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丧嫁娶民俗
农村婚礼习俗一:媒说。在最早的时候,媒说这个程序是非走不可的,无论是两小无猜还是青梅竹马都需要媒妁之言,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倡导自由恋爱,因此这个程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需要请媒婆的还是可以请去说亲的。
农村婚礼习俗之二:看亲。看亲一般就是媒婆说好了两家的姻缘之后看人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相亲,互相看看彼此的长相和家庭条件。
农村婚礼习俗三:定亲、择吉、备婚。两个人相中了之后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选择好生辰八字适合的良辰吉日就可以进入订婚环节了,订婚需要男方去女方家里送彩礼,以表示对女方的诚意,如果女方没有异议那么就可以备婚了。备婚就是男子要修建房屋,女子要置办嫁妆。
农村婚礼习俗四:迎娶、成亲、闹洞房。迎娶当天的时间大概是在凌晨或者清晨,迎亲的时候南方要备车去女方家接亲,在新娘家里要对新娘父母敬茶和要改口费。到了男方家,女方同样也要向男方的父母敬茶并要改口费。农村婚礼有的会选择去酒店,有的会选择在家里找流动饭店的师傅来准备菜品,举行完结婚仪式之后,新郎新娘向在坐的宾客敬酒。闹洞房一般是新郎新娘比较熟悉的朋友做一些搞笑的游戏让新人来回答或者完成,主要以热闹为主。
2. 中国古代婚丧嫁娶的民俗
【解释】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有时也说红白事,泛指婚丧。
【出处】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红白喜事的本意是只结婚和丧葬两种仪式。“喜事”这里也是有出处的,结婚自然是喜事,然而丧葬也同样是喜事:庄子丧妻,不哭,认为死也和生一样是一种喜事,这是通晓天命的表现。所以,古人认为红白事都是一种喜事,合而称红白喜事。
3. 婚丧嫁娶民俗报告
今后,河间市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将重点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并明确了两个目标:到今年年底前,所有街、村、社区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到2020年底前,当地“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河间市婚事办理参考标准为:1.取消拜亲戚、请朋友等习俗,一切事务由红白理事会协办。2.女方亲属来后不安排陪酒人员;当日会亲家;婚礼后吃和美饺子只限本家族人员参与。3.城区街道用电子礼炮代替鞭炮;农村用电子礼炮或购买鞭炮限定在300元以下。4.婚礼车队轿车在6辆车以下,其他车辆一律为客车。5.婚宴只安排一次,一般不超过12桌,每桌用餐人员不少于10人;酒席控制在350元/桌以下;用烟价格在10元/盒以下,每桌用烟控制在2盒以内;用白酒价格在50元/瓶(500毫升)以下,每桌用白酒不超过3瓶。6.严禁出现打牌等赌博现象。
丧事办理参考标准为:1.丧事戴孝从简,提倡不用或少用纸活,烧纸压低到最低限度。2.城区街道用电子礼炮代替鞭炮;农村用电子礼炮或购买鞭炮限定在300元以下,尽量购买小平鞭,不燃放花炮和二踢脚。3.取消吹鼓手,改为音响放哀乐。4.不摆席,闲散忙活人不管饭,有差使的忙活人吃大锅菜;不给忙活人发烟,可摆放散烟,用烟价格在7元以下;用白酒价格在30元以下。5.停放不超过3天,下午2点半之前出殡。6.不提倡摆祭,不用现金在灵前拼字。7.不得赌博,杜绝斗女婿、拦灵祭收钱等陋习。
4. 婚丧嫁娶风俗
盐城婚嫁习俗6禁忌 1.安床后到新婚夜前,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传统认为空铺是个不吉的凶兆。 2.结婚成亲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帚星的扫字同音,不吉利。 3.成亲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痛快越好,因为哭发哭发,不哭不发,若是不哭的话,反而犯了禁忌。 4.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5.由于鲜花容易凋谢,故婚事避讳,只有连招花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闺女出嫁,诚待丈夫,后者则意多子多孙。 6.结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相偕同至女方家,即所谓的归宁,但切记必须在当天日落之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以致无法回家,夫妻就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
5. 婚丧嫁娶民俗词语
1: "永结同心——表示永远相亲相爱,和谐美满"形容新人结婚的成语
2: 白头偕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形容一对新人夫妻结婚后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3: 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一对新人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是理想的伴侣。
4: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通常用来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在新人结婚的婚礼上,也常用来做祝贺的四字词语
5: 鸳鸯戏水——像鸳鸯一样,比喻夫妻感情好。
