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回游
三文鱼洄游 – 悲壮绚丽的自然与生命奇观
在北美,每年初秋去看三文鱼洄游是很多人热衷的。
三文鱼在淡水环境下的山涧小溪出生,幼鱼时会顺流而下游向大海或大湖生长,几年后成熟的三文鱼准备产卵时,就会洄游到淡水域。三文鱼的洄游历程会利用太阳和地球磁场的引导,游回它自己的出生地里进行繁殖。太平洋品种的三文鱼,一般在繁殖后数周便会死亡。
三文鱼洄游是个逆流而行的艰难旅程。这些成年三文鱼群要竭尽全力,跨越各种激流险阻,去完成他们用生命来繁育后代的最后使命。这是一个灿烂、壮观和悲壮的历程,是不可思议的自然界奇观。这种大自然生命之旅的奇观每年都吸引无数的游人去观赏,去见证!
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会多伦多,位于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边上。每年在9月初至11月,当气温3℃至10℃之间时,生活在安大略湖的品种属于Coho和Chinook的太平洋三文鱼,就会开始起行迁徙到浅滩产卵。
安大略省湖泊众多,溪流密布。那些田间山野不起眼的小河流都有可能是三文鱼的出生地。因此它们洄游的路径也就随处都是。在多伦多周边除了著名的port hope以外还有有很多可以观赏三文鱼洄游的好地方。如这篇文章中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在下面这个平均宽度不到5米的不起眼的小河流拍到的。
三文鱼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洄游只为了返回自己原出生栖息地。 逆流而上的洄游路程十分的艰辛。在一些被阻住的地方如斜坡或大坝,受阻堆积的三文鱼群几乎会铺满整个河面,河水如沸腾了一般,非常的壮观。
三文鱼洄游要奔驰的距离可能上千里。从大西洋一但进入淡水域,三文鱼便停止进食,凭着身体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成群结队,用十几天的时间克服洄游路上种种艰难险阻,急流和险滩,甚至会有跳龙门一样 的跳跃和冲撞。
从这图可以看到,水太浅时,鱼的半个身体都在水面,很难游动。有些鱼在过浅滩时肚皮被划伤甚至死亡。
除了浅滩激流,在它们前进的路上,遇到更大的障碍就是下面图里这样的水坝了吧。这些鱼群被暂时阻挡的地方就是游人的观鱼点了。三文鱼前仆后继地跃过水坝,继续前行的情景是三文鱼洄游奇观的经典画面。
看看水坝前的鱼群,是不是很壮观。三文鱼是跳高能手,有记录的跳跃高度是3.65米。这是用生命在跳跃,带着使命感,只为回到自己的故乡。
但是像是这样的大坝对三文鱼来说还是太高了,要跳上去基本不可能。为了保护三文鱼的洄游,政府就专门在大坝边上修了一个矮一点的通道,给三文鱼洄游使用。
也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三文鱼演绎着它们洄游途中堪为最绚丽的壮举。让我们来欣赏下它们用生命去完成的辉煌和跳跃吧。
就这样前仆后继,一次次起跳,或成功或失败,在神秘力量的感召下,一心要回家,直到筋疲力尽。
三文鱼洄游过程中,在进入淡水区域后雌鱼就开始选择产卵地点了。有的跳过大坝继续往上游走,有的就在下游水流湍急、水域相当深的地方,把河床上的卵石移开,挖出一个鱼卵窝产卵,来完成逆水洄游的最后使命。
三文鱼产卵时,划地为王,会驱赶侵入领土的其它三文鱼。这是它们在争地盘。
三文鱼产卵的时间是为了确保鱼苗能够在合适的季节出生,以能好好生存和成长。产卵授精完毕之 后,三文鱼精疲力竭,便静静地停留在故乡溪水中,在慢慢等待中死去,完成了它奇迹般而又悲壮的生命循环。雌鱼死亡前的4到25天内会守住自己的鱼卵窝。根据水温的不同,鱼卵会在约90至150天后孵化。
晚秋时分,河水中到处漂浮着死去 的三文鱼。
秋冬季气温越来越低,高山雪融化形成的溪水冰冷刺骨,使得死去的三文鱼不会腐烂。那些在水里散开的三文鱼小 碎肉就成了第二年春天孵化出来的小三文鱼的食物。生命的替代循环过程就在这种悲壮的牺牲中完成。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说一条雌性的三文鱼可以产约4000枚鱼籽,由于各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00枚左右能被孵化成鱼卵,进而只有40条左右小鱼能有机会在淡水里长大。这些长大的三文鱼中也许只有3-4条能像它们的父母那样洄游到故乡完成这个生命的循环。
