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默尔索,局外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目录一览

1,局外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局外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总在追逐着所谓的不拘泥于一切的自由,但社会中哪有完全的自。没有人能完全成为一个社会的局外人生存,当我们对他人冷眼旁观的时候,自己也会被另一群人冷眼以对。局外人内容说明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犯人,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

局外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局外人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阿尔及尔。男主是一家法国公司的职员,名叫默尔索。 一天他接到一封母亲去世的电报,于是请假赶到母亲居住的养老院,因看到母亲已经入殓,也就懒得打开棺盖再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下葬时他也没有流一滴眼泪。 第二天,他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在海边游泳时,遇到以前的一个女同事玛丽,两人去看了一部滑稽电影,晚上一起过夜。 后来马丽自然而然的成为默尔索的女朋友。 默尔索有一个叫莱蒙的邻居,和情妇发生龃龉,被情妇的弟弟打了一顿。莱蒙让他代笔写一封信把情妇臭骂一顿,他答应下来。莱蒙因为打情妇被警察局传讯,莱蒙要他做证人,他也答应了。 后来公司要他去巴黎的分公司工作,他和上司说他觉得无所谓,在哪儿都一样。 玛丽提出要同他结婚,他也觉得无所谓,认为玛丽一定要结婚就结婚,反正婚姻不是什么严肃的大事,玛丽问他是否爱自己,他说不爱。 周末,莱蒙邀请默尔索和玛丽到海边玩,结果和莱蒙情妇的弟弟所纠集的一帮阿拉伯人遭遇。双方打了一架,莱蒙受了伤。后来,默尔索无意间揣着莱蒙的手枪,并闲逛到一处清泉,恰巧那个刺伤莱蒙的阿拉伯人也在那里。天气异常炎热,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默尔索觉得天旋地转,在恍惚之中对着那个阿拉伯人开了五枪。 默尔索被关进了监狱。案子拖了11个月,他也逐渐适应了监狱的生活。他用回忆、睡觉和看报纸来打发时光。开庭的日子到了,从证人的证词中,法庭知晓了默尔索对母亲之死的无动于衷,以及他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就去寻欢作乐的行为。 法官从这些事实中推断出默尔索是预谋杀人,指责他没有灵魂、人性和道德,最后的结果是判了他死刑。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默尔索都被排除在外,律师、法官和庭长都在谈论他,但不许他介入。他觉得他的命运在没有他自己参与的情况下就被决定了,他反而成了一个局外人。 默尔索在监狱里等待行刑来临。神父再一次来让他忏悔,他坚持的拒绝了,他认为既然要死了,一切都已无关紧要。 临死前,他心里也闪现过重新生活的念头,他希望行刑时围观群众对他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这或许是他留恋生命的独特方式吧。

局外人内容简介

3,局外人默尔索

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默尔索,算是个特立独行的典范了。 不知道是什么印象误导,一直以为此书是长篇大论的,也可能是听闻象征派还是荒诞派的影响。结果读下来,篇幅可说简短,文字平平淡淡,毫无晦涩难懂之意。与脑海中的印象迥异。 故事的确是简单,一个小职员,受朋友牵连,在阳光折射下莫名其妙射杀了一名阿拉伯人。一桩过失杀人案,在审理过程中,却因为默尔索在母丧期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伤悲,而被检察官指责为预谋犯罪,被判处斩首示众。 审理过程一直纠结于默尔索母丧期间的反应,反反复复地证明这个杀人犯的冷漠无情,及对生命的漠视,即使辩护律师按捺不住地质疑,“究竟控告他埋葬了自己的母亲,还是杀了一个人?”检察官则宣称律师没有感受到这两桩事件之间的深刻的悲怆的本质关系,“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罪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哭与不哭的自由成了奢望,一个单薄的个体除了迎合大众的看法,几乎无路可走。默尔索就这样与社会的常规与习俗对抗,而被消亡。 一种荒谬感。 却也是来源于默尔索的无感。 母亲去世了,他反应平静,记不起来母亲是哪一天走了,也不想看母亲最后的遗容。守灵时在棺木旁随意抽烟闲聊。次日,他就跑去海边游泳,和女友约会看喜剧电影。 女友想与他结婚,他直言并不爱她,却也认为,如果她要结婚,那就结婚好了。 公司老板为他前途着想,想委他外任,他却认为,人永远也谈不上改变生活。对改变已有的熟悉生活不感兴趣。 他的朋友雷蒙要报复情妇,向他征询意见,他全方位预以配合,在雷蒙暴打情妇时,他则因为不喜欢警察而不去报警,并为雷蒙作了有利的证词。 甚至在惹了命案,被判处死刑,他还是表现得不在乎,无所谓,也不作为。 毫无意义,无所谓,他对这些事件的局外人的这种态度,惹怒了办案人员,在检察官对审判气氛的误导下,他就得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重判。 在审案过程中,有一种荒谬的喜感。法官同他的谈话亲切和善,通情达理,让他有一种:亲如一家的印象。 看,“表演”!默尔索自始至终都是清醒的,他对人生有着冷眼看世界的判断与理解。他高高在上地审视着这空无。 虽然对什么都无所谓,他却有两件事件上有着非常明确的意见。在律师提出要他庭审时不要提及一些有悖常情的言论时,他却断然拒绝,因为不能说假话。 在三次与上帝的交锋中,不管是预审员或是神甫,都遭到了他非常干脆明了的拒绝,拒绝皈依,拒绝引导忏悔。 象是看破了世界的荒无与虚假,他懒得花精力来应对。 虽然做了一个好员工,是上司委以重任的老实人,虽然对萨拉马诺和他的狗释放了微弱的善意,虽然女友非常喜欢他的怪,并愿意与之成婚,……身在其中,心在其外的默尔索,在公正严明的法律面前,他却无由证明他的不恶! 贯穿全剧的沉默与内心独白,想说却又无从说起,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在想法,就象是失语了一般,母语竟然成了他语言的障碍。 他只是敞开心扉,“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这一次,他追索到真正的自由,奔赴他的幸福!

