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博乐市五世酒业酿造厂销售部,石家庄珍极酱油的销售部在哪里

本文目录一览

1,石家庄珍极酱油的销售部在哪里

以前是在槐安路上,珍极酱油厂门口,现在搬到维明大街上了。以前的珍极产品展销厅的拆迁墙上写着呢,就在维明水湾那里,从槐安路柺到维明大街上,向北走不到500米,就能看见了。价钱没变。我家就住广平街,我也刚去给我奶奶打了酱油和醋。

石家庄珍极酱油的销售部在哪里

2,我需要大量美国红酒的资料越齐全越好有谁能帮一下的非常感谢百度

美国葡萄酒生产最早从欧洲移民聚集的东部开始,真正发展则是在18世纪中叶加州“淘金潮”以后。大量涌入加州的欧洲扼杀在摇篮中。1933年禁酒令解除后,葡萄酒得以重新发展。由于加州的优越气候条件,很快成为美国葡萄酒重地,顶级酒的发展自然也集中在加州。顶级红葡萄酒数量与质量均以纳帕谷为之最,以至纳帕谷成为美国顶级葡萄酒的代称。随着发展,美国葡萄酒逐步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具有优越气候条件的地区,形成目前加州、奥勒冈和华盛顿州沿海一线的葡萄酒产区。 1、加州桂冠:罗伯特.孟大为酒园Robert Mondavi Winery(加州纳帕谷) 赤霞珠红酒是纳帕谷的葡萄酒之王,罗伯特 孟大为酒园以酿造纳帕谷顶级赤霞珠闻名世界。 1962年罗伯特买下了第一个葡萄园,酒园创始之初,便以小量高品质就区别当时加州盛行的工业化酿酒。1974年的珍藏赤霞珠,3年后上市价式美国皮套就得最高价,成为美国高档葡萄酒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罗伯特 孟大为酒园成为美国高档葡萄酒的标志。 这个酒园有一个专品珍藏酒的To Kolan品酒室。珍藏赤霞珠常有八个年份酒,酒迷可以在这里进行一次珍藏酒的纵向品酒,机会非常难得。 品酒:纳帕谷的赤霞珠红酒以赤霞珠葡萄为主,配美乐、品丽珠、味而多,有时加马贝克,每个酒园调配比例不同。佳年的Robert Mondavi Cabernet Saubignon Reserve酒色深浓,非常经典的赤霞珠香气,黑醋栗果香,杉木、雪茄盒、咖啡和烟熏香气;重酒体,浓缩醇厚,单宁强劲,陈年潜力超强。过去这款就得特点是陈年后欣赏更佳,近年这款就除继续保持以往的醇厚强劲风格外,还特别注重果香与丰富质感,更为熟美。 酿造:无论是葡萄种植,还是酿酒技术,这个酒园均以繁多试验,率先发展而闻名。葡萄园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块中不同修剪法的葡萄树,以追求葡萄砧木品系与土壤气候的最佳配合。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使用卫星追踪葡萄成熟度,在葡萄采摘时间上达到最精确。 2、天然原味:贺兰酒园Harlan Estate(加州纳帕谷) 贺兰酒园的酿酒理念为最大程度地表达葡萄园的特征,无破碎去梗,柔和发酵,不用泵淋汁,注重细节,减少干预,酿出浓缩富有深度又精致优雅的红酒,为纳帕谷顶级红酒增添了一道亮彩。 品酒:Harlan酒风格强劲,是纳帕谷最雄壮坚实的红酒。佳年份的Harlan红酒深浓紫色,经典的黑醋栗果香,甘草,卡布其诺咖啡,巧克力香气,配合杉木和马鞍革香气:浓缩醇厚,层次复杂,单宁熟而强劲,陈年潜力强,在纳帕谷红酒中独树一格。2000 Harlan Estate则因年份黑醋栗果香气中透出迷人的芳香,杉木和咖啡香气;入口柔和优雅,纯美富有层次,柔滑的单宁撑起的架构均衡,尾韵悠长。 酿造:Harlan葡萄园管理细致,分为24个地块,不同朝向地块中的葡萄树修剪整齐,控制葡萄树的茂盛度,保持低产,以提高葡萄品质。 3、新贵登场:鸣鹰酒园Screaming Eagle(加州纳帕谷) Screaming Eagle 酒园近年成为加州热门酒园中的热门。园主简 菲利普(Jean Phillips)一开始将葡萄出售给纳帕谷的酒园,1992年,她第一次尝试着在家里酿酒便倍受行家们的称赞,纳帕谷最热门红酒的第一个年份酒从此诞生。由于每年的产量仅有500箱,品质又非常高,新酒价格10年间涨了6倍。 品酒:最经典是黑醋栗香气,令人印象极深。口感醇厚柔顺,丰沛馥郁,新酒单宁不是很涩口,强劲一般在中后段感觉出来,显示酒的陈年潜力。2001 Screaming Eagle 有经典的黑醋栗果香,甘草、香料和烟熏香,重酒体,丰沛纯净,纳帕佳年份经典的甜单宁,熟美而强劲,又透出优雅;回味非常长。 酿造:简的酿酒理念充分表达葡萄园的特点,葡萄产量为中等,收获成熟的葡萄,在半吨发酵桶发酵非常独特,是保持纯美果香的一个因素。用65%的新法国橡木桶培养,装瓶前不过滤。 4、新旧合体:傲翁酒庄Opus One(加州纳帕谷) Opus One酒庄红酒是纳帕谷从80年代开始发展的顶级红酒经典,为罗伯特 孟大为家族与拥有法国木桐酒庄的菲利普男爵家族合资兴建,是纳帕谷最早专事酿造一款顶级红酒的酒庄。 1979年罗伯特与菲利普男爵决定合作,1981年,尚未上市的新酒单箱价格便拍卖到了2.4万美元,超出当时所有美国葡萄酒的拍卖价。 品酒:Opus One 红酒以优雅风格为特点,铅笔芯、马鞍革和檀香是自成一格的香气特征:入口优雅柔和,单宁细致,结构均衡。其中1996年的酒给人印象很深,这款酒色泽深紫,优雅雪茄盒、香料、烟草和烟熏香,配合熟美的黑莓香气。丰厚浓郁,柔韧而圆熟的单宁;带着雪茄盒和香料的悠长尾韵。 酿造:Opus One葡萄种植采用密集种植法,每公顷葡萄树为6012棵。密集种植法的目的是促进葡萄树的根系向深处扎。由于葡萄种植棵树多,果穗的数量多,在相互竞争中,果型变小。通过疏果控制产量,使葡萄发展出丰富层次的风味。收获季节,采摘常在凌晨两点开始,以保持葡萄的酸度和新鲜果香。按葡萄园不同地块的葡萄分别发酵,观察土壤和微气候对葡萄风味的影响。橡木桶培养用10种以上的法国橡木桶,培养酒的复合香气和酒质的复杂性。新酒装瓶后,需要一年的瓶中熟成才上市。 5、橡树村之香:爵菲酒园Joseph Phelps Vineyards(加州纳帕谷) 爵菲酒园酿造顶级酒的Backus葡萄园,被称为“真正的特级葡萄园”,用橡树村里这个葡萄园的葡萄娘出的就,有独特的巧克力、浆果香气和矿质气。 橡树村实纳帕谷特级葡萄园面积最大的次产区,集中了数量众多的著名顶级酒园,爵菲酒园以购买这片葡萄园成为橡树村顶级酒园的一员。 品酒:Insignia红酒以赤霞珠为主,加配美乐、品丽珠、味而多和马贝克,根据不同年份葡萄品质而定。2001 Joseph Phelps Insignia 是用89%的赤霞珠、味而多和马贝克酿成。酒色深紫,浓厚的黑莓果香,甘草、香料和烟草香;重酒体,醇厚丰沛。 6、坡园佳酿:赛富酒园Shafer Vineyards(加州纳帕谷) 约翰 赛富(John Shafer)创建的赛富酒园在纳帕谷鹿跃次产区(Stages Leap District),酒园的坡园精选赤霞珠,特点是用百分之百的单园赤霞珠酿造,没有调配其他品种,因此独特。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这个酒园就开始实行有机种植葡萄,甚至连除葡萄园里的地鼠时,都是用猫头鹰代替化学除鼠剂。 品酒:上市时的酒体现纳帕谷红酒的特点,果乡馥郁,易饮却仍具有相当长年的陈年潜力。香气丰沛,口感丝滑,柔绒般的单宁。不用调配美乐,也能达到丰沛柔和地口感,是鹿跃产区赤霞珠特点。Shafer Hillside Select Cabernet Saubignon 2000酒色深紫红,经典黑醋栗香,甘草、肉桂的辛香和雪茄盒香;重酒体,初尝口感丰富,均衡度好,到中段感到单宁的分量与支撑力,有收敛性的回味,是纳帕谷稍逊年份中的佳品。Shafer Hillside Select Cabernet Saubignon 1998酒色深紫红,浓郁的果香,黑醋栗和略微的黑莓酱香,杉木和矿质气味;重酒体,口感馥郁,具有深度感,均衡度佳,是款劲道的酒。 酿造:赛富顶级酒的葡萄来自坡园葡萄园,约22公顷,就在酒园背后的山坡上,阳光充分,傍晚海洋雾流飘进来,夜晚凉爽,这种气候非常有利于葡萄达到完美的成熟度。葡萄园斜斜地挂在坡上。坡园葡萄园坡度陡(45度),坡度大,土层浅,砾石土壤。葡萄树生长需要拼命向下扎根,葡萄生长期长,成熟度好,葡萄颗粒小,产量低,果味丰沛。因为坡园葡萄果香特别丰沛,所以经得住3年的橡木桶培养,然后装瓶熟化一年,一共是4年。 7、火山之味:彼特麦克酒园Peter Michael Winery(加州奈特谷) Peter Michael酒园在索诺玛县的奈特谷(The Knight Valley),与纳帕谷隔着一座圣海伦娜山脉。这个酒园是英国企业家彼特 麦克爵士所建。 品酒:Peter Michael酒园的红葡萄酒以赤霞珠为主,调配美乐和品丽珠,香气丰富,精致纯美,风格优雅。2002Peter Michael Les Pavots Vineyard红酒,深宝石红的色泽,覆盆子、李子香气,杉木,咖啡和矿质气;重酒体,丝一般细致的质感,单宁精美,架构均衡,红色浆果香气的回味非常长,优雅怡人。 酿造:葡萄园顺着山谷深处的坡顶向下展开,坡度在40度左右。土壤是火山灰,土表布满火山石,透水性非常好。在这里,长相思葡萄园在最低处,往上是赤霞珠、美乐、品丽珠和味而多红葡萄,海拔460~660米的高坡种植的是霞多丽葡萄。这里的葡萄种植密度高,生长期长,成熟度佳,产量低果味浓,是酿顶级酒的基础。

