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请问泗水啤酒行业都有哪些啤酒啊
- 2,中国人的智慧用到那里去了
- 3,踏青是什么意思
- 4,顺彼长道屈此群丑是什么意思
- 5,春天的早晨诗人醒来听到窗外什么在鸣叫他突然听到晚上听过的什么
- 6,什么是踏青
- 7,论语十则中的谚语
1,请问泗水啤酒行业都有哪些啤酒啊
啤酒厂就一个(泉林啤酒厂)小有名气过!现在主要“生产”名牌。经销的啤酒就五花八门了。什么都有。
额
2,中国人的智慧用到那里去了
答案: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了,而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转移到了以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上,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往油条里掺入洗衣粉,可以少用面粉而使油条炸得肥大好看又好卖;——往猪肉、牛肉、西瓜、西红柿里注水,可以让水卖出个肉价、菜价来;——在猪饲料里掺上瘦肉精,猪可以长得快而且瘦肉多,毒人不怕,好卖;——在羊被屠宰前为其注射阿托品,能使肉质显得鲜亮,还可使羊因口渴而大量饮水,毒人不要紧,可以多赚钱;——在质次的沤黄米米粉中掺入有毒的甲醛次硫酸钠,可以做成洁白晶亮的"上等"米粉;——在面粉里掺上廉价的滑石粉或大白粉,既增加了分量又使面粉雪白好看又好卖;——用工业酒精兑上水,当白酒卖,简便又赚钱;——给陈大米抛光涂上工业油,毒人不怕,能卖个新米的好价钱;——给陈小米和玉米面染色,效益与制造毒大米不相上下;——撒泡尿把桃、杏泡上,个沉又漂亮,价钱自然就上去了;——用硫磺把白木耳熏得更白,毒人不怕,好卖即可;——用墨汁和其他什么材料把黑木耳搞得更黑更沉,不仅好卖还能多赚;——给弥猴桃施"膨大剂"使其增大,价格翻番;——给黄鳝喂避孕药,速肥,经济效益好;——用牛血兑洗衣粉和味精,做成鲜嫩的"鸭血",卖给饭馆,废物利用出效益;——用化学添加剂把劣质茶叶炒出顶级毛峰的效果来,经济效益陡增十几倍;——给鸡大腿涂上丰乳膏使其显得格外肥大鲜嫩,煞是诱人;——往大鱼肚子里装进小臭鱼,大鱼更显其大,分量也跟着上去了;——从阴沟里提炼食用油,成本极低而赚头很大;——刻几枚假公章,制作假证件、假发票,一本万利;——把报废汽车鼓捣鼓捣,制成"马路杀手",不但杀人,还能赚钱;——千方百计缺斤短两,在秤杆子上作文章,据说有200多种花样,经济效益很好,还能获得耍人的快乐;——下大气力钻研溜须拍马、行贿受贿的艺术和技巧,可以快速升官,快速致富。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老子、庄子(道家)韩非子(法家)墨子(墨家)孔子则和孟子齐名,(儒家)空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3,踏青是什么意思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是一种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古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是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和子由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
作者:苏轼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4,顺彼长道屈此群丑是什么意思
代代相传遵正道,征服敌寇那群丑。
对于这句话的意思,人们的理解并不十分一致。至少有这样两种解释:1、顺着大道向前走,收服丑类不用愁。2、(祝福鲁侯)永远顺利、永远健康。显然,这两种解释差出十万八千里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顺着那条大道(往前走),收服那些百姓。其中,“长道”就是“大道”,“屈”是“收、收治、收服”,“群”和“丑”意思都是“众”,“群丑”就是小民、众人、百姓。
代代相传遵正道,征服敌寇那群丑。道:指礼仪制度等。丑:恶,指淮夷。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是对对鲁僖公的颂歌。赞美鲁僖公整修泮宫,征服淮夷,建立文治武功。思乐泮水1,薄采其芹2。鲁侯戾止3,言观其旂4。其旂茷茷5,鸾声哕哕6。无小无大,从公于迈7。思乐泮水,薄采其藻8。鲁侯戾止,其马蹻蹻9。其马蹻蹻,其音昭昭10。载色载笑11,匪怒伊教12。思乐泮水,薄采其茆13。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14,永锡难老15。顺彼长道16,屈此群丑17。穆穆鲁侯18,敬明其德19。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20。靡有不孝21,自求伊祜22。明明鲁侯23,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24。矫矫虎臣25,在泮献馘26。淑问如皋陶27,在泮献囚。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28,狄彼东南29。烝烝皇皇30,不吴不扬31。不告于讻32,在泮献功。角弓其觩33。束矢其搜34。戎车孔博35。徒御无斁36。既克淮夷,孔淑不逆37。式固尔犹38,淮夷卒获39。翩彼飞鸮40,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41。憬彼淮夷42,来献其琛43。元龟象齿44,大...徒步行走:借为":很。攸;赐"。迈.伊;。鲁侯莅临有威仪.琛(chēn)。鲁侯戾止.旨酒。 14。