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吕利,吕利的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1,吕利的介绍

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年),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吕利(GiovanniBattista Lulli),法籍意大利作曲家。1632年11月28日生于佛罗伦萨,1687年3月22日卒于巴黎。吕利于1661年加入法国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青云直上,从宫廷芭蕾舞团的演员成长为皇家音乐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他与大剧作家莫里哀(Molière)相识,又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用法语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歌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吕利的介绍

2,吕利的歌剧有何特点

1673年在皇家音乐剧院(即现在的巴黎歌剧院)上演了吕利(1632-1687)的抒情悲剧。可巧的是,吕利原籍也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4岁来到巴黎,后成为路易十四宫廷作曲家。他的歌剧创作也未能摆脱当时歌剧创作的现状,咏叹调依然处于次要的地位,但在宣叙调的写法上,却在法国古典悲剧中以朗诵声调为特点的影响下,创立了与法国诗歌韵律密切结合的、艺术化的宣叙调风格,体现了法国诗文的优美韵律,并加上乐队伴奏,避免了意大利歌剧宣叙调的枯燥乏味感。吕利还首创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法国式的歌剧序曲,它采用“慢——快——慢”的结构,与法国歌剧庄重华贵的整体风格相映照。

吕利的歌剧有何特点

3,法国皇家芭蕾舞艺术家让巴布蒂斯特吕利为芭蕾舞做出了哪些贡献

让·巴布蒂斯特·吕利,他是音乐家、舞蹈家、政治家,也是路易十四十分信任的大臣。他曾为许多歌剧和芭蕾舞剧写过音乐,由于他本人也是舞蹈家,深谙芭蕾艺术真谛,因此,他的芭蕾舞音乐与舞蹈动作非常贴切。1672年他被任命为皇家芭蕾舞院的首任院长。当上院长之后他对传统芭蕾喜剧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用有节奏的诗歌朗诵作为舞剧的音乐旋律,又用这条主旋律将各个舞蹈片段串联在一起,使之成为独立的一部芭蕾剧艺术。吕利不仅为芭蕾舞剧创写了许多明快、宁静、脱俗、抒情的音乐,还创作了许多精彩的舞蹈动作,他创立的法国芭蕾舞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个世纪,因他的杰出成就,使他在当时被封为法国芭蕾舞艺术大师的称号。

法国皇家芭蕾舞艺术家让巴布蒂斯特吕利为芭蕾舞做出了哪些贡献

4,这位是谁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路易十四期间的宫廷乐师,法国歌剧 (tragédie en music) 的代表作曲家。他的歌剧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序曲是两段式,第一段慢速,多附点类节奏,庄严(据说是为了给国王入场时营造气氛),第二段变为快速乐段。除了其他歌剧必备的元素之外,他的歌剧中还有舞蹈,这也是当时法国歌剧的特色之一。吕利在世时,是法国音乐界和歌剧界权倾一时的大佬。在他去世后,其他的法国歌剧作曲家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在这些作曲家中,拉莫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位。吕利和拉莫分别代表了法国新旧音乐观念和风格的分歧。当时吕利的歌剧范式和拉莫的新歌剧风格都有各自强烈的追随者。拉莫的歌剧,运用到更多类型的和弦(比如减七和弦,增三和弦等),用到一些意大利歌剧中的元素(比如Da Capo Aria,以及意大利的sinfonia序曲形式而不是吕利的经典两段式形式),以及用到更多的装饰音等等。

5,法国歌剧的奠基人是谁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吕利是法国歌剧(“抒情悲剧”)的奠基人,他除了创造出与法语紧密结合的独唱旋律外,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在英国,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英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在德、奥,则由海顿、狄特尔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将民间歌唱剧发展成德奥民族歌剧,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纪,格鲁克针对当时那不勒斯歌剧的平庸、肤浅,力主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他的主张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等作品对后世歌剧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迪、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的特点是: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用说白。奥国作曲家索贝、原籍德国的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20世纪的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玫瑰骑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6,试比较法国大歌剧与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正歌剧之间的异同

