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华夏大一统(谁统一华夏)

1. 华夏大一统

秦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原因:

1、经济文化的发展:铁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2、民族融合的结果:周边民族内迁,形成“血缘旋涡”,内迁与扩散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3、各国人民要求结束分裂状态,实现全国统一。

4、政治上商鞅变法较为彻底,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使秦“民风纯朴,官吏清廉,百姓守法”。

5、秦实行变法后,成为富足强国。

6、军事上,由于改革使秦出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7、秦始皇雄才大略,执政后整顿内部,消灭了吕不韦等谋反集团,提高政治威望,网罗人才。

2. 谁统一华夏

主要是黄帝、炎帝、蚩尤三个部落

3. 华夏民族大一统

未来“圣人”的三大超时代思想分别是:一统思想、无极思想和本真思想。这三大思想揭开了宇宙真相,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针以及实现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

“一统”思想是指万象一元,万法归一。

1、心物一统。天地具有灵物二性,宇宙是心物一体,分灵异空间和自然世界。心性与物性既相互独立(自然世界与灵异空间独立存在)又存在关联(人是心灵和肉体的结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实现统一(唯物和唯心是自然的一体两面同为真理)。

2、科学与宗教统一。天地灵性彰显唯心诞生宗教,天地物性彰显自然(唯物)诞生科学。未来社会用宗教文化主导道德文明建设,以科学技术指导物质经济发展,两者结合取长补短(科学接纳唯心观念,宗教废除封建戒律,将科学技术与宗教文明的长处相结合构建时代新文明),科学与宗教实现统一。

3、物质与精神统一。人是肉身和灵魂的结合,需要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未来社会一方面继续科学发展建设富饶繁华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宗教文化构建道德文明精神体系。使人类社会物质富足(物质富饶、生活富裕),人们的精神饱满(精神满足、心灵安康),物质和精神实现统一。

4、文化统一和世界统一。消除文化地域分歧,使天下文化融合,实现大同世界。国家没有疆域界限、种族没有文明冲突,世界和睦、天下一家。

5、人神一统。人修道可成神,神之间有人伦。人通过修行悟道精神提升可以成为神,神和人一样能有七情六欲(有情欲而不堕落)可以婚配。

4. 华夏大一统的根与魂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追根溯源到上古时代,一定要讲三皇五帝。讲三皇五帝就要讲到统一华夏部落的两场战役——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三皇乃神人也,燧人钻木取火,伏羲驯伏牲畜,神农尝百草。正是中国上古时期,人民从渔猎再向游牧最后到农耕文明的一个进化。

待到少典时,神农氏衰微,周围的部落都不听神农氏的指挥,相互之间进行讨伐来争夺土地,百姓受虐苦不堪言。

少典的儿子黄帝(名为轩辕)生来聪颖,长大成人后带兵前去讨伐其他部落,没有他打不过的部落。

此时被黄帝打败过的部落都听从他的指挥,成为神农氏的臣子,没有一个不来上供的。

长期征战结束后,军民疲惫,黄帝便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整顿军队,让军队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时他还研究四季节气的变化,种植五谷,让民众有饭可以吃,此外还丈量土地,用来训练猛兽,为日后的战斗做准备。

四周部落都归于神农一氏,阪泉的炎帝一族不服,于是前去征伐。

黄炎二帝在阪泉作战,大战三个回合后,黄帝赢得战争。这和神农一氏既游牧又从事农耕有很大关系,游牧一族向来骁勇善战,而农耕又极大的满足了作战时的补给需求,再加上四周部落的援助,仅注重农耕文明的炎帝部落便落了下风。

阪泉一役结束后,天下一统,没有人不听从黄帝的指挥,除了性格暴躁的蚩尤。

蚩尤作乱于涿鹿,所以黄帝前去讨伐他,这就是著名的涿鹿之战。

有人说,阪泉和涿鹿本来是同一场战役,黄帝和炎帝是亲戚不可能打起来。此话不可考,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先于炎帝战于阪泉,而后前往涿鹿平蚩尤之乱。

黄帝与蚩尤之战坊间多有传闻,相传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或统领八十一个部落),生得十分怪异,对战时喷浓雾,起大雨,让黄帝寸步难行。

于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走出迷雾,又见对方叫来了风伯、雨师,无奈之下黄帝只好请应龙请魃前来。

