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52度白酒李白能喝多少,能喝多少白酒算是酒量好的了52度的

本文目录一览

1,能喝多少白酒算是酒量好的了52度的

按照在单位内部讲半斤以上就算好的;如果是在应酬客户就要8两以上;在领导需要你陪酒时就需要1斤以上了。这是我的经验仅供参考!

能喝多少白酒算是酒量好的了52度的

2,酒仙李白到底能喝多少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爱酒人尽皆知。杜甫著名的《饮中八仙歌》里,以李白“酒中仙”压轴,“李白斗酒诗百篇”。一斗4斤,也就说李白一次饮酒就达4斤之多。当然,此酒是低度酒,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啤酒。但即便如此,在当代也算很多了。

酒仙李白到底能喝多少酒

3,哥呀姐呀喝白酒你能喝多少老实说我一斤三两

贵州emaotai52度的一斤还没醉,觉得咱俩可以拼一拼
我是公斤不倒呵呵
一滴到一斤半之间 看心情 加点啤酒无所谓
半斤
泸州老窖五粮液一斤

哥呀姐呀喝白酒你能喝多少老实说我一斤三两

4,酒仙李白能喝多少酒呢

李白,人送雅号"酒仙", 李白诗文的饮酒诗一百七十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杜甫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可见李白对酒的痴迷,他也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复一杯。""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量如江海呢?还真不是。《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随手当作武器,体积自然不大。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诗经 ·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以祈黄考"。朱熹注,"大斗,柄长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现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更小。出土的青铜斗看,容量相等于家里饭勺大小,和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差不多,三两左右。唐朝是没有蒸馏酒的,在元朝时期蒸馏技术才传入中国。没有蒸馏过的酒度数很低,唐朝时期度数最高的酒也不会超过二十度。白居易有句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其中的"绿蚁"并不是指绿色的蚂蚁,而是指新酿的米酒上漂浮的绿色酒渣。李白的诗词"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也提到新酿酒是绿色的。当时酿酒多采用粮食加水加酒曲,将原料放入大翁中盖上盖子密封,等发酵完成后,撒上石灰停止发酵,以防止变成醋。发酵的过程中,大部分谷物都糖化了,糖化后只有极少一部分还能继续酒化,所以唐朝的酒主要味道是甜,而不是辣。所以说李白只是好酒,酒量一般。但是醉酒后文思泉涌,"斗酒诗百篇"这个是真厉害。李白之死,一直众说纷纭,《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民间传说李白在江上饮酒,喝醉了跳进江中捉月溺亡。这里提醒大家"饮酒有风险,量小需谨慎"!

5,一般人喝52度白酒多少醉了

不一定,人在酒量方面差异太大了,北方人半斤左右,南方人二两左右
一般人二三两就有可能醉了,酒量大的人我看到过一个,能喝二斤半,没有人敢的他拼酒。
每个人的酒量都不一样。所以没有定论的
2两左右