明明鲁侯23,征服敌寇那群丑。敬慎威仪.孝,从公于迈7。勇壮如虎将帅臣:铃和鸣声:乃。道。止。矫矫虎臣25,屈此群丑17,无义。旗帜飘扬猎猎舞.藻:‘兖州泗水县有泮水.赂,征服淮夷也如愿。 4,亦指诗中的鲁侯,无义。 21.鸮(xiāo).薄,并非生气是宣教。 6。憬彼淮夷42。 7。旂(qí),集于泮林.烝烝皇皇,为民作则是元首.孔。 9,东入泗:同"。文治武功两齐备:临,跟着鲁公真光彩:相传尧时负责刑狱的官,薄采其藻8。齐心协力众兵将.穆穆,建立文治武功。 26:同"。采摘莼菜轻伸手。已经战胜那淮夷。济济多士.狄。注意威仪要谨慎:顺.昭假.祜(hù)。淑问如皋陶27。桓桓于征28:多,善于修养功德圆.淮夷,在泮献功。搜:弯曲貌。饮完香甜的美酒。兽角镶嵌饰弓梢,狄彼东南29.淑:举止庄重貌.茆(mǎo):宽大:指礼仪制度等代代相传遵正道。 18。食我桑葚。作战兵车很宽大。靡有不孝21,升天.憬(jǐnɡ)。角弓其觩33。翩翩而飞猫头鹰。 19。出自《诗经·鲁颂·泮水》是对对鲁僖公的颂歌;勉勉":同",维民之则,其音昭昭10,列祖:归。无小无大,在泮饮酒,克广德心,东南敌人要扫荡:古代为计算杀敌人数以论功行赏而割下的敌尸左耳:语尾助词:努力,淮夷终于被击倒。 29;:珍宝。赞美鲁僖公整修泮宫。令人高兴泮水好;效".鸾.讻:勇武貌:1。 41:行走。随从不分官大小,来此采摘水中藻;;,徒步驾车不疲劳:坚定:语助词。既克淮夷。元龟象齿44: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束矢.淑:美酒.色。 35:指声音宏亮.获,永锡难老15,求得上天长庇佑;。’是也。 30。御。无义。穆穆鲁侯18。 25:语助词。逆。 37。顺彼长道16:两端镶有兽角的弓。来此采摘水芹菜。 11,其马蹻蹻9,美玉:同"。允文允武,指因争功而产生的互诉.怀.吴,此句相当于":福,不嘈杂也不喧嚷。觩(qíu);泮水出曲阜县治.戾。鲁侯莅临有威仪,昭假烈祖20,泮宫中把功劳上。举止肃穆的鲁侯。面容和蔼又带笑。 16.明明。此句指鲁国军队。 5:鸟名.蹻(jué)蹻;剔":觉悟:通"。斁(yì)。戴震《毛郑诗考证》。 17:克.矫矫;。 31。象齿:指容颜和蔼,自求伊祜22。鲁侯戾止,言观其旂4.茷(pèi)茷:指礼仪制度等,在泮献馘26,西流至兖州府城。哕(huì)哕;璐" 2。 10,古人认为是恶鸟。他的马儿真健矫,怀我好音41:水中的一种植物:众多盛大貌。 36,内有美玉和黄金,小心修德真仁厚,看那龙旗多气派,鸾声哕哕6;意。 24。泮水令人乐无忧。烝烝皇皇30。效法他们事事顺,指淮夷,在泮献囚。博。 23:五十支一捆的箭。让人永远不老朽。不告于讻32.道,指步兵,征服敌寇那群丑;列":水名,鲁侯仁德能发扬:善。其马蹻蹻。犹。皋陶(yáo)。鲁侯治国真勤勉。已将泮宫兴建成。 12,征服淮夷:同".敬,匪怒伊教12,擒送敌囚泮宫前。 27:驾御马车,他的声音亮又高:高声。译文;。思乐泮水。 40.言。内有巨龟和象牙。觉悟过来那淮夷,束束利箭捆扎牢。气势雄壮真浩大。 15:即今言莼菜.元龟,古代的车铃。因为坚持好谋略:喧哗,来献其琛43.昭昭.角弓,淮夷卒获39。"。不为邀功相争吵。既作泮宫。 注释:象牙,敬明其德19。 8。式固尔犹38。烈:讼:通"。徒御无斁36:厌倦;猷"。 42,孔淑不逆37:鲁公;銮"。芹。《通典》云,回报我们好声音。既饮旨酒14:语助词。丑:违。 43:大龟;,无义:"。鲁侯戾止3.锡,斩获敌耳泮宫献:水中植物名。 13。 34,鸾铃和鸣声声在。戎车孔博35。其旂茷茷5,泮水边上栖树林;万寿无疆",薄采其茆13,谋,淮夷攸服24,克明其德,指周公旦.馘(ɡuó):马强壮貌。 32。扬,他的马儿真健矫,前来贡献多珍品。思乐泮水1;登遐"。载色载笑11,指淮夷.徒:语助词.泮水。鲁侯莅临有威仪。 20,薄采其芹2,甘心顺从不敢闹:威武貌。 44。 45。翩彼飞鸮40。 28,不吴不扬31.丑:泮水令人真愉快。思乐泮水。 38。善于讯问如皋陶,即水芹菜:犹":恶,大赂南金45,在天先祖榜样有。 22。固。束矢其搜34。 33,即猫头鹰。吃了我们的桑椹。代代相传遵正道: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桓桓,指战车上的武士,说见俞樾《群经评议》:飘扬貌、鲁公伯禽。大军出征雄赳赳,除.式,泮水边上饮美酒,此处为回答意.公:恶。 3。 39;
5,春天的早晨诗人醒来听到窗外什么在鸣叫他突然听到晚上听过的什么
春日 (宋·朱熹)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风景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孟浩然《春晓》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②晓,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④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1.【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中部分通常省略 【名称】《咏柳》 【年代】盛唐 【作者】贺知章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 不知细叶谁裁注释 译文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原文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意画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编辑本段 作品简介 名称:春夜喜雨 年代:盛唐期间 作者:(唐)杜甫 体裁:五言律诗 选自:《杜少陵集》 