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饱读诗书气自华,满腹经纶布奇阵是什么意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语出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三境界: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山有路勤为径;腹有诗书气自华。
【注释简析】
麤缯:粗丝绑发,粗布披身。
裹:经历。
生涯:人生的境遇过程。
腹有:胸有,比喻学於成。
气:表於外的精神气色。
华:丰盈而实美。
老儒:博学而年长的学者。如:博学老儒。
瓠叶: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瓠叶,大夫刺幽王也。或以为燕饮之诗。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
槐花: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 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囊空不办:引用《南史‧虞玩之传》「玩之为少府,犹蹑屐造席。高帝取屐亲视之,讹黑斜锐,瓒断以芒接之。问曰:『卿此屐已几载?』玩之曰:『初释褐拜征北行佐买之,著已三十年,贫士竟不办易。』引用孟郊诗而不直接引用其诗语,而引用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诗意,但转化为「寻春马」;引用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的事典,而转化为「囊空不办」,引用二个典故融合为一句,语多转折。
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後》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官贾富家之千女所座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古有择婿楼。
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从两个方面说:
本义来说:就是指一个人读书读得多了,身上会自带一股书卷之气,因为古时候的书本内容集中体现一个礼字,读书多了,就会自然而然的受书本内容影响,一言一行依书而为,形成读书人所特有的言行举止。
后来引申为: 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话,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相反,如果没有内涵的话,不管怎么打扮,都不会显得有气质风度。
【释义】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我的名字。
2. 饱读诗书气自华,满腹经纶布奇阵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
苏轼。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句老话,意思是说:一个人书读得多了,气质自然出众,就像穿着华丽的衣服一样
关于它的出处,大概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苏东坡的诗词,二是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还有一种,说是出自李时珍的名言。
目前看起来,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作为一首相和诗,《和董传留别》的名气较小,全诗内容只是在鼓励董传应举出仕。
但是这首诗的第二句,无意中道出了读书可以使人颐养性情,改善个人精神面貌的秘诀。所以后来广为流传,成为专门夸奖读书人气质外显的名句。
一、《和董传留别》赏析
《和董传留别》——北宋·苏轼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歌大意:
长年累月穿着粗布衣裳,但是饱读诗书,气质依旧清华。厌倦了和老儒嚼瓠叶的日子,也想进京去考取功名。只因穷困,即使中举,也不能像孟郊一样买得“寻春马”。
非但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还要被京城富户的“择婿车”搞得眼花。中举当然值得夸耀,皇榜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墨迹却像乌鸦一样。
这一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董传的作品。董传是洛阳人,曾经在凤翔时与苏轼有往来,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去世,生年不详。
假如董传是自然死亡的话,那么他和苏轼交往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年轻了。所以在诗的第二句中,他说“厌伴老儒烹瓠叶”。
董传为什么会伴老儒呢?因为他自己也是一老儒。他自小家穷,但是勤奋好学。初时因为朝中无人举荐,没有办法考取功名。
直到认识了苏轼后,才改变了想法。苏轼是一位通过科举改写了自己人生的好榜样,认识了苏轼,董传也就不愁没有人举荐他参与考试了。
董传将要赴京参加科考,临行之时写了一首诗与苏轼告别。苏轼“和”诗一首以示鼓励,告诉他,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钱穿得寒酸,就小看了自己。
尽管一直穿着粗丝织布裁成的衣服,可是你满腹诗书,清华之气溢于言表,举手投足那份神气和穿着高档衣裳并没有什么两样。
你只是厌烦了陪着乡亲一起嚼菜叶的日子,也想和年轻的举子一样,进京城见个世面。因为贫穷,中举之后不可能像孟郊一样“春风得意”。
好在京城也没有什么“长安花”可看,只有无数富户“抢女婿”的车。谁知道那家人的女儿生得是美是丑呢?所以不中举也没啥好遗憾的。
最后苏轼还告诉董传:中举当然是很高兴的事,当你看到皇榜上的墨迹字,你就会觉得,那上面好像是小孩子打翻墨水留下的杰作。这就说明:你中不中举,全看皇帝老倌儿的心情。
二、读书可以改变个人气质
苏轼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现代人一提到他,总是会心一笑。因为他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不只是一个才子,更是一个随和可亲,富有幽默感的吃货小老头。
上次我们谈到他批孟郊的《登科后》时,就爱拿小鱼、小蟹来比喻孟郊的诗。这一次他给董传写诗,直接就说董传的学问啊,是吃到“腹”中去了。
因为董传“吃”了很多书,所以书中的精华浸润了他的全身,清气穿过了他的肠胃、腹壁,一直渗透到他的体表,这让他看上去就和穿了质地很好的华服一般。他的举手投足,自然就有了一种让人不可逼视的清贵气质。
那么,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吗?答案是真的可以!