局外人默尔索

4,看似局外身在局中读局外人

《局外人》篇幅不长,算是一个故事,似乎又不是一个故事。大量的内心独白式的描述让情节上并不那么吸引人,仔细读之,方见其中精彩。默尔索,一个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的人,对于母亲的葬礼、自身杀人案件也是抱着一种看客的心态,似乎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只是在履行一种必要的形式罢了。无奈,想要置身局外 说他是行尸走肉似乎有点不太符合,他是有朋友,也许并不能算是朋友。但正是这个不算是朋友的人给他带来灭顶之灾,虽然他并不在意。他所作的一切大约只是当时想做罢了。他不会装样子,甚至连简单的敷衍都做不到。在邻居雷蒙主动示好做朋友时,他的回答是:“做不做都行,无所谓。在一般人看来,这似乎是拒绝,而对于默尔索来说,这只是他内心所想,脱口而出,并不愿再费事想其他圆滑的答案。在女朋友问他:“你爱不爱我”这样的问题时也不肯说出爱她,将这个问题看得毫无意义,即使下一秒钟他就将和女友亲热。基于如此现实的目的,他也不肯将就敷衍。他似乎在心中有一些原则,冷静地近似冷血。不仅对别人冷血,也对自己冷血。他对一切事情的无所谓,是对当时生活的世界的绝望。现实生活似乎让他提不起什么兴趣,与女朋友的亲热只是一种感官刺激,工作不过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升职加薪当领导不是他所追求的,自然也与他无缘。领导对他失去母亲所作出的安慰,在他看来也只是假惺惺地作态罢了。对于素不相识的门房也毫不掩饰对于母亲去世的无所谓。他的开枪杀人也能归结为被太阳晃了眼,无意识地开了枪,无意识地杀了人。他对于质控起诉也懒得辩解,说他理性也不合适。明明有很轻易就可以减轻罪责的说法,而且没什么风险,他却选择来说他当时的状态,这些在所有人看来只是狡辩的话。 他死了。他超脱了。丛生到死他自认为是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的。他所处于的是上帝视角,所以他对一切都无所谓。亲人的去世、杀了人、不明不白地被各种按上各种罪名致死。可以说,这种人在现实中是基本不存在的,面对求生的本能,他也会在能让自己活着的时候辩解几句。而默尔索,在他看来,住在监狱的貌似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他的内心对于这些法官、神甫、律师、陪审人员等是怀有一种轻蔑的。因为轻蔑,所以并不屑于辩解。律师也告诉他,不说话是最好的选择,他也懒得问为什么,他看破了生死,对于死亡也没有恐惧。甚至还说道想让很多人来看热闹。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被定义为一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犯。他认为自己已经出了“局”,不必在这个难受的社会中讨好所有人,他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悲哀,依旧在局中徘徊 然而,名为局外人,他却一直在局中。他以为自己看透生死,对一切都无所谓,那么就能得到一种解脱。其实无时无刻这个社会总在影响着他,他需要情人满足自己的需求,需要一份工作来生存,纵然他对死亡不恐惧。在邻居随意地邀请下使自己身处险境,而邻居在此后也没有为救出他做过什么努力。法官、律师、神甫等更是依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将他母亲死亡与杀人案件联系起来,从道德上已经将他判了死刑,默尔索整体轻蔑,但偶尔想要辩解一句,还原事实真相的时候,没有人在意他的语言。作为当事人,他完全参与不到对自己的审理、判决之中去,纵然主观上他对这件事也没甚所谓。 人们看着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对杀人者义愤填膺,想要惩治罪犯。而号称公平正义的法庭只是注重个人的臆断,对于杀人案本身的证据并不关心,而是集中将默尔索妖魔化,默尔索就在这个死局中无法挣脱。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看透一切并不做无谓的挣扎,而他却并不真真正正是局外人,只是局中的“死囚”罢了。默尔索想要漠视社会的准则,而一生却被准则挟裹着,无法逆流而上,顺着来似乎也没啥用,摆脱不了被规则审判的命运。他以死亡挑战这个世界,他认为自己成功了,但其实还是失败了。荒诞的世界不会留给你任何喘息的时机,即使死了也不免被指指点点。默尔索遵循了自己的准则,但是这些准则并不能让他平静地离开。 默尔索追求自然本真,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看透了现实与世界,是反击,却也是无力的,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这让我想起来余华的《第七天》的那句“死无葬身之地”,死去了并不能解脱。又如孙悟空一般,被如来所代表的佛教所控制,最终成为所谓的一员,失去了自己。默尔索应当比悟空还是要强一点,比这位大圣要超脱。 婚姻如“围城”,社会是“局”,伟大的作家总会用他们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世界。

5,局外人一个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而被判死刑的荒诞故事读懂了吗

小说《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的独白中有这样的文字: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荒诞的人生中,从我未来的深处,一股昏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向我扑来,这股气息一路袭来,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岁月并不比我已经度过的岁月更真实"。全文中仅此处出现"荒诞"一词,却成了点睛之笔。作者阿尔贝加缪构思作品之初,就将文章中的人物锁定在这个词上,他说:"一个艺术家有权对自己创造的角色心怀一种稍显讽刺的情感",一言既出,他就以笔墨为引,将荒诞进行到底。