6,唐朝诗人谁酒量最大李白能喝10斤以上

白居易,他说自己“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效陶潜体十六首》),可见酒量仅限三分之一壶。所以他请客时,只有“小榼二升酒”(《招东邻》),还要两个人喝,平均每人一升酒,刚好一斤。酒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通过几首古诗来看看唐朝的酒价和唐朝人的酒量。酒价几何杜甫“斗酒三百”宋真宗宴请百官,问起唐朝酒价,大臣丁谓说:“唐朝一升酒卖三十钱。”真宗问有什么凭据。丁谓说:“我读过杜甫的诗,‘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是10升,一斗卖300钱,一升自然卖30钱。”宋真宗听了很高兴,夸丁谓有学问,脑子好使(参见《玉壶清话》卷1)。杜甫那首诗我也读过,题目叫《逼仄行》,末尾两句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足证丁谓没有乱盖。不过仅凭杜甫两句诗,就断言唐朝一升酒30钱,实在太武断了些,因为酒的品类有很多种,黄酒跟白酒不一样,高档酒跟低档酒也肯定不一样。比如说,我喝过Remy Martin Louis ⅩⅢ,也就是路易十三,8300元一瓶,还喝过晕头大曲老烧缸,农村老家自酿的,只卖两块八毛钱一瓶。倘若杜甫花300钱买了一斗路易十三,那他实在是赚了,如果是我们老家那种晕头大曲,我只能说,这诗圣买酒买的不是地方。李白跟杜甫是同时代的人,也有诗提到唐朝酒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斗酒十千,跟杜甫喝的300钱一斗比起来,足足贵了30多倍,假使丁谓读的是李白的诗,他大概就会认为唐朝一升酒卖1000钱了。我查阅史料,发现唐朝酒名甚多,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等等等(参见《唐国史补》卷中)。其中剑南烧春、富平石冻春在唐传奇中屡屡出现,当属国产名牌,近似今天大陆出产之茅台和五粮液,李白说“斗酒十千”,或许就是指的这类酒,而杜甫说的“斗酒三百”,应该是比较普通的牌子。哪怕牌子相同,时代变了,酒价也会变。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政府酿酒专卖,每斗米酒的批发价是300钱,到了贞元二年(公元786年),还是政府酿酒专卖,还是同一种米酒,每斗已经降到了150钱。这才四五年工夫,酒价就降了一倍,整个唐朝二百多年,酒价起伏可想而知。杜甫还有《饮中八仙歌》,提到唐朝八个人的八种酒量: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库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废万钱,饮入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投笔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据此歌,焦遂酒量最大,喝五斗还不倒;张旭酒量最小,三杯下肚就找不着北了。杯分大小,同样是三杯,细口瓷杯盛不了二两,高脚玻璃杯足以装一斤,鉴于我们不知道张旭用的是什么酒杯,所以无法弄清他的酒量究竟小到什么地步。不过我们可以弄清焦遂的酒量究竟大到什么地步: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唐时一斗相当于现在5.94公升,焦遂饮酒五斗,当有29.7公升,接近60斤。我是北方人,打小好酒,举凡红酒白酒黄酒啤酒,没有我不爱的,而今在酒场上拼杀多年,酒量还算说得过去:52度的二锅头能喝一斤半,67度的老白干能喝一斤,73度的大头酒能喝8两。如果喝啤酒的话,麦汁浓度13%、酒精度4%的瓶装熟啤,我能在5个小时内干掉两捆(一捆是9瓶)。这酒量在大陆称不上高,中上水平还是有把握的,可是跟唐朝这位焦遂一比,我就成了刚学会喝酒的小把戏啦。您会说,这焦遂酒量太大,似乎有吹牛嫌疑。那么好,咱们再挑几个不太吓人的。李白能喝10斤首先是李白,杜甫说他“斗酒诗百篇”,他自己也嚷着要“一饮三百杯”,看来喝一斗是可能的。如前所述,唐时一斗是5.94公升,装满酒至少10斤,说明李白的酒量在10斤以上。其次是李群玉,此人有诗如下:晴日熏樱蕊,丰蒙雪满林。请君三斗酒,醉卧白罗岑。这李某请一朋友对饮,备酒3斗,俩人平分,每人一斗半,即使李群玉少喝一些,也得干掉一斗——再少就不像话了。您试想,一大男人请客,自个耍滑不喝,单把哥们儿往死里灌,多没意思啊。再其次是王源中,有回唐文宗赐他两大盘酒,每盘装10碗,每碗盛一升,他咕咚一碗,咕咚一碗,喝了个干净(参见《太平广记》卷233)。众所周知,10升为一斗,王源中喝下20升,刚好两斗,按每斗10斤算,也有20斤。唐朝没啤酒,也不流行白酒(蒸馏造酒何时传入中国,至今没有定论,主流说法是蒙元以后才有白酒,也有人说东汉时已有白酒。我觉得,即便后一种说法正确,也只能说唐朝有白酒,不能说唐朝盛行白酒。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 15%之间,近似现在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这么一看,抛开一喝60斤的猛人焦遂不谈,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并不特别出奇,至少在大陆北方诸省,我能找到一大批酒鬼可以跟李白一对一单挑。至于焦遂的酒量,我认为可能是杜甫夸大了。退一万步,即使杜甫完全写实,在唐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个60斤海量的大酒桶也不是不可能。我翻过吉尼斯纪录,现如今全世界最能喝的人能干掉147瓶啤酒,比焦遂还牛。最后要说的是,唐朝人也不是个个都能喝,沾酒就脸红的人多着呢。例如白居易,他说自己“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效陶潜体十六首》),可见酒量仅限三分之一壶。所以他请客时,只有“小榼二升酒”(《招东邻》),还要两个人喝,平均每人一升酒,刚好一斤。

7,大家最爱喝什么酒52度的还是38度的能喝多少

52度的酒属于高度酒,38度的酒属于低度酒。生活中,喝什么酒,全靠饮酒者个人的习惯和爱好。有的人喜欢喝高度酒,有的人喝着低度酒感觉更好。比如本人有一次拿了两瓶38度的低度酒让大家饮用。其中一个喝惯了高度酒的朋友只喝了一口,就再也喝不下去了。他说,这酒喝着没味,跟喝水一样,于是他又换了52度的高度酒来喝。同时,另一个不怎么喝白酒的朋友,却对这个38度的酒感觉不错。他说,他喝着38度的酒口感很好,不那么辣,不那种冲,于是他自始至终都喝了38度的低度酒。不光是酒精度数,就连喝什么香型的酒,什么种类的酒,大家的喜欢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欢酱香酒,有的喜欢浓香酒,有的喜欢清香酒等等。有的人喜欢喝白酒,有的人喜欢喝黄酒,有的人则喜欢喝葡萄酒。酒类产品如此众多,我们根本不需要为喝什么酒而纠结,喜欢喝什么酒就喝什么酒,只要酒能带给我们愉悦的饮酒享受即可。而且,切记适量饮酒,过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害的。
52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