三文鱼洄游的景观有着神秘和不可思议的吸引着人们年复一年地去观赏。它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力量、绚丽和悲壮。
三文鱼洄游途中,除了自然环境的障碍,还会遭受其它物种的阻扰和侵袭。 像这些鸟类是等着吃鱼籽的。
这是水獭在吃三文鱼肉。
还有熊,是捕三文鱼能手。不过多伦多熊极少见。
人类是破坏力最大的物种。加拿大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像这里立有牌子,警示这个水坝上下120米的距离内不能钓鱼。
除此之外,加拿大对钓鱼有严格的规定。首先必须买钓鱼证,钓鱼证分很多种类和有效期。政府会把买钓鱼证的钱,再用于鱼类保护。
下面照片上红圈所示的牌子上,写了从这开始可以钓鱼。规定很明确,容易执行,所以大家都遵从规定,从这里顺小溪开始钓鱼。
鱼近在咫尺,似乎唾手可得。
不过钓鱼法还规定是不能徒手或用鱼网打鱼的。如果一网打尽,明年还会有鱼吗,未来还有鱼吗?而且根据钓鱼证的种类,一天最多可钓5条三文鱼。“不知道”而多钓鱼或违法钓鱼从来不是理由,抓着是重罚。这样,既保证了鱼的繁衍,也满足了人类的兴趣和需求。通常一天能钓到2~3条鱼已是能手。
看看这些钓三文鱼的人吧。水下的黑影都是鱼。钓鱼法规定必须是鱼钩挂着嘴钓上来的才算数,如果钩着鱼身体其它部位上来的,属于违法,得把鱼放回水里去。三文鱼在回游时基本不吃东西,要让鱼咬钩很难,所以钓三文鱼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些三文鱼平均近20斤。要想把鱼像这样举起来照相可是很困难的。
这种三文鱼是白肉三文鱼,没有鱼刺,比红肉三文鱼的肉质要差一点。 一条鱼的鱼籽就大概有2~3斤。举世闻名的三文鱼籽酱就是用这些三文鱼籽做的。
三文鱼的一生是很神奇的一生,给人启示。三文鱼的一身最后都奉献给了后代和大地。
三文鱼洄游的奇异现象,供大家观赏的同时,也引发人类对于生命、自然和科学多方位的思考和论证。希望也能增强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附加资料:
现时在多伦多可以见到的三文鱼种类以Coho和Chinook的太平洋三文鱼为主,但在百多年前,大西洋三文鱼在安大略湖及其河流中很常见。随着欧洲移民的定居,人烟日盛,增加了对水生栖息地的负面影响,如森林砍伐、污染和大量建筑等,导致河道改变,洄游之路被阻,大西洋三文鱼最终在安省绝种。
因此在1870年间,为了满足钓鱼者的需求,安大略湖引入了Coho和Chinook的太平洋三文鱼,也让我们今天可以在GTA的河流中看到大量三文鱼洄游。不过自2006年以来,一个由40多个现时在多伦多可以见到的三文鱼种类以Coho和Chinook的太平洋三文鱼为主,但在百多年前,大西洋三文鱼在安大略湖及其河流中很常见。随着欧洲移民的定居,人烟日盛,增加了对水生栖息地的负面影响,如森林砍伐、污染和大量建筑等,导致河道改变,洄游之路被阻,大西洋三文鱼最终在安省绝种。
能否看到三文鱼洄流,取决于天气因素,包括气温和雨量。要掌握最新的三文鱼迁移情报,可以登入安省政府的鱼类统计器(www.riverwatcherdaily.is/Migration)网站,看看每日三文鱼迁移速度,资料由安省自然资源和林业部/安大略湖管理部门(The Ontario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Forestry/Lake Ontario Management Unit)提供。
合作伙伴组成的联盟,一直在推动《安大略湖大西洋三文鱼复原计划》( Lake Ontario Atlantic Salmon Restoration Program ),目标是重新在安大略湖培育大西洋三文鱼。
2. 鱼回游是什么季节
海洋中有许多鱼类每年都在大体一定的时间,沿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从一个生活环境游往另一个生活环境的活动就叫洄游。
按照鱼洄游的目的,一般将鱼的洄游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产卵洄游:每年到了生殖季节,性成熟的鱼都聚集起来,浩浩荡荡向产卵场游去;二是索饵洄游:鱼类产完卵后,身体消瘦,疲惫不堪,都不约而同地向着食物丰富的地方游去,到那里努力加餐,养精蓄锐,生长发育;三是越冬洄游:冬天水温降低,为了度过寒冬,它们又向深水区或南方暖水区游去。为摸清鱼类的洄游路线和分布情况,科学家们常采用标志放流的方法对鱼类进行研究。有一类鱼平时生活在海里索饵、育肥,当达到性成熟后,就从河口进入江河中进行产卵繁殖,孵化出的幼鱼又顺流而下回到大海里成长,这类鱼就属于溯河洄游鱼类。象大马哈鱼和鲥鱼都是这类鱼。大马哈鱼在复杂的水系里根据气味找到它出生的溪流产卵。而鲥鱼一般是在珠江、长江和钱塘江等水域内产卵繁殖。灰鲸是鲸中洄游距离最远的一种,又因为它们多是近岸活动,也是被人们观察较多的一种,其洄游距离可达6000多千米,一次洄游时间可长达3个月。3. 鱼洄游是为什么