故事之源有人曾这样概括《局外人》:"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任何一个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要被处以死刑"。小说一开始,就将环境锁定在了主人公母亲的葬礼上。早年间主人公将母亲送去养老院,后来母亲在养老院去世,主人公就回来参加葬礼。只是整个过程中他都没有悲痛哭嚎,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下来,甚至连红了眼眶都没做到。他寂寞地观察着旁人在葬礼上的悲欢,仿佛死去的并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这落在别人眼中,无疑是"麻木不仁"的。同时,这也使人产生猜测,是否他和他的母亲有隔阂?而当别人跟他问及这个问题时,他却感到很惊讶。他说他爱他的妈妈,他还说:"所有健康的人或多或少都希望过自己所爱的人死去。"这样一来,他的想法和他的行为就自相矛盾了,这个略显荒诞的开头也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奇特的主人公视角故事从主人公的视角展开叙述。明明从一开始主人公的母亲去世,到后来他杀了人,最后他被审判,都是与主人公息息相关的事情,可是在他的视角里面,自己却像是一个局外人。冷漠地看着外界发生的一切,不为所动。在杀人之后看到检察官,他表现出来的畏惧使他看起来不像"局外人"了,可是他又将内心的害怕不加掩饰地坦然说出来。仿佛连他自己都不属于他了,连他自己身体都是思想的"局外人",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和外界的一切事物分离开来。他的冷漠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感情上,还表现在他的爱情上。玛丽是他的女朋友,她很喜欢他,甚至还在他锒铛入狱的时候也来探望他。可是他在监狱里的时候,却没有对玛丽的专属思念,他有的只是肉欲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寂寞,他心里想的是"只要是个女人都可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至此,他的冷漠已经变成了凉薄。只是每个完整的人都不可能只有一面,默尔索在某些方面又是正直而磊落的。律师为他辩护的时候,试图让他强调葬礼上自己内心是悲伤的,以减少谴责。而他却不愿意这样撒谎,因为他内心的一个信仰:人永远也不该演戏。并且在一些时候他的心还是细腻而温暖的,因为在走出法院上车的那一刻,他会"感觉到夏天夜晚的色彩和气息"。几处小小的细节穿插描写,揭开了他凉薄外表下的可爱之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形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虽然这样的真实是消极的真实。正如作者所说:"这个真实是从生活中而来的消极真实,但是没有它,人类不可能战胜自我,也不可能战胜外部世界"。默尔索心中所存的这些真实使他不愿自我辩解,当恶意的猜测如潮水般涌来,只有他自己始终意识到事情的真相。于是他就成了真正的"局外人"。荒诞的法官法官荒诞,但这荒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荒诞,而是整个社会共同拥有的荒诞。人们心中的法官应该是正直的,是公正的,是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的,但是《局外人》中这个法官却有了一些别的特点。明明默尔索所犯下的错是杀人,他们谴责他却是因为莫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并且在母亲过世后第二天和玛丽厮混;明明穆尔索的母亲先死,而后才是他杀人入狱,但是他们给他安插的罪名却是"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他们还指责默尔索"不想见一见妈妈,抽烟,睡觉,还喝了牛奶咖啡"。振振有词地指责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所做的一切,正常和正常过头的行为,却都只字不提他此次杀人的根本原因。仿佛这罪恶的根源无足轻重。法官还得出结论:一个外人可以请喝咖啡,但一个儿子面对那个生了他的尸体,就应该拒绝。而这个儿子没有拒绝,所以他有罪。众口铄金,言之凿凿,却荒诞不经。法官会将莫尔索所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想法,通过所谓的"深思熟虑",猜测整件事情的经过。并且,义正言辞地说:"就是这样的,先生们,我把这一系列事情的线索给你们勾勒出来了。"大家也愿意相信法官所言,而不听整个事件的亲身经历者的辩解,仿佛所有猜测的都是亲眼所见,而真正经历的人,却无足轻重。因此每个"设身处地"的局中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指责这个默尔索这个"局外人"。他与整个局面的格格不入,使他葬送了性命。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这生活中又有多少个默尔索,因一边倒的流言而身败名裂呢?言外之意在《局外人》中,主人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冷漠、凉薄和对外界评价的在意。他既对一切事物都持旁观者态度,又关注别人的评价。这是小说的明线。而暗线就是他对世间美好的感受。令他感觉满意的时刻,是听到卖报人的吆喝,小公园的鸟鸣。小贩的叫喊和电车的呻吟声。而这些都是他内心对美好的向往和感知。这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上的冷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面。作者正是用这两个面结合,细腻地勾勒出了默尔索这个矛盾又复杂的人物形象。世间的人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在黑与白之间还有许多其他的色彩。而这样的笔触,无疑让默尔索更加贴近生活中的人。在塑造默尔索渴望获得外界关注这个特点上,作者颇费了些笔墨。最后默尔索说的"希望处决那天有很多人来你看,希望他们用仇恨的喊声来欢迎我",使这一特点深入人心。毫无疑问,文中塑造出的主人公是一个徘徊在社会边缘,又挣扎在冷漠和温暖边缘,渴望受到关注却不被接受的一个人物形象。