6: 金童玉女——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无邪的男孩女孩。
7: 鸾凤和鸣——和:应和。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8: 百年好合——合:和好。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9: 心有灵犀——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
10: 同甘共苦——甘:甜。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11: 喜结连理——连理就是指连理枝。连理枝指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夫妻恩爱。
12: 美满良缘——婚姻美满,喜结良缘。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吧,婚礼司仪常说的四个字
6. 中国传统文化婚丧嫁娶
人生四大礼为:开笔礼、成人礼、婚礼、葬礼具体介绍如下:
1、开笔礼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
2、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中国古代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代中国华夏族的成年礼,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3、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4、葬礼葬礼,也称葬仪、葬丧、丧礼、白事或后事,是一种社会仪式,正式标志一个人的死亡,也是一种处理尸体的礼仪。自原始社会后期起,古人“事死如事生”,非常注重丧葬礼仪,制定日渐繁琐的丧葬仪节。《仪礼·士丧礼》等礼书对周代“士”阶层贵族自死亡至丧礼结束的七大项仪节,有详细的记载。秦汉以后乃至今天,许多丧葬仪节礼俗,皆渊源于此。扩展资料1、成人四礼:冠婚丧祭冠婚丧祭在中华文化里面,指的是成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必须经历的四个礼仪,即是“冠礼”、“婚礼”、“丧礼”和“祭礼”,统称为“四礼”或“家礼”。四礼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也流传到日本、朝鲜半岛、琉球、越南、台湾、满洲、香港等东亚国家地区,日本称之为“冠婚葬祭”,韩国称之为“冠婚丧祭”。2、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迎亲)。3、五礼中国古代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7. 婚丧嫁娶民俗调查报告
凉山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不太清楚。就凉山的汉族来说,我觉得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比如说彩礼,有几十万的,有几万的,也有不要彩礼的。这取决于双方父母的观念及态度。随着国家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些陋习,及不合理的的某些传统风俗将会逐渐消失。
8. 婚丧嫁娶民俗研究
奇特的嫁妆---腌菜汉中地区有句俗语:“嫁妆没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其品种越多,女儿显得越光彩。这风俗,在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
汉中宴请待客俗汉中地区人好客,待人厚道,在过生日、满月、结婚、丧葬等事上,都要设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内容也不一样。办丧葬宴席,不仅饭菜从简,还不备酒。他们认为,家有丧事为不幸,不宜饮酒。办生日、过满月的宴席,虽饮酒,不行令,让老人安安静静过个生日,不让高声行令吓着婴儿。办“迎亲宴”大不一样,不但菜多、酒多,还让宾客开怀畅饮,大有一醉方休之势。
9. 古代婚丧嫁娶
一般的富人家的佣人叫男主人为“先生”、女主人“太太”; 官员家的仆人叫男主人“老爷”,女主人“太太”、“夫人”; 官员的妻子叫做“诰命夫人”; 一、二品:夫人; 三品--淑人; 四品--恭人; 五品---宜人; 六品--安人; 七品--孺人。
中国古代的“礼法”十分严格。仪式、服饰、颜色、婚丧嫁娶,语言等等,均有制度,“越制”可是大罪。
10. 婚丧嫁娶民俗书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内容简介:民间艺术几乎与人类同时诞生,它的起源与人类的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及生活习俗等密切相关。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活用具,到祭祀、祈祷、农事、节日等生活习俗,民间艺术都在发挥作用。中国民间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举行各种喜庆活动与重要仪式的工具,也是美化生活、表达善良愿望的艺术手段,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11. 农村婚丧嫁娶风俗大全
西安结婚风俗:
1、食汤圆:西安当地的结婚习俗是,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
2、讨喜:新郎在与女方的家人见到面后,应把捧花交到房中待嫁的新娘子,此时,伴娘要故意拦住及刁难新郎,新郎官应和伴郎积极面对及给伴娘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