我需要大量美国红酒的资料越齐全越好有谁能帮一下的非常感谢百度

3,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1.我州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发布日期:2007-04-29 已经阅读[422]次 来源:博州房地产管理办公室 2006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随着国办发〔2005〕26号、国办发〔2006〕37号文件确定的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房地产市场正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根据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统计数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房地产投资结构趋于合理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新开工住宅建筑面积51377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40795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79.40%,90平方米以上10582平方米,占新开工总面积的20.60%,投资结构趋于合理。二、新建商品住宅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2.7倍(去年同期为1.6倍);销售面积增幅快于竣工面积增幅1.2个百分点;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同比下降27%。上述情况均说明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在博乐市显得尤为突出。三、住房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一季度二手房交易量247起,交易面积20650平方米,交易额3392.62万元,同比上升37.4%、46%、143%。二手房住房交易以小换大、以旧换新较为多见,其中房改房上市交易量占70%以上。四、房价总体保持平稳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涨幅在1%上下波动,3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房价涨幅总体平稳。2. 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地势复杂,总的轮廓是“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环绕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水、土、光、热、矿产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甜菜、瓜果、畜牧业和能源、石化基地。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新疆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比较严峻,必须制定相应对策,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 上轮规划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是在“九五”期间编制,自治区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发展战略,把新疆建成国家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重要的畜产品基地、糖料基地、粮食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开垦宜农荒地,发展瓜果、蔬菜、旅游等特色经济,努力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为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新疆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的潜力很大。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目标如下: 1.在大力进行水利建设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在规划期内,土地综合开发(含开荒和土地整理、复垦)的总规模为1133000公顷,补充耕地不少于740000公顷。其中近期(1997~2000年)开发410000公顷,远期(2001~2010年)开发723000公顷。规划期末,全区人均耕地达到0.2公顷(3亩)以上。 2.在实现全区耕地总量明显增长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其它农业用地,以适应农业综合发展的需求。全面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耕地实施特殊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0%以上。 3.在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规划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60500公顷,其中1997~2000年建设占用耕地20500公顷,平均每年5125公顷;2001~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40000公顷,平均每年4000公顷。城镇用地逐步按国家标准进行规划控制,村庄用地通过合村并点、增人不增地等途径逐步降低人均占地指标,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4.要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在规划期内,中低产田的改造应达到1670000公顷。