他甚至被人憎恨着,渐渐与他所求背道而驰。这样看来,这是个孤独又可怜的人。可是换一个角度,他亦是真挚而执着地坚守本心的,他守护着内心的真理,不愿意为世俗而改变。甚至丢掉性命也不愿意撒谎。穆尔索之所以受到死刑,是因为人们谴责他对母亲的冷漠无情。他本可以摆脱这个枷锁,但是他不愿撒谎,就只能带着这个枷锁,被判死刑。本来他的形象和英雄是沾不上边的,可是作者却说:"默尔索是他心中救世主的唯一模样"。何出此言?他的"局外人"心态,其实换个角度也是他的通透,对世间一切都看得通透,即使是亲情、爱情,和所有周遭的情感,也没有让他迷失自己。当旁人不解他将母亲送去养老院时,他很自然地说自己赡养不了母亲,并且母亲在养老院里面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他们俩都不期待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也都习惯了新的生活。浅浅一席话,道出他对自己和母亲处境的清醒认识。世人皆醉,他是个清醒者,也是个局外人。

6,局外人太阳下的荒谬

读过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诺贝尔文学奖问鼎之作《局外人》,思绪的浪潮里总会浮现起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相濡以沫的伴侣撒手人寰,庄子非但面无戚色,更敲击盆缶纵声高歌,这个看似有悖于人伦礼道的举止,无不令前往吊唁的众人瞠目结舌。其实是庄子参悟到生死乃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般自然,因而为亡妻安息于天地间而歌。 《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正是由于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行为游离于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则之外,后来成为他涉入的一起枪击案的直接罪证,最终被法律定刑死罪,押解上断头台斩首示众,生命之柱倾倒在世人精神铁索的剿杀之下。 阿拉伯人寻衅滋事在先,默尔索自我防卫过当,失手枪杀了死者,理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但其罪不当诛;他不清楚母亲去世的确切时间,没有在仪式上流露出悲痛欲绝的神色,被视作叛经离道的异类,亦不足以佐证他死刑犯的罪名。是一双双巨大的竞相挥舞着道德和法律旗帜的无影手,终把默尔索这个与社会机器的齿轮无法契合的局外人,抛掷到断头机深井般的大口里,悍然切割着他生命的通道,使汩汩流淌的热血凝固成冰凉的灰烬。思想家歌德说,“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局外人》里作者加缪颠覆了人们对太阳传统意象的固有认知,酷热的阳光不再洋溢着希望和温暖,蕴涵的是势不可挡的社会规则和法律规范对独立个体内心的炙烤和侵犯。在默尔索的天空中,凌驾万物之上的骄阳喷射出令人无处遁逃的炽烈火焰,像一道道绳索捆绑着默尔索挣扎的躯体,牢牢钳制住他命运的喉咙。 01、阳光击打苦难之门“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这句惊世骇俗的小说开头是默尔索收到养老院唁电后的独白。生活中如听闻这样的话语,人们一定会对这个连母亲去世忌日都漠不关心的忤逆之子,投以充满鄙夷厌恶的目光。 默尔索坐车赶到养老院后,正如以后法庭传唤院长上庭作证的证词所言,默尔索在母亲下葬那天的平静冷漠令人深感惊讶,他不愿意看母亲的遗容,没有哭过一次,下葬后立刻就走,没有在坟前默哀,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具体岁数;并且门房证明了默尔索丧礼头夜在母亲棺柩前守灵时,还抽了烟、睡了觉、喝了牛奶咖啡;丧礼后次日默尔索即结交了女友,看完滑稽电影后带回家留宿。用社会道德尺子衡量默尔索,他异与常人的举止显然已脱离了世俗预设的轨道,与人群格格不入,日后默尔索站在被告席上接受世人的审判,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王子》里说,“用心灵才能洞察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默尔索告诉律师,“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和常人一样。 ”从没见过父亲的默尔索,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身为公司小职员的他薪水微薄,无力供养年迈而孤独的母亲,只好将她送到养老院度日,而母亲也选择了重启新的生活,她的身边有了要好的闺蜜,还有能黄昏相携漫步看夕阳的伴侣。 默尔索像庄子一样对死亡有理性的认识,他觉得人总是会死的,早晚要发生,在下葬那天表现得无动于衷,并不说明什么,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他明白母亲已经实现了心愿,“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默尔索只是遵从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不愿戴着虚伪的面具卖力地表演昏厥或痛哭,曲意迎合别人的喜恶标准。他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像树木的根须早已植入大地,一声孩子气的“妈妈”称呼泄露了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丧礼结束后目睹空荡的房间;夜半听见隔壁丢狗老人的细细啜泣;探监人群中那对沉默相视的小个子母子,都无不使他瞬间忆起死去的妈妈。甚至连他的思维方式都与母亲一脉相承。当他初陷牢狱,快被时间无垠的荒漠吞噬时;当他被宣判死刑,每夜在恐惧的深渊里期盼晨曦天空的色彩时,母亲以前说过的那些话像黎明的飞鸟掠上他的心头。 人们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却忘记有时看到的可能是假的。迎着世人枪林弹雨般的目光,默尔索选择了听从内心真实声音的召唤,在自己固守的营地上与世界无畏地抗衡。