鱼逆水而游是鱼类洄游的一种现象,是鱼类经过千万年进化,形成的周期性、习惯性的往返移动。大多数的鱼类洄游是为了生存、繁衍的生理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鱼类是用腮呼吸,但是许多鱼类的腮不能自主活动,所以鱼儿必须在水中不停地游来游去,让水流通过腮部。鱼儿逆水而上,水流速度相对较快,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满足呼吸需求。
2、有些成年的鱼类需要逆流到河流上游进行产卵,产下的卵会随波而下,孵化长大,等到鱼儿长到后,又会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周而复始,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产卵洄游”。
3、许多鱼类的洄游是季节性的。例如一条河流中的鱼类洄游,河流的上游海拔较高,秋冬气温逐渐下降,鱼儿就会顺流而下,到海拔较低,温度适宜的地方越冬;而到了春夏季节,下游的气温逐渐升高,甚至不升高到超过了鱼类的生理要求,它们就会逆流而上,到海拔较高气温相对适宜的地方。
4、还有些鱼类洄游是为了更好地摄食,也被称为索饵洄游。许多河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河段在不同季节的食物的丰富程度也会有所差别,鱼儿们会随着季节变化,或逆流,会顺流,寻找食物充足的河段,以获取足够的营养。
鱼类洄游还有几种情况,比如温度、盐度或者海鱼会根据洋流进行洄游等等。至于题主所问的鱼为什么喜欢逆流而上,其实它们不一定真正的喜欢这样做,逆流而行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也就说它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获取食物,自然界的各种动物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早已习惯了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提供生存保障,鱼儿逆流而上显然不是为了单纯的喜欢逆水或者好玩,而是上面所说的为了生存繁衍的生理需求。
大家之所以会注意到逆流而上的鱼,主要是鱼儿在逆流而上时,需要克服水流,经常会跃出水面,从而引起大家注意;而在顺流而下时,不需要消耗体力对抗水流,所以也很少会跃出水面,也就不会引起大家注意,由此造成了印象中鱼都喜欢逆流而上的错觉。
4. 大马哈鱼洄游
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大马哈鱼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熟后回江河产卵。大马哈鱼在春季多生活在海洋,此时体色为灰银白色
5. 沙丁鱼洄游
海南叫烂糟鱼是什么鱼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海南叫烂糟鱼是海鲢。
海鲢,当地人叫这种鱼为“烂糟”(音同),刺多而细密,烹饪方法也是单一,大都是做鱼丸,汤鲜味美。
海鲢也被称为梭鱼,广东沿海俗称烂肉梭,游速极快,力量很大。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为食。也是海钓者的喜爱鱼类之一。体细长,状似狗鱼,被银色细鳞。
生活习性
海鲢为暖水性近海中上层鱼类。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水域,有时进入河口区。摄食小虾和小鱼等。
海鲢成鱼为外洋性的洄游鱼类,产浮性卵于大洋。海鲢泳速快,性凶猛且贪食。海鲢是远游鱼种,能长距离双向洄游。许多人知道海鲢的洄游,其中有名的要属“鱼钩飞越”——在淡水和海水间穿游跳跃。