中国人常说:相由心生。当我们决定和一个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注意到他的五官比例是否协调,他的声音是否清脆动听,还会观察他的衣着,来判断他所处的社会阶层。
可是这些,并不能决定我们对一个人的好恶。真正决定我们是否愿意和对方结交的,就是他的“气质”。
书读得多的人,明白的道理多。性格不容易偏执。他待人接物的态度冲淡平和,不会让人觉得第一眼就被冒犯。
他有容人的雅量,遇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不会马上与人争执。他或者善良温和,或者风趣幽默,或者博学强闻。
总之,大家与他相处很开心,有时还能增广见闻。时间一久,就没有人觉得他五官不好看了,反而会觉得他“气质”出众。这是任何华美的衣饰,任何出色的样貌都代替不了的。
苏轼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我们看见他的画像,不外乎是一张长方脸,眉眼间距之宽,简直要害了“相思病”。虽然不丑,但是长相也不见得十分出色。
然而,当年他在参加科考出名的时候,几乎北宋满朝的人,都觉得他长得很不错,这就是“气质”加分。
书读得多的人有主见,不容易随波逐流,所以他对自己的外貌特别自信。就算是穿着乞丐装,他也和穿着皇袍一样神气。
假如有人用嫌弃的眼光看他,他立即就用睥睨天下的眼神,“自信”地瞪回去。一副“你看什么看,不识货!”的表情,顿时把对方瞪得“不自信”了,这个就叫做:布衣可以傲王侯。
结语
“腹有诗书气质华”,出自苏轼的诗《和董传留别》,有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为证。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主要流行五言诗,陶渊明本人最擅长的也是五言诗,所以这句话不太可能出自他的作品。
只是由于陶渊明和苏轼两人在性格上都有豁达、潇洒的一面,所以有人在不知原句出处的情况下,借用他的名字,附会了一首诗,说是“腹有诗书”的出处罢了。
至于这句话源于李时珍的说法,因为李时珍是明代人,比苏轼晚生。既然有证据证明《和董传留别》是《苏文忠公全集》里的作品,这个说法就不必考虑了。
3. 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意思
饱读诗书同饱经诗书。
饱读诗书,四字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博学多才,形容一个人很有文化。
中文名
饱读诗书
拼音
bǎo dú shī shū
例句
词语示例——唐伯虎真是个饱读诗书的高材生。
饱读诗书
[ bǎo dú shī shū ]
诗书 Shī-Shū ∶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音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5. 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腹经纶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一句诗,于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
这句诗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它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和董传留别
【宋】 【 苏轼】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 瓠叶,强随举子 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6. 饱读诗书气自华出自
“志存高远心难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借用苏东坡《和董传留别》诗中第二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撰成的一副励志联。
这副对联不难理解。上联说的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抱负,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他就不会被外物所吸引,经得住所有诱惑,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学习,持之以恒,定会学业有成。下联则是说,只要学习好,书读得多,学富五车,则人的气质自然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说话底气壮,变得气度不凡,华彩照人。
7. 腹有诗书气自华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指我们应该饱读诗书丰富自己内在的品格,不应该只重视外表。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类似的诗句有:
1、《劝学》
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 满腹经纶书香气,腹有诗书气自华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深处意气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黑发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