在母亲下葬那天,太阳高悬,热度迅速上升,“滥施淫威的太阳,把这片土地烤得直颤动,使它变得严酷无情,叫人无法忍受。”默尔索这只离群索居的孤雁,将注定被太阳炙热的烈焰所烧灼,从此天空再也找寻不到它翅膀滑过的痕迹。02、阳光点燃厄运之火 除了在生死问题上,默尔索持有与众不同的淡漠超脱思想,使得街坊四邻对他送母亲去养老院颇多非议,在对待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默尔索的价值观亦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与常人的追求目标大相径庭。公司老板很赏识勤勉工作的默尔索,向他抛出橄榄枝,打算提拔他到巴黎任职,默尔索对似锦的前程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奋,他平淡地坦言去不去都可以,现在过得不算糟糕,改不改变生活到头来都是一样,令老板甚为扫兴,叹息他缺乏雄心大志。他定义的幸福生活标准仅仅是,傍晚收工后沿着码头慢步回家,抬头望见一片绿色的天空。这样的默尔索今天我们身边尽管稀缺但同样存在,他们是不是也需要必须不断奔跑,才能够停留在原地。 默尔索看待爱情的态度也让周遭难以理喻。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默尔索一个“爱”字就可以使她心花怒放,但他毫不犹豫地用“不”字刺在玛丽充满期待的氢气球上;没有泄气的玛丽向他求婚,默尔索依然不愿矫饰感情,坦率地回答结不结婚都可以。 很多人会唾骂默尔索是渣男。试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情侣和婚姻关系是不受欲望和责任各种附加条款的绑架,建立在纯粹无杂质的精神之爱上,而默尔索只是敢于坦露出别人藏匿起来的心声,真实地供女友做出判断和选择。然而这些荒谬怪诞、特立独行的思维举止,已经使他像一只孤独的刺猬与芸芸大众不能相和,他渐渐走到了世界的对立面。 他并不是法庭塑造的穷凶极恶、冷酷无情的人设。相反他善良柔软,富有同情心,他帮助隔壁孤寡老人深夜在街头寻找跑丢的狗,帮助邻居雷蒙执笔写信给女友,因此被雷蒙央求做朋友;他安分守己,隐世无争,宁愿放弃老板给出的升职、加薪和海外旅行优厚的待遇,只想呆在原地忠于职守,平静度日;他是朋友塞莱斯特和马松眼中的一个正直诚实不说废话之人。 默尔索意外卷入枪杀纠纷,是没有作案动机的偶然行为。死者是雷蒙的仇家,一路尾随至雷蒙与默尔索周末度假的海滩,和雷蒙斗殴落败后逃跑。默尔索没有参与到火拼中,还不动声色地将雷蒙的手枪收缴保管。灼热的阳光让他头晕眼花,无处容身。“每次我都绷着全身,攥紧拳头,咬紧牙关,只为不输给酷热的阳光,不向源于阳光的、昏昏然的幻觉投降。”默尔索独自外出寻找阴凉,却与阿拉伯人在烈日下狭路相逢。“我觉得,只要我转身离去,所有的事情都会重新变得美好。可是在烈日的暴晒下,整片海滩都哆哆嗦嗦,热浪从身后挤压向我。”阿拉伯人抽出刀子对准他,闪亮的刀光和铙钹一样的太阳盖压在头顶,威逼着他的双眼。默尔索叩响手枪扳机,他命运的潘多拉盒子就此被开启。 与其说默尔索的拔枪射击,像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不如说是死亡者刀尖上骄阳照耀下跳跃着的光点,终于引燃了预埋已久的导火索,默尔索对峙的那个强大世界赫然向他宣战,熊熊的战火正席卷而来。03、阳光穿破法律之墙 默尔索因枪杀案身陷囹圄,一场法律围剿开始了。令默尔索惊讶不解的是,律师首先向他问讯母亲死在养老院的情况。预审法官则直截了当问默尔索爱不爱妈妈,接着咄咄逼人抛出枪杀的问题,默尔索感受到无形的迫害和荒谬,“眼前又出现了那天火热而赤红的海滩,仿佛烈日仍在炙烤着他的前额。” 当预审法官拿出十字架,企图用上帝的意志迫使默尔索就范,在上帝面前忏悔,接受上帝的宽恕时,默尔索热得浑身难受,觉得预审法官对他灵魂的拷问,像眼前嗡嗡乱撞的苍蝇一样使人厌烦。他坚定地拒绝了上帝恩泽的感召,成为预审法官口中的“反基督先生”。 开庭当天太阳如火如荼,阳光从遮帘的缝隙透射进来,大厅的空气闷热异常,默尔索感到头昏脑胀,律师、法警和记者像在俱乐部参加聚会互相打趣说笑,兴高采烈。 审讯开始,大厅越发闷热,一场法律戏剧拉开了帷幕,法庭成了演出的舞台,法官和检察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按照设定好的剧本进行着表演,撇开对默尔索海滩枪杀事件的举证不谈,对默尔索在母亲丧礼前后种种背离人伦礼法的出格行为剥茧抽丝,进行了义正言辞的灵魂谴责,他的灵魂空虚无物,存在巨大的黑洞,正使整个社会坠入深渊。默尔索彻底被妖魔化了。无比荒诞的是,当事人默尔索此时成了被遗忘在舞台下的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喧嚣海洋上寂静的小岛。默尔索没有机会站起来辩白,也不愿再徒费口舌,因为他已经被众人钉在道德偏见的十字架,像中世纪违逆教皇的异教徒,脚下燃烧着炙烤的火焰。 “以一颗埋葬母亲的心,杀害了阿拉伯人。”默尔索被庭长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宣告死刑,法庭里众人投射过来的目光聚焦在默尔索身上,似有千万道灼热的阳光将他紧紧围堵,使他无力逃脱。 《局外人》的结尾是全书最精彩的华章。法律规则与道德规范判处默尔索斩首,宗教又粉墨登场。当临终指导神甫锲而不舍,再次以救赎者的身份欲对默尔索施以精神洗礼时,默尔索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爆发的火山熔岩,向世界发出最后的呐喊,“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于我有什么重要?既然只有一个命运选择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都像神甫一样自称是我的兄弟,那么他们所尊奉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 我想起了《人间失格》里的叶臧。他戴上伪装的面具,掩盖真实的面目,隐藏内心的想法,去假扮小丑以博取世人一笑,为的是向那个令他瑟瑟发抖的世界示好,但灵魂却痛苦难已,不断用酒色毒麻醉自己,最后被骗进疯人院,失去了为人的资格。 默尔索虽然最终被视他为异类的社会所放逐,但他忠于内心的坦荡与本真,至死都确定“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因为他很清楚,“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我掌握了这个真理。”