该作品已被选入“小学六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古书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诗】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作品资料 【作品名称】惠崇春江晚景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诗(七言绝句)[1] 编辑本段 作品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1]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2]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句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 这是一派和煦的风光: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 惠崇春江晚景 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万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清人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赞赏这句诗说:“坡诗……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1]
【注释】(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4)夜来:夜里。【译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点评】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春日 (宋·朱熹) 胜日②寻芳③泗水④滨⑤, 无边光景⑥一时新。 等闲⑦识得东风⑧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题、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风景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孟浩然《春晓》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②晓,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④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1.【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中部分通常省略 【名称】《咏柳》 【年代】盛唐 【作者】贺知章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 不知细叶谁裁注释 译文 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原文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意画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编辑本段 作品简介 名称:春夜喜雨 年代:盛唐期间 作者:(唐)杜甫 体裁:五言律诗 选自:《杜少陵集》 该作品已被选入“小学六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古书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6,什么是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踏青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曾有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杜甫在诗中也曾记载了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北京民俗历来有踏青的讲究,每当青草依依、清水涟涟之时,人们便脱下长布衫,走出四合院,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赏景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 踏青在济南也是历史悠久,老济南人都能说出踏青的来历。明朝王象春在《齐音》中就有《踏青》诗:“三月踏青下院来,春衫阔袖应时载。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黄昏未得回。“诗中有按语说:“三月,士女竟相出城南下院踏青,山南花开最胜,犹是太平光景。”
踏青 开放分类: 郊游、民间习俗、古诗、娱乐活动、春游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是一种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古时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踏青节。是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和子由踏青》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 作者:苏轼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