魃应邀下凡使天地大旱,不见一滴水,黄帝见状一鼓作气将蚩尤打败。

魃也因此法力衰退回不到天上,使得地上大旱数十年。

阪泉涿鹿之战结束后,鲜少有不从黄帝的部落出现,天下得以一统,尊黄帝为首领,开始了男耕女织的部落生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阪泉涿鹿之战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大一统,从原先各自为战的散装部落变成了统一的农耕部落,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文化。

5. 秦灭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秦王扫六合:

秦朝简介:

1、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毒掌管。

2、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并着手进行统一六国之策略。

3、前230年,秦派内史腾领兵攻韩,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

4、前229年,秦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前228年秦军进入邯郸,赵王献出地图投降,赵国遂亡。

5、前225年,秦派王贲领兵攻魏,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 魏王假投降,魏亡。

6、前223年,秦派王翦领兵六十万攻打楚国,楚王负伤被俘,楚亡。早在前227年时,燕太子曾派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未成,秦乘机于前226年攻下燕都苏城,燕王喜迁到辽东,至前222年,秦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

7、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派王贲领兵由北向南攻齐,俘虏齐王建,齐亡。

8、至此,秦终于全部并吞了六国,完成了一统全国之大业。建立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中国历史上诸侯割据纷争达五百余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终告结。 为了加强全国之大一统,使秦帝国长治久安、万世不移,嬴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始皇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系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在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业已暴露无遗。

~~~~~~水利和粮食--秦王扫六合的两只翅膀~~~~~~

秦王扫六合,虎踞何雄哉。这是李白的诗。秦王嬴政即位时,齐、楚、燕、韩、赵、魏、秦,华夏七分,何以秦能统一天下。李白诗中所论与历史记载一致,这就是武功。但三拳难敌四脚,何况以一对六。秦终灭六国,若仅凭武功,不会是始皇帝练成了降龙十八掌吧?

有件小事被忽略。说其小,因为对这件事,《史记》所载只有15个字:“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后人的注释倒有24个字:“韩苦秦兵,而使水工郑国间秦作注溉渠,令费人工,不东伐也。”将39个字放到一起,这才成了个故事。

秦灭六国的野心蓄谋已久。与秦国领土犬牙交错的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秦要出兵,头一个吃掉的就会是它。恰好秦国传出消息,说要大兴水利,韩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派出一个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星夜赴秦,帮助敌国搞建设,目的却是要耗尽秦的国力,使之再没能力吞并韩国。此计名“疲秦计”,同一名字的秦腔至今仍在陕西大地上演。

敌人要修水利,你给它送人才,现在看来,韩王很愚蠢。但在两千多年前,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好点子。秦的这一工程要打通泾河、洛水,建成两河引泾灌区,使整个关中平原得水利之便。这样一个大工程,恐怕比今天建核电站还难,韩王估计,至少要聚10万民夫,花上10年时间,最后就算建成了,秦国也累死了。工程师郑国先生依计而行,贡献的设计方案完美无缺,秦王大喜,任命其为总工程师。

不料,阴谋终于暴露,郑国先生被当做奸细抓了起来。当时被抓的还有其他许多外来人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秦王一怒之下,宣旨全部驱逐出境。幸亏外来人口中有个叫李斯的,写了篇《谏逐客书》,劝说秦王不要因小失大,秦王回心转意。此事历史大书特书,李斯的文章也千古流传,咱们的中学课本里就有。

郑国先生怎样了?历史不载,只能推断。根据秦国确实有个“郑国渠”的事实,看来他化险为夷,继续当总工程师,最终完成了这个中国水利史上巧夺天工的杰作。

检索中国古代水利史,战国后期一百多年,玩儿命搞水利工程的,只有一个秦国,不仅建成郑国渠,还在此前建成都江堰。其他六国,水利工程尽付厥如。其结果就是,秦国不仅没有“疲”,反而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古代历书叫农历,国家政治称农政。冷兵器时代要富国强兵,惟有水利兴,农业兴,以农立国。这样看来,韩王果然很蠢。

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第二大粮仓。这个粮仓有多大?据陕西师大地理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考证,郑国渠灌区可覆盖115万亩良田,以亩产600斤粮食计,可养活秦国60万军队。历史的巧合是,后来秦灭六国所出动的军队,总数正好60万。

