就是件可供鉴赏的古玩,有的嵌镶一层镂刻精美的白银或黄金花纹图案,便成了少有的传家宝。茶壶里的茶锈不可洗去,越多越珍贵,可保茶的韵味
工夫是有3个小[瓶子]才叫工夫茶啊吧

7,桂花茶泡了像锈水一样能不能喝啊

好像不是很好吧?
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工夫茶。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也有叫做“苏罐”的,因为它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茶壶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别,以孟臣、铁画轩、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视。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很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还有一种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俗谓之抽皮砂者,最为珍贵。但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工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这是关系到壶的水平和质量问题,所以最为讲究。“老” 主要是看壶里所积成的“茶渣”多寡,在前面巳经说过了。当然,“老”字的讲究还有很多,例如什么朝代出品,古老历史如何,什么名匠所制成,经过什么名家所品评过……等等。但那已经不是用一般茶壶的问题,而是属于玩古董的问题了。 冲工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工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怀至十二怀。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 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工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 果杯”。 至于有的人还讲究什么“春宜牛眼怀,夏宜粟子杯,秋宜荷叶杯,冬宜吊钟怀”,这又未见讲究太多了。不过,用喇叭杯、牛乳杯……这些作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适,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工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水瓶,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种束颈有嘴,饰以螭龙,名叫螭龙樽的也不错。(螭龙,潮州土话叫做“钱龙”,潮州话是双声叠韵的,钱、螭就是叠韵字,即是壁虎。) 水钵,也是用来贮水以备烹茶的,大小均相等于一个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红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鱼二昆在钵底,舀水时水动,好像金鱼也泳跃欲出,这是很少见的珍品,一般的多见素瓷青花,置于茶床上,盖上朱红的木盖,舀水时用的是椰子壳做的,椰瓢当茶未煮,主人启盖舀水时,“工夫茶”之工夫已经不饮而使人信服矣。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乾隆年间的产品,也 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在的潮州工 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大?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工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小火炉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下大上小,上面一格放炉子,刚好一伸扇子便是炉门。中间一格,是放扇子、钢筷等物。下面一格放木炭或榄核炭,或引火之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样的设置,煮茶自然是很方便的。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 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功夫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欲饮功夫茶,须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壶(潮州人称“冲罐”)是陶制的,以紫砂为最优。壶为扁圆鼓形,长嘴长柄,很为古雅,有两杯、三杯、四杯壶之分。将壶倒置桌上,其口、嘴、柄均匀着地,中心成直线的,为茶壶之优者。优者若置水中,平稳不沉。精巧别致、洁白如玉的小茶杯,直径不过5厘米,高2厘米,分寒暑两款。寒杯口微收,取其保温,暑杯口略翻飞,易散热。盛放杯、壶的茶盘名曰“茶船”,凹盖有漏孔,可蓄废茶水约半升。整套茶具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茶杯、茶船有釉上彩或釉下彩绘。茶壶最贵重,一把古老名贵的茶壶,就是件可供鉴赏的古玩,有的嵌镶一层镂刻精美的白银或黄金花纹图案,便成了少有的传家宝。茶壶里的茶锈不可洗去,越多越珍贵,可保茶的韵味具体 冲茶之法如下: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功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第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第三:候汤 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们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三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第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第七:烫杯 潮州土语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功夫茶中的功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功夫茶后说,功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共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有一位外国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闻功夫茶之名,不远万里,千方百计,到了中国一定要喝一次功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动作时,不禁赞叹再三,说是比杂技团的功夫还要高明呢。确实,不会洗耳恭听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的外面的水份也刚刚好被蒸发完了,正是茶熟之时。老手于此,丝毫不差,便可洒茶敬客了。 第八:洒茶 几经数度功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档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委重要的。“尽”就是汪要让余水留在壶中。第一冲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还可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苛垫上,使壶里之水份完全滴出,这是因为只要没有水在,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没事的
一般用开水先洗一遍,如果没有过期就可以,储存方法也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