就像加缪哲学著作《西西弗斯神话》里的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虽然劳而无功,一切都要回到原点,但仍然永不停歇,在对抗和反复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04、结语 《局外人》使年仅四十四岁的加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这部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蕴含深邃的哲学思想,是一部值得我们不断咀嚼和反刍的不朽著作。它并非卷帙浩繁的恢宏巨制,仅有五六万字的规模,几个小时即可读完,电文式的语言克制凝炼冷峻,颇有海明威冰山写作特色,给我们思想的骏马留下了驰骋的原野。 《局外人》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一本哲学小说在普通读者群中有众多的拥趸,足以体现它能精准触发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痛点和共情。 因为默尔索离我们很近,甚至在某个时刻我们都是默尔索,流浪漂泊的局外人,在人群中格格不入,孑然独立,那种人与社会剥离的痛楚和荒凉感充斥全身。而很多时候我们又是身不由己的“局内人”,同样以“局内”的规矩和条框对他人进行评判和限制,甚至给予漠然地驱逐和鞭笞。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荒诞,那很可能是你不理解它。”因此不要妄自把是非善恶程式化的设定和自己固有的思想与观点强加于对方,甚而将睥睨傲视的长矛投掷向另一方天空,僭越霸凌的足印踩踏在他人专属的领地。 重要的是,从默尔索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并践行另外一种生活态度,即西西弗斯思想的生活哲学,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加缪也说: “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二O二O年七月十八日 夜

7,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一波三折的情节和大起大落的反转,只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杀人案的始末。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对生活的各方面都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在一次无意的冲动杀人后,他被法庭判以斩首示众。但荒诞的是,审判依据并不是他杀人的犯罪行为,而是针对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这一冷漠的道德行为。这在当时的法国,既折射出司法制度的不公,也是对二战战后青年一代迷惘的心理写照。 那我为什么介绍这本书给大家呢,因为我觉得对我们当下青年的内心世界和面对的社会现实也有着非常大的启示意义,展示出现代人的根本困境。苏珊·桑塔格曾说:「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安德烈·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加缪的特点就在于不断地思考人的处境,他的小说总是在严密和严格的叙述背后,有着广大的哲学追问和终极价值的寻求。使得其可以跳出时代的局限,在新的时代仍有存在的价值和阅读的意义。 相信有许多年轻人读这本书时会对默尔索有感同身受之感,觉得自己也像是游离在这个世界之外的局外人,孤独寂寞,吃饭睡觉,学习工作,每天重复着单调乏味的枯燥生活。默尔索的口头禅是「怎么都行」,而我们的口头禅是「随便」,「无所谓」,「你定吧」。阶级固化,生存压力,年青一代的上升空间不断被挤压,大家不再朝气蓬勃,逐渐丧失斗志,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晚的夜看最长的剧,觉得生活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得过且过。 然而我想说的是,荒诞并不等于丧,并不等于消极懈怠。就像当下网上所流行的佛系青年,一开始只是图个新鲜,而慢慢地却有了越来越丧的趋势。我觉得所谓的「佛系」只是将丧文化美化后的包装而已,你自诩为佛系青年,好像就有了一个消极生活的理由,也许只是麻痹自己不想奋斗的借口。 如果你认真地读完《局外人》就会发现,真正的荒诞并不是对生活的不思进取和对苦痛的无病呻吟,它恰恰是让你看清生活荒谬的底色后能奋起反抗虚无,沐浴阳光。就像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而加缪也说: 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 。 加缪生于 1913 年,法国人,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他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加缪在 1957 年也就是 44 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迄今为止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42 年《局外人》发表的同一年,加缪也写成了《西西弗的神话》,是一本哲学随笔,再加上剧本《卡利古拉》,构成他的荒诞三部曲。 加缪与萨特一样,是在文学界和哲学界同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之一,就像演艺界「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的成功双栖明星一样。何况加缪确实有当明星的潜质,他身高近一米八,长相英俊,和身材矮小且斜眼的好友萨特比起来,在外形上就占了很大优势。