这些粮食当然还不够。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根据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计算假定:冷兵器时代作战行军,出动一支10万士兵的军队,需要30万民夫背粮供应,所带粮食只能维持16天。秦灭六国,需要更多军队,更多民夫,更多粮食。好在还有都江堰灌区的成都平原,秦国第一大粮仓,它与关中粮仓一起,成为秦国得以高飞的两只翅膀。就在郑国渠建成的第六个年头,秦军即扑向秦东六国,开始了它迅猛异常的统一中国之战。仅仅用了九年时间,六国灭,四海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6. 谁开创了华夏民族大一统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  

2、人物简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3、事迹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7. 大华夏帝国

1

清乾隆二十五年 乾隆御制祈福金钱

成交价:RMB 41,975,000!

这一套钱币是从海外回归的,被一位山西藏家购入

钱币直径4.58cm,厚0.42cm,总重913g

大清“乾隆御制祈福金币”一盒共12枚,分两层置于十二槽内,置于特制银盒,一层六枚。通体点缀暗八仙吉祥图样,边廓饰以云纹,浮雕缠枝忍冬,内面錾云纹,均匀细密,繁复奢华,两层底面缠枝花卉,有牡丹、石榴等吉祥花样,金钱十二枚配六样钱盖,每样两支,钱盖饰蝙蝠、万字纹、花卉等有吉祥寓意的纹饰。

每枚金钱一侧侧缘铸制作时间“乾隆二十五年”及地点,另一侧錾用金成色和每枚重量,符合宫廷用金习惯。

2

金代 天眷通宝折二楷书 阔缘

成交价:RMB 3796000!

直径29.0毫米,厚1.8-2.1毫米,重6.6克

海外华人藏家入藏

天眷珍泉,地位重要,对金代铸币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面世至今二十余年,每有新品,必会引起轰动,但因数量极少常人难睹真容。

就目前所见有小平篆书元宝,楷书通宝各两枚(另闻越南有篆书小平出土),折二楷书通宝有细缘、阔缘两种,细缘见两枚(其中一枚有过二百四十万的成交记录),阔缘仅一枚,折三重宝楷书见两枚。

此枚天眷通宝即阔缘楷书折二,仅见品,出自河南。品相完美,几未流通,地章锈下隐现朱砂红底。

3

大型三孔币“下匕阝阳”背“十七·两”

成交价:RMB 3,680,000!

高73.5mm;宽37mm,重量:重13.4g

有关三孔币最早的记载,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 此枚“下匕阝阳”背“十七·两”三孔布首度著录,出现于张廷济《古泉拓本》,张氏手批“形质古朴,其字亦古雅可宝”。张廷济殁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据此可知此枚三孔币入藏清仪阁的时间下限,之后不知所踪。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始见踪迹,按著名古币收藏家沈子槎批校张廷济《古泉拓本》。

此币不仅以珍罕见重,亦为现今存世三孔布中最早载于著录者,传世近二百年,传承有绪,其名贵可知。

4

战国 赵 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

成交价:RMB 3,528,000!

通长76mm;宽38mm重量:重15.5克

此布属于大型三孔布,上世纪出于河北石家庄地区。其文字清晰,面、背周沿边廓完整,浇口在首部,合范准确,铸造精美;仅有极小微修,稀世名珍。

5

清 “宝源局造”背“镇库”

成交价:RMB 2,530,000!

直径:115.2mm、重837.3g。北京藏家入藏

镇库钱是钱局在开铸流通钱之前,为压服邪恶,祈求吉祥而特意铸造的大型超重钱。镇库钱是钱局特制的非流通钱币,属于花钱中的珍品,因为它与钱币的铸造制度有关,所以古人在造钱谱时都将其和历代流通钱币一起收录。

宝源局造镇库钱最早见载于美国邱文明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历代五金货币》一书,迄今仅发现四、五品而已,均属珍品。上一次现身是在2009年日本东京的拍卖会上,经过数轮的争夺才名花有主。

6

大型三孔布“阳湔”背“两”

成交价:RMB 2475000!

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是先秦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类。目前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已过10枚外,其余均在10枚以内,不少是仅见的孤品。

7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

成交价:RMB 2,415,000!

直径30毫米,厚1.7毫米,重7.5克

山东知名画家入藏

是品“天眷通宝”折二真书钱,为系列试铸套钱之一种。其“通宝”字口间尚粘有原坑朱砂,似为北方干坑之物。从钱文书法上看,清幽俊朗,颇具功底,有人臆测可能为熙宗御书。

有学者和泉家通过对天眷系列钱上的钱文书体、形制风范、铸造工艺、出土区域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考究,认为此系列钱均有篆、真对品存在;且多在河南、山东、山西等金统治区内出土。

其钱文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笔画流畅自如,结体宽持,意韵天成。真书则带有行意,且遒劲有力。其材质为青铜,制作十分规范,当出自官炉所铸无疑。

8

“陶阳”方足布铜范

成交价:RMB 2,240,000!

内含燕系“安阳”布面模十二枚,保存完美,极美品。在钱币界是公认的铜范鼻祖,它证明了先秦时期最早使用铜范铸造货币的国家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在中国铸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9

“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

RMB 2,185,000!

直径:60.4mm

清 “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缶宝八贝宝,扁丰长泉,珍,马定祥著《咸丰泉汇》第155页原物。

10

清代 咸丰通宝 宝福局背“大清壹百”

成交价:RMB 1,960,000!

正面72mm;背面70.5mm