法国和意大利在艺术发展史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早期的法国在艺术上发展得并不怎么成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意大利的影响,因此早期的法国大歌剧和意大利正歌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法国大歌剧与意大利正歌剧并不是一种传承的关系,但是可以认为是一种借鉴关系,两者存在着共同之处。意大利正歌剧在欧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法国歌剧受到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威尼斯在1637年建立了第一座的剧院,这在艺术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出名的历史事件,这是第一座面向大众的歌剧院,歌剧以前一直是贵族阶层才能够看到的艺术作品,但是如今已经能够面向公众了。意大利歌剧也是在这个时候在大众面前被上演,巴黎在1669年建立了第一座公众的歌剧院,在此之后,法国的歌剧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向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吕利是法国的歌剧代表人物,从吕利的作品中,人们能够看出意大利的影子,技艺的源头来自意大利。无论是法国的大歌剧,还是巴洛克时期的正歌剧,结构类型都属于分曲歌剧。法国大歌剧和意大利正歌剧在演奏的过程中,分为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各种方式。吕利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宣叙调的使用,宣叙调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意大利歌剧相似的唱法,一种是法国式宣叙调。咏叹调在意大利歌剧中更受关注,而且表现的十分出彩,朗诵性比较强的段落要比旋律比较强的段落多。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有着比较类似的点,但也有着不同的点,咏叹调具有比较强的歌唱性,这也让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存在着比较大的不同。芭蕾舞在法国歌剧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也让法国过去存在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让艺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7,法国宫廷芭蕾的三位奠基人

  吕利(音乐家)、博尚(舞蹈家)、莫里哀(剧作家)  他们共同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十二个手位和一些舞步  博尚是路易十四的舞蹈教师。1653年他和吕利合作并参加演出芭蕾《卡珊德 拉》。1661年在莫里哀的喜剧芭蕾《讨厌鬼》中编排插舞,把各式各样滑稽的闹 剧人物用舞蹈形式表现得惟妙惟肖。1664年他编导了《乔装的爱神》。1666年编 导《酒神的凯旋》,全面显示了他作为舞蹈编导的才能,因而国王授予他“御前编 导”的称号。1661年国王任命他为皇家舞蹈研究院院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教 学中,他使芭蕾技巧和训练规范化,脚的5个位置就是由他确定下来的。  吕利,少年时期即从意大利受聘到法国任宫廷乐队小提琴手,同时他又是一位喜剧舞蹈演员。1653年,他谱写了《卡珊德拉》的音乐,被提升为宫廷器乐作曲家 。1661年,为《讨厌鬼》谱写舞蹈音乐,获得成功,被提升为宫廷音乐总监。吕利发展了歌唱芭蕾这一形式,这种形式很象一些独幕插舞表演会,每一段插舞之前都 有一个歌剧场面,戏剧情节经常是互不联贯的。国王曾任命他为皇家音乐研究院 (即巴黎歌剧院的前身)院长。吕利的歌唱芭蕾大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著名的有《 爱神和酒神的节日》(1672)、《狂欢节》(1675)、《爱神的凯旋》(1681)、《和 平牧歌》(1685)。歌唱芭蕾这一形式是芭蕾开始进入剧场的主要形式。18世纪下 半叶 J.G.诺韦尔 的 情节舞 出现 之后,芭蕾才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门独立的戏剧艺术。  莫里哀的第1个喜剧芭蕾《讨厌鬼》,突破宫廷芭蕾惯例,采用中世纪宗教戏 剧的道德寓意手法,以舞蹈为手段,刻划了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讨厌鬼。这是使舞蹈戏剧化的成功之作。此后,莫里哀一共创作了12部喜剧芭蕾,其中最为著名的 有《贵人迷》(1670)、《逼婚》(1664),都以舞蹈为刻划人物性格的手段,以舞蹈 场面烘托戏剧气氛。通过音乐、舞蹈为戏剧情节服务,3者有机地交织起来,成为 整体,构成了莫里哀的喜剧芭蕾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的舞蹈编导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