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茅台集团八大子公司有哪些
茅台集团子公司:1、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3、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4、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5、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啤酒有限责任公司。6、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7、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8、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对外投资合作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这八个成员中,除了对外投资公司没有涉及到酒产品的销售,其他几个成员均有各自的酒类系列产品销售。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一亿八千五百万元。公司主营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目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年生产量三万多吨;包括43°、38°、33°的低度茅台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15年、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酒,形成高中低档、极品三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
2,茅台股权结构是什么
结构是国资委绝对控股,机构长期重仓持有,股权结构稳定,国资委绝对控股。贵州国资委是公司的实控人,通过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54%的股权,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在 5%以下。其中,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4.54%的股权,该部分股权的实控人是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公司2.21%的股权。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陆股通开通后外资持仓比例显著增加。拓展资料按照公司的发展路径,可以将公司的发展分为早期发展期(1951-2000年)、快速成长期(2001-2011年)、调整期(2012-2014年)与龙头稳固期(2015年至今)四个阶段。早期发展期(1951-2000年):政策带动茅台基酒产量大幅增加茅台酒厂成立前十年,政府出资扶持,茅台酒基酒产量初具规模。1951年,怀仁县人民政府以1.3亿旧币(合人民币1.3万元)赎买成义烧房,成立茅台酒厂。此后,政府多次出资扶持茅台酒厂,酒厂规模逐渐扩大。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活动盛行,白酒原料的大量供给带动了茅台基酒产量大幅增加。1957-1960年,酒厂基酒产量从283吨增至912吨,年均复合增速为47.71%。改革开放红利推动茅台基酒产量破千吨。全国大跃进结束后,原料供给迅速减少,茅台基酒产量从1960年的912吨跌至1961年的222吨。改革开放政策的红利使白酒行业迎来机遇,1978年茅台酒厂基酒产量达1068吨,扭转了连续16年亏损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茅台酒基酒产量稳步提升。1978-2000年,茅台酒基酒产量从1068吨增长至5397吨,年均复合增速为8.02%。快速成长期(2001-2011年):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产能逐步释放。2001年,公司于上交所上市。公司上市后积极技改扩产,茅台酒与系列酒产能逐步释放。茅台酒方面,2001-2011年,公司陆续展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茅台酒工程,扩大产能共2.02万吨,累计投资68.43亿元。系列酒方面,2011年公司积极对系列酒开展技改与扩产项目建设,共扩大产能1.48万吨,累计投资45.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