要加速全区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进程,把生产用地的产出率和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要努力保护和改善全区土地的生态环境,在规划期内防治荒漠化土地3000000公顷,在确保生态用水、科学用水和合理用地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绿洲土地,确保全区土地的持续利用,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2 现有耕地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对照分析 新疆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耕地面积目标为455.3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目标为85%,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38.78万公顷。截止2005年底,新疆耕地数量为406.34万公顷,不计算退耕还林还草,较规划目标缺49.02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9.02万公顷,没有减少,略有增加。 2.1 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耕地完成情况 就各地州而言,2005年耕地实际保护面积高于规划目标的只有哈密地区(+0.38万公顷)和昌吉州(+0.07)。与规划目标比较,耕地面积增补缺口较大的地区有:克拉玛依市,还需增加1.95万公顷,只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68.28%;克孜勒苏州还需增加1.9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0.5%;巴音郭楞州还需增加5.6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83.20%;和田地区还需增加5.2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5.77%。喀什地区还需增加14.89万公顷,完成了2010年规划目标的78.02%,具体情况见图1和表1。 2.2 全疆各地州耕地未来年增减比率变化情况 全疆各个地州2005年耕地现状情况与2010年规划目标值比较,在未来需要较多增加耕地的地区即年增长率较大的地区有:克拉玛依市(+9.29)、克孜勒苏州(+8.37)、和田地区(+6.39)、喀什地区(+5.64)、巴音郭楞州(+4.04)。年增长率幅度不大的地区有:吐鲁番地区(+2.72)、伊犁州直属(+2.56)、阿克苏地区(+2.3)、乌鲁木齐市(+1.48)。年增长率较小的地区有:石河子市(+0.37)、塔城地区(+0.86)、博尔塔拉州(+0.91)、阿勒泰地区(+1.04)。哈密地区和昌吉州已完成规划目标。 2.3 北疆、东疆、南疆地区实现耕地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由于“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地貌特征,使新疆气候在天山以南和以北存在较大的差异。南疆、北疆和东疆三大区域在耕地的水土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北疆和东疆地区基本实现耕地规划目标,南疆地区面临生态压力,缺口较大,增长耕地任务艰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区,自然与光热条件好、土壤条件较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水资源保证条件下,应适当的加大这些地区的耕地保有量;伊犁州直属和阿勒泰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可适当考虑超额完成目标值,缓解其他地州耕地保护的压力。经济发展较快、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市、石河子市等大中城市,由于地理气候等条件和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作为规划目标。 3 现有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对照分析 新疆根据国家要求及自治区实际,在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耕地保有量的目标,于1996年在各地州(市)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并于2001年初重新调整划定了基本农田。2001年调整划定面积为3465638公顷,2001年底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411730公顷;2002年底增加到3495599公顷;此后两年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达3520140公顷,2005年又回落到3490179公顷。2005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较2001年初调整划定面积增加了78449公顷,平均每年增加8716.6公顷,其中2002年增加幅度最大,较2001年底增加了83869公顷。 3.1 全疆各地州2005年较2010年基本农田保有量完成情况 新疆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343780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目标为85%。截止2005年底,新疆基本农田数量增加到3490179公顷,较规划目标多52373公顷,使基本农田保护率提高到了87%,比规划目标高二个百分点。说明新疆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力度比较大,保护效果明显。 各地州而言,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高于规划目标的有吐鲁番地区(+13243公顷)、昌吉州(+2492公顷)、博州(+975公顷)、巴州(+17971公顷)、阿克苏地区(+74公顷)、塔城地区(+17479公顷)、石河子市(+159公顷),其中超出比重最高的是吐鲁番地区,比规划目标多了28.43%。实际保护面积未达到规划目标的有乌鲁木齐市(-1675公顷)、哈密地区(-5048公顷)、克州(-2711公顷)、喀什地区(-11578公顷)、和田地区(-5194公顷)、伊犁州直属(-6445公顷)、阿勒泰地区(-24491公顷),其中与规划目标相关最多的是阿勒泰地区,比规划目标少了20.57%。 见表2。 兵团现有基本农田面积比规划目标多了99547公顷,超出幅度为12.43%。基本农田保护率也比规划目标高出约4%。 3.2 北疆、东疆、南疆地区实现基本农田规划目标合理性分析 在上一轮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各地区往往采用简单的统一比率计算法,将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在80%以上,全疆平均达到85%,没有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由于受气候、水资源、土壤条件的限制,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等地区耕地区位较好,但土壤肥力不太高,质量有的较差。如乌鲁木齐市2005年粮食平均单位产量为4526公斤/公顷,远低于全疆平均单产6078公斤/公顷的水平。为了达到耕地保护率的要求,不得不将大量的旱地、新开垦的耕地也纳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的质量。