7,论语十则中的谚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宜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论语就是这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成语多了些 拨云见日 称王称霸 重睹天日 垂范百世 词不达意 窜端匿迹 大才盘盘 大公无私 大含细入 大好河山 大声疾呼 大相径庭 大有可观 代拆代行 担惊受怕 丹凤朝阳 胆大心粗 惮赫千里 当耳边风 岛瘦郊寒 倒戈卸甲 悼心失图 倒背如流 倒持泰阿 登木求鱼 堤溃蚁孔 羝羊触藩 掂斤播两 点金乏术 电光朝露 刁斗森严 吊尔郎当 东拉西扯 洞察其奸 冻解冰释 斗粟尺布 斗折蛇行 都头异姓 独步当时 独辟蹊径 独善其身 黩武穷兵 妒能害贤 短褐穿结 断头将军 度德量力 夺门而出 蛾眉皓齿 讹言惑众 恶迹昭著 扼吭夺食 扼喉抚背 饿莩遍野 尔虞我诈 发人深省 浮白载笔 伏低做小 芙蓉并蒂 拊背扼喉 付之丙丁 父慈子孝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肝肠寸断 甘败下风 敢不承命 干父之蛊 刚愎自用 高材疾足 高官显爵 隔年皇历 个中妙趣 更长梦短 绠短汲深 功败垂成 公报私仇 弓调马服 勾魂摄魄 钩心斗角 钩章棘句 狗恶酒酸 姑妄听之 姑射神人 孤犊触乳 孤立无援 孤鸾寡鹄 古道热肠 股肱之力 谷贱伤农 告朔饩羊 故步自封 固步自封 告贷无门 瓜瓞绵绵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观过知仁 鳏寡孤独 冠绝一时 归根到底 龟鹤遐寿 龟冷支床 诡变多端 佹得佹失 贵耳贱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骇浪惊涛 邯郸学步 含苞待放 汉官威仪 行行出状元 豪夺巧取 毫不讳言 好吃懒做 好整以暇 河东狮吼 何患无辞 合而为一 合从连衡 褐衣不完 横殃飞祸 哄动一时 轰动一时 弘毅宽厚 宏图大志 后车之戒 后患无穷 囫囵半片 虎落平川 花朝月夕 华不再扬 华屋秋墟 华亭鹤唳 画饼充饥 划一不二 怀宝迷邦 涣然冰释 宦海风波 皇皇不可终日 灰飞烟灭 毁于一旦 晦迹韬光 绘影绘声 荟萃一堂 浑身解数 魂不附体 混沌不分 混淆视听 活灵活现 豁达大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货真价实 激昂慷慨 积案盈箱 击鼓鸣金 击中要害 赍粮藉寇 机变如神 饥不择食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疾风劲草 及宾有鱼 极而言之 极目迥望 岌岌不可终日 急景凋年 汲引忘疲 虮虱相吊 掎裳连袂 几次三番 济寒赈贫 计不旋踵 计出万全 稷蜂社鼠 记问之学 浃髓沦肤 家道从容 家给民足 夹袋人物 佳儿佳妇 加官进爵 夹板医驼子 戛戛独造 甲第连天 嫁祸于人 价廉物美 驾轻就熟 驾雾腾云 肩摩毂击 监守自盗 尖担两头脱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茧丝牛毛 间不容发 见鞍思马 见风是雨 见机而行 僭赏滥刑 姜桂之性 江东父老 将门虎子 对不起谚语就这些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怎么不感到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来,怎么不开心呢?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怎么算不上是有修养的人呢?"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鲁国人 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尽心竭力[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得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法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的东西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子路)(前542~前480)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学习他的长处,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等 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焉:在其中,代词。[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刚强,勇毅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怎么不感到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来,怎么不开心呢?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怎么算不上是有修养的人呢?"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得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法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的东西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学习他的长处,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