萨特曾是加缪的迷弟,他俩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尽管他俩都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后来由于政见不合决裂了,二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可能得说上三天三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加缪曾当过足球运动员、演员、杂志模特,是真正的「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的那种人。可惜天妒英才,在 47 岁那年,加缪不幸死于车祸。他曾说: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结果他自己就死在了路上,随身带着的一张往返火车票和一本未完成的《第一个人》的书稿。仿佛是命运跟他开的玩笑,冥冥之中为其一生所阐释的「荒谬哲学」加上一条沉重的注解。 除了作家和哲学家,加缪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二战抵抗战士,甚至是整个法兰西民族心中的英雄。尽管这个英雄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又遭到来自文学界和他的民族同胞的不断质疑,但《局外人》依旧捕获了欧洲战后一代人的情感和心灵。 《局外人》的故事发生在加缪的故乡,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从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法国逐步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了殖民统治,大批欧洲人陆续前往定居。到 20 世纪中期,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数已达百万,但穆斯林人口总数依然占绝对优势。1954 年,长达八年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加缪曾在和平集会上宣读了长达 15 页的停战呼吁书,强调法国移民和穆斯林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会场里,人们对加缪的演讲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广场外,成百上千的极端右翼欧洲激进分子却高呼「把加缪送上断头台」的口号。1962 年,也就是加缪去世两年后,阿尔及利亚最终宣告独立,摆脱了法国的统治,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阿尔及利亚已繁衍生息了百余年的约百万欧裔人口,被迫再次离开家园,重回欧洲,这是加缪始料未及的。 加缪曾说:「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一边觉得我不够爱国,另外一边又觉得我爱国爱过了头。我正是以一个对阿拉伯人满怀友爱之心的法国人的身份去爱它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在阿尔及利亚找到家园之感,而不至于在这片土地上沦为外国。」对阿尔及利亚的矛盾态度使加缪一直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不仅反映在他的政论散文中,也渗透进《局外人》的创作中。 加缪一直设想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能建立联邦,但他又有着潜在的殖民意识。在《局外人》中,我们不难发现,加缪有意淡化了小说的阿拉伯背景,被害人甚至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阿拉伯人。小说从未提及阿尔及利亚,只用了郊区,闹区,海滩等含混的地点名词淡化事件的发生地。默尔索是白人,杀死一个作为二等人的阿拉伯人,其实在当时的法律上是占优势的,这也是一开始律师胸有成竹的原因。可被害的阿拉伯人在书中是没有存在感的,这场审判其实并不关乎杀人,只是对默尔索的道德审判。而书中对当地阿拉伯人的评价与漠视,对法式生活的具体描摹以及事件本身的发展逻辑,都显示阿拉伯人话语权的丧失。似乎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才是白人世界以外的局外人,他们才是那个「他者」。我前不久看了一本书《默尔索案调查》,是以被杀的阿拉伯人视角的作品,得了龚古尔奖首作奖,为《局外人》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角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局外人》和我之前与大家分享过的《变形记》一样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就是这样很平常的波澜不惊的一句话,像不经意地朝平静的湖面抛去一块石子,力量虽小,却也激起千层浪,狠狠堵在我的胸口。整个故事就和这段话的情感基调一样,冷峻平实,听不出感情的温度。可能更加振聋发聩的是加缪的另一本书《西西弗的神话》的开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部哲学随笔,也为我理解《局外人》的荒诞提供了理论依据。《局外人》开头这样的一句话,这样一种陌生化的写作手法,以及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却事不关己的论述,让我作为读者,便首先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疏离感。这并不是我和默尔索的距离,而是我将自己代入默尔索的视角后,感受到的我和这个社会的距离。 二战后,大众心中普遍存在的信仰被打破了,启蒙运动以来所崇尚的理性也不断受到质疑。虚伪、奸诈、欲望成为不成文的社会准则。人们按照规范来安排生活的步骤,进行每天的活动,而那些觉醒了的异己分子,却要受到惩罚。加缪在不断的反思与斗争中将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融入到默尔索身上,塑造了这个看似冷漠其实坦率真实的局外人形象,来对抗这个荒谬的世界。 