所以,可考虑将部分如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昌吉州等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调出城市合理发展区域,在粮食、棉花主产区如伊犁州直属、南疆划定同质同量的基本农田,以确保达到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总量,同时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从总体上不降低了基本农田保护率,相应的增加了伊犁等地区耕地保护的数量,提高全区耕地质量水平。 3.3 自治区重点保护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 受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养分、投入力度、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的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利用水平不高,产出较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将发生转变,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或其他农用地。虽然新疆耕地后备资源丰富,但地处偏僻,开发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加上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形势的严峻,耕地增加越来越困难。当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量在短期内不能弥补耕地减少量时,为保障新疆的粮食安全,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已有耕地的质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和效益。尤其是要重点保护自治区的42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耕地,使之成为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后盾,并为耕地资源缺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占用大量耕地的其他地区起支援作用。全区42个粮食主产县(市)见表3。 3.4 基本农田增减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 新疆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和比重都较小,但应严格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对增量土地需求的增加,进而难免会占用少部分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尽管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避免占用基本农田,但在实际建设和施工中,受自然地理条件、施工技术手段等限制,必然会占用一部分基本农田。新疆一些县、市为了节约土地,不占用耕地,使等级公路线路绕过县镇,远离城镇,结果反而因运输不方便而造成本地区的市场经济受到损失。同时,也因为道路绕行而多增加道路建设的用地面积和多增加道路建设投资。所以,正确认识新疆交通用地的特点,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在不突破农转非、建设占用的指标前提下,从公共利益出发,经过合法程序、占补平衡和合理安置,适当地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是允许的。 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占用基本农田在所难免。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平均为150毫米,降水总量只占全国的4%,森林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区,广大平原为荒漠植被和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极易沙漠化。平原地区年大风次数多达10-20天,起沙风占全年刮风频率的15%,大风和扬沙为土地沙化提供了动力条件,加上南、北疆两大盆地具有丰富的沙源,一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沙化威胁就相当严重。因而在响应西部大开战略,开发和建设新疆过程中,首先要建设的是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据调查,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中,被退耕的耕地中基本农田占有一定比例。 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果,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而言,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利益低下,土地承包经营者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的倾向明显,从而较容易导致基本农田数量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局部地区基本农田数量。对于因自然灾害导致基本农田被毁坏的,应尽力恢复其原有地力,或重新补划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是增加和补充基本农田数量的有效途径,应在水资源动态平衡的前提下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和复垦力度。 4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4.1 建议新疆发展林果业100万公顷(1500万亩)用地的地类调整 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新疆将特色农业列为南疆地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各地利用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目前已建成杏、梨、枣、葡萄、核桃等农特产品培植基地。大农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规划林果业用地100万公顷目前已实施,有的现仍是耕地,建议进行地类变更工作,调整到农用地内部相应的地类,是林地的变更到林地,是园地的变更到园地。特别是变更调查数据是基本农田,而实际是林果用地,根系植物进入基本农田中的耕地地类是不合适的。因此,建议自治区或国土资源部作出相应调整的决定。 4.2 建立耕地储备库,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依据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实施易地开发战略,新疆应尽快建立耕地储备库以及制定相关制度,为保证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将后备宜农耕地资源作为资产进行适当的储备,并时序盘活、持续利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做到实现大区域保持耕地动态平衡,将各地州新增加的耕地纳入耕地储备库,以备区内或区际耕地占补平衡之用。