此钱为咸丰钱中之最为罕贵者,为目前已知存世孤品,流传有序,珍罕。其钱文为宝福局特有的山谷体,秀美绝伦。钱体形制大而厚重,制作甚为精湛,当属初铸试样钱,未曾流通,故而珍罕无比,孙仲汇先生称其为“清钱之王”。

11

金 泰和通宝折十

成交价:RMB 1776840!

45.17*3.55mm,19.26g

泰和通宝承袭大观通宝的五等钱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5种,均罕见。钱文、铸工均精,为古钱名珍,偶尔见到的折二、折三型多为后铸,到代者罕见。

12

“视金四朱”铜钱牌

成交价:RMB 1,456,000!

长103mm;宽40mm

“视金四朱”旧释其“见金”、“良金”、“白金”、“艮金”;此系列铜钱牌有“一朱”、“二朱”、“四朱”之等级差别,据考证系楚国用来与金版互为兑换的地方性货币。这种铜钱牌从文字和重量上分析,一枚“见金一朱”铜钱牌可兑换黄金一铢,“见金四朱”则可兑换黄金四铢,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高额货币。

该枚“见金四朱”铜钱牌,通体呈长方形版状,已残;残长106毫米,残重94克;面背均饰以蟠虺流云纹,正面中央铸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凸棱,构成圜钱形状。其内圆凸棱明显高于外圆凸棱,圆心内有一低于凸棱的十字筋;两凸棱之间有旋读篆书“见金四朱”四字,其书法清秀朴拙,颇具古意。

8. 夏朝大一统

中国古代的“4次”大一统时期:每次的国土面积都在增加

夏朝一统,商朝西周继承,最后乱于东周时代的春秋战国;秦朝大一统,两汉继承,最后乱于魏蜀吴三分天下;西晋大一统,乱于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隋朝大一统,唐朝继承,乱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割据,元朝大一统,之后明清继承。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变迁。

9. 华夏大一统纪录片观后感

1.先做人而后做事——有感于诸子百家

孔子之仁爱:"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历代君臣民众之间众说纷纭,或被争议,或是尊崇,或是非议.其思想的精髓就是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开始,奉献出点点滴滴一颗爱心,是典型的的理想主义.让世界充满爱,是很美好的愿望,但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遥远时,这理想不就成了幻想和空想了吗?当这些空想被统治者看明白的时候他们谁还会去信呢?但他们更会把这个空想的紧箍咒套一个个在劳动人民的头上: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麻痹他们,愚弄他们,不也正是那头驴头前边的那一把永远也吃不到的草吗?让我们甘愿做牛马和那头笨驴,如此看来,这东西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不很值得推敲吗?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另一面让别人去说吧,比如那个于丹,呵呵,挑一把草,你骗谁?还不如那头笨驴,不屑一顾.

感觉自己人生路,在懂事至今一直遵循这个无形的法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每十年百分之二十的依次递减.我不以为自己在放弃仁爱的原则,是在逐步成熟.

孟子之义: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激励人生,这是孟子的思想精髓.和孔子之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感性和理性的,也就是说应该有原则立场的.尽管很欣赏这个义字,但总觉得还是幼稚的很,和当时所处的时代之昏庸残暴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十四岁后,就开始逐步形成这种思想理念,但这种理念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在现实中的失败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于是不在盲目冲动,可以说自己是在失败中成熟起来.故这种思想理念在三十年的社会经历中也在逐步的淡化,但江山易改,有些天性秉性是不好改的.

墨子之得力行:一腔热血,博爱,行侠仗义.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子的聪明才智,从攻宋就可以看的出墨子不但有德,更有才,试想墨子空有侠肝义胆没有真本领,那他的一腔热血,博爱,行侠仗义有靠什么去实现呢?有怎么能实现呢?"得力行",有"力"才能"行".

十八岁成人之后,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无论做什么,没有知识,任何美好的愿望和努力都是徒劳的,于是开始不断的学习,不管当时是不是有用,但只是不想"老大徒伤悲",二十年过去了,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学以致用,很是自慰.

韩非子之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赤裸裸血淋淋揭露现实,与儒家相反不要仁爱和礼让,靠刑法和权术,但它是一把双刃剑,革命者和阴谋家野心家都用.现在看到了韩非子的思想使我想到了弃医从文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他们真的站在很高的位置,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___社会本质,就连革命先驱孙中山都没有看透的东西,在这两个为人面前实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用笔杆子令统治者闻风丧胆,一个用枪秆子把统治者打的落花流水.