海鲢属肉食性鱼类,以小鱼为主,但海鲢的饮食习惯随着生长发育一直在改变,在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它们直接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脱离幼体的年少个体吃浮游生物、小鱼和昆虫。
成年海鲢仅吃鱼类和甲壳类生物,主要以捕获沙丁鱼、鳀鱼、鲻科类鱼、锯盖鱼、丽鱼(这类鱼比重最大)以及蟹类为食。由于牙齿过小,海鲢整个吞吃食物。而且它们主要在中层水域捕食。
6. 鱼回游的时间
淡水鱼类的洄游。
淡水鱼类完全在内陆水域中生活和洄游,其洄游距离较短,洄游情况多样。有的鱼生活于流水中,产卵时到静水处;有的则在静水中生活,产卵到流水中去。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鲤等通常在湖中育肥,秋末到江河的中下游越冬,次年春再溯江至中上游产卵。
7. 鱼回游的原因
鱼逆流而上是鱼类洄游的一种现象,大多数的鱼类洄游是为了生存、繁衍的生理需求。
主要是因为鱼类是甲腮呼吸,但是许多鱼类的腮不能自主活动,所以鱼逆流而上时,可以让水流相对快一些,这样对呼吸很有帮助,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满足呼吸需求,而旦也有我于摄食。如果顺流向下,逆向冲击腮那是非常难受的。
8. 鱼洄游的视频
符合规定的可以
2021年3月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在发布会上指出,传统的休闲垂钓对渔业资源的损害是极其有限的,长江十年禁渔令所禁止的是生产性捕捞,而平时的钓鱼其实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马毅说,针对不规范的垂钓行为,农业农村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地也在陆续出台相关规范。主要的规范规定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划定垂钓区域。明确要综合考虑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公众休闲垂钓需求。在保护区要禁止垂钓,在长江和重要支流干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要严格控制垂钓,在其他水域要科学划定禁钓区和允许垂钓区。
二是规范钓具钓法。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准用的钓具目录,限制钓具的数量,严格禁止使用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钓具、钓法及各类探鱼设备、视频辅助装置,禁止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进行垂钓。
三是规范饵料的类型。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以及鱼虾类活体水生生物饵料,我们鼓励使用人工钓饵或仿生饵。对饵料进行管理,是防止钓鱼饵料对水体进行污染。
四是规范钓鱼获物的处置。严格禁止钓鱼的渔获物买卖交易,有交易行为的视同非法捕捞,确保垂钓回归到休闲娱乐的定位。
五是明确垂钓时间。根据地方的渔情、水情制定禁止垂钓期,避让水生生物的繁殖、洄游等关键阶段,避免对水生生物资源造成破坏。
9. 鱼回游是为什么
鱼逆流而上时,可以让水流相对快一些,这样对它的呼吸很有帮助,而且也有利于摄食。另外,一些鱼还有洄游的特性,洄游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繁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繁殖洄游会游到适合幼鱼生长的环境中,索饵洄游则是为了填饱肚子,越冬洄游是为了寻找适宜生存的温水。
10. 鱼回游的季节
鲤鱼的洄游时间五月下旬。
生殖洄游
1、在东北地区,进入五月下旬的时候,水库中的鲤鱼会逐步沿着近岸朝上游处转移,另外受到温度以及水流的影响,鲤鱼开始进入繁殖产卵的阶段,鲤鱼群会寻找合适的地方产卵,在产卵期鲤鱼基本上处于停食的状态,此时垂钓收获会很不理想。
2、大部分地区的鲤鱼在生殖产卵的阶段基本上都在上游的浅滩处作为落脚处,在生殖的前中期,鲤鱼群基本上很少群体活动进食,到了后期之后,有少部分的鲤鱼会开始开口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