既有利于全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也有利于新疆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3 中低产田改造与占用耕地指标有机结合 新疆中低产农田数量较大,占81.53%,为鼓励积极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依据占用一等基本农田补两亩或质量相当的耕地的占补政策,是否可以改造一亩低产田到高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指标;改造两亩中产田,并划为基本农田,奖励一亩或半亩占用耕地指标,这一政策实施有利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集约化和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4 拓宽耕地概念,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纳入耕地储备库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的土地可以作为国家耕地储备制度中的流转型储备的耕地资源,当国家粮食紧缺、农产品供应紧张时,再进行流转为种植粮食作物。为鼓励大力发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林果种植的土地整理开发,开发出来的园地建议可以折抵新增建设占地补充耕地指标,给予一定的耕地占用指标,按2:1或3:1的比例进行奖励,纳入国家耕地储备库,同时便成为国家耕地储备资源,按耕地加以保护和管理,以备应急。 4.5 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关管理办法 制订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关管理办法,对易地补充耕地的组织、规划与计划管理、缴费标准、项目组织实施、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划转及后期耕地管理保护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使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动态平衡更加规范。 4.6 应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 一是依据自治区经济发展形势确定保有量和保护率。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生态退耕及农业结构调整都将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根据自治区耕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目标,完善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耕地保护机制。 二是在即将进行的规划修编中,调整用地指标,科学定位区域发展。随着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原来规划中没有安排的项目现在已在进行中。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对现行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城市和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增加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在水资源充足、水土协调的区域进行耕地开发,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 四是根据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退耕面积较大的地区,应减少耕地保有量,降低基本农田保护率,重点保护菜地、粮食、棉花等种植用地。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应客观地衡量耕地保护工作成效,生态退耕面积可不包括在耕地保有量指标之内。同时着手研究基本农田的“异地划补”政策,以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4.7 建立一套适应自治区耕地保护特点的土地评价体系 土地评价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科学调整的依据。新疆中低产田普查工作是在1994年完成的,应结合农地分等定级,摸清家底,对新疆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技术保证。耕地保护工作必须明确回答什么样的耕地和什么地方的耕地必须受到保护,而科学回答上述问题,必须进行对耕地的质量、区位、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价,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建立自治区土地评价是耕地保护的空间规划的科学基础。 4.8 实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管理土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空间时代,仅凭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利用RS、GIS等手段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网络、耕地预警制度等。做到“地动人知”,以掌握未来的不确定性,并向外部传递正确的信息。加大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研究和开发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开展保护耕地资源、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强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对耕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数字国土过程,依托国家公用信息网络,构件国土资源主干网络和多级数据交换中心,全面建设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要运用高效、实用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抓紧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建立耕地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共享。