当今社会不说不是个丰衣足食的好社会,但为什么百姓们对自己的生活仍然没有信心呢?当全民下海经商,全民子弟上大学,全民动员捞钱,全民奔股市的时候,这个全民"全"在哪?"全"了谁?真是"全"了吗?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安居乐业,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饮水,污染,疾病,车祸,矿难,假货......那一条能让我们快乐过好每一天呢?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惑如何?不惑又如何?当看到了我的一篇<<高度重视>>之后你就什么也不说了.真的.

老子源于军事辩证法,后逐步引申为政治辩证法哲学辩证法和生活辨证法,讲的是水的哲学,弱可胜强,柔能克刚,无为而治,与世不争,才做到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能争,正稍微福之祸所依,祸之福所伏.

庄子的艺术人生观:真不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顺其自然的好,无名无利也无用,比如,树成材了要砍,不成材了长的反倒茂盛;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易老师引的太少了呀,还有很多呢:什么鹤立鸡群;什么假清高装正经;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胳膊扭不过大腿.....

于是庄子的艺术人生观是多么是有人性呀,怎么就没几个人看得懂呢,呵呵,不是不懂,是这世道没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呀,染也的染,不染也的染,要么把你当那个两千年的老龟供起来,呵呵,于是才有了庄子宁愿活着在泥里打滚也不愿意供起来,多么浅显的道理呀,为在泥里打滚庆幸吧.

荀子的解蔽篇说孔孟弊于天而不知人,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自知者不怨人,自命者不怨天,天行键,君子当自强不息.荀子的辨证真的令人佩服,所以他在最后当了压轴戏了.

呵呵,时也,世也,命也.此一时,彼一时也!

天上看人,是多么的渺小,你敢说比蚂蚁大?

地球这个尘埃.有点风吹草动就风气云涌了!

苍茫宇宙,太阳的光能照几时?

先做人,后做事,为自己把自己的气喘得有点意义,做两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生命、对自然有意义的事吧。

2.《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经典。没有它,我们的文化会黯然失色。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石。没有它,我们的思想会索然无味。几千年来,先秦诸子以其恒久的生命力,“存活”于人间,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这些古老的文字,对现代人还管用吗?我们为什么称它为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些经典的魅力究竟何在?

--------引子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当时,周王朝丧失了它固有的统治地位,战乱中的诸侯为求自保并进而问鼎天下,无不广求人才以自重,从而出现了人才成长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些欲求一展抱负、从而功成名就的诗人,也无不研精学问,著书立说。以取合诸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所谓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孙膑、、苏秦、吕不韦等。百家争鸣,反映出群星璀璨般的各种不同学说流派互相争辩的异常活跃局面,其灿烂、其多彩,在我国学术史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凡是从中国土壤里产生的学说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都不能避免带上儒家文化的痕迹。于今而言,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对世界文化还产生了永久的影响,比如说:日本和“四小龙”推崇儒学也是在它们已实现或者基本现代化后,为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问题而采取的补偏救弊措施。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伦理正在进入西方国家。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各个学派在建立时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邹鲁是儒、墨的发祥地;三晋是法家的温床;南方是道家的摇蓝;而燕、齐是阴阳家的诞生地。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是那些“诡辩”的名家,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任何能够影响后世的思想,可能会有它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但也必然有它的超前性和真理性。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我们为有对其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才能为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0. 华夏大一统王朝

在中国

(主流国家)夏+商+周+秦+西汉+新+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十国(十五个)+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46个

“非主流”国家(主流国家的属国):夏朝大概200个,商朝大概1000多个,周朝大概800个,十六国时期北方其实有21个国家,然后是突厥、南诏、吐蕃、回纥、回鹘、黑汗、西辽、南越、北元。。。就这些了,所以一共是2030个国家以上。

所以说,中国古代的国家至少有2076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