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保护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增加耕地管理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对耕地利用的监测能力,设立乡(镇)、村级耕地保护固定观测点,随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 1997-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1999.11 [2]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3]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专题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5.1 [4] 2000-2005年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资料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3.12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5.1 [7] 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技术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0 3.主要职责 昌吉市统计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工作部门。 (一)依照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统计调查计划,拟定本市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二)执行国家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一指标体系和基本统计制度及国家的统计标准;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乡镇及市直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归口市直各单位统计报表管理。? (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完成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和市级重大国情国力、区情区力和州情州力、市情市力普查及抽样调查任务;拟定本区域内的各项统计计划、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管理、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的统计调查;汇总、整理区域内的基本统计资料;对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五)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 (六)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组织指导市区统计基层单位的统计业务技术教育、统计干部培训,提高全市统计工作水。? (七)协调、组织城调队完成国家、区、州及本市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任务。? (八)搞好昌吉市区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登记颁证和审验工作。? (九)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内设机构 根据工作职责,市统计局内设3个股室。?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本局政务和督查工作;承担政务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承担文秘、档案、资料管理和机关保密工作;负责管理本局行政经费、统计事业费和固定资产及办公用品的使用;做好区域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统计登记颁证和审验工作,组织调查核实基本单位名录库;承担全市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执法检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通报重大的统计违法案件;协助领导管理机关人事工作;承担本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承担全市统计业务技术教育、岗位培训及统计科研工作;负责管理和维护本局计算机网络及设备。? (二)综合股? 对全市国民经济核算状况进行统计监督、预测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宏观调控咨询建议;管理全市综合数据库和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统计数据的公布、使用和提供进行管理、审查;负责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担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及有关综合平衡状况分析研究报告;审查、整理、编辑全市的经济、科技、社会综合性统计资料,及时向自治州统计局上报有关统计信息,定期举办统计信息发布会;负责协调与州、市各部门之间的统计业务关系,执行国家的统计标准;拟定和审核各专业的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各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和调查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农业统计制度;组织领导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和农村统计网络;负责指导农口部门的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完成本市辖区内单位劳动工资统计年季报工作;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需要,组织开展有关专项统计调查。? (三)专业股? 负责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科技、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的调查;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三资企业、旅游业统计调查工作。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需要,组织开展有关专项统计调查;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抽样调查;收集、整理上述各行业的有关调查统计数据,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对有关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有关专业和部门的统计基础工作,综合协调、指导有关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对全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运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统计预测和统计分析;对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统计调研,提供咨询建议。4.

急需新疆各地州市场状况分析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