整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默尔索为主要叙述对象,用一种白描手法描绘他琐碎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以庭审为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读来似乎有些索然无味的生活片段都将在第二部分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法庭最终判决默尔索死刑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默尔索对母亲的去世无动于衷,甚至第二天就去和女朋友寻欢作乐,用今天的眼光看似乎有些反人类特征。二是默尔索在刺眼的阳光下一时冲动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并莫名其妙地连开四枪,再加上他之前对母亲对周围人的冷漠行为,让法官认定他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三是默尔索否定了西方的基督教神学传统,在监狱里默尔索怒斥神父的信仰不及女人的一根头发。这使法官认为他的灵魂冥顽不化,因为在他看来就算背叛上帝的人也应该信仰上帝,这是他的信念,所以要将默尔索的肉体消灭。据此法官认为默尔索「在精神上杀死了母亲,」将默尔索判定为一个社会异类,一个不遵从社会规则就应当被社会抛弃的局外人。 加缪曾在概括《局外人》的主题时说:「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句话听上去有些戏谑,却暗含加缪对社会体制的某种否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任何违反社会基本法则的人就是社会公敌,必须杀之而后快。社会只是需要顺从它法则的人,无论法则荒唐与否,你不顺从,就是冷漠,而冷漠违背人情伦常,威胁到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就与犯罪一样罪大恶极。深处社会之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思维方式所裹挟,只能服从于社会强加给我们的道德规范,却忘了何为自由和真理。 这很容易让我想到当下我们的社会许多信奉所谓的政治正确的现象,生活里很多人将自己当成了书中的检查官。比如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或网络键盘侠,每每出现类似违背人情或不合乎常理的热点事件,就纷纷占据道德制高点,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对事件主人公大加指摘或进行道德绑架。看上去铿锵有力富有正义感,其实只是被一时的假象或片面的事实所蒙蔽。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而我们,又有什么资格用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去欺压他人,审判别人的灵魂呢? 北岛有一首诗,我觉得正契合了局外人的心境,他是这样写的:「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如同相逢在镜子中。」与其说是社会抛弃了默尔索,不如说是默尔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天生的性格让他主动地游离于社会之外,也并非刻意的选择。 社会的压制性力量只是一方面,正如加缪对社会体制的批判也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他更多的是想借小说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加缪生活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他亲眼看到无数个个体沦为政治体系的附属品,被荒谬的政治体系剥夺了自我和生命,他们的五官和良知都麻木了。他尊重个体,呼唤人性。所以他将默尔索塑造为一个感官灵敏,坦率真实的人。 默尔索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不是因为他不悲伤,而只是因为疲惫而已,事实上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多次想起并怀念母亲。默尔索对周遭的一切只是不在乎,却并非麻木不仁。其实他的感官反倒对世界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比如他注意到雷蒙的白色胳膊与浓密绒毛,他人眼中无关紧要的潮湿毛巾,听到卡车链条哗啦声与内燃机的噼啪声。他只是对理性层面上的人生、婚姻、葬礼等宏大概念显得麻木。所以他享受和玛丽的爱情,却并不爱玛丽,又对玛丽提出的结婚说「怎么都行。」对老板提出的调往巴黎工作也果断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只想安于现状,不想改变生活。默尔索是一切从自己灵魂去感受的,不论是对母亲的爱,还是那因为那灼热阳光而扣动的扳机。 默尔索的格言是「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就像那句歌词所唱:该配合你表演的我演视而不见。默尔索就像那个戳穿了皇帝的新衣的小孩,拒绝表演,拒绝融入伪善矫情的社会,从而向这个由谎言堆砌的现代文明发出挑战。其实这类伪善道德并不是社会的错,而是集体选择的结果,集体的选择将其上升为正义并沉醉在集体的狂欢中,而默尔索是那个唯一觉醒的人。书中写道:「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区别不大,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其他的男人和其他的女人就这么活着,活法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总而言之,没有比这更一目了然的事了。」 默尔索不信神,是因为在加缪看来,神父的信仰是凭空的,是因为想摆脱现实的荒谬痛苦而建立的一种情感飞跃,忽略了现实。而默尔索信仰女人,信仰大海,信仰阳光,信仰自己遇到的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论荒谬还是痛苦,他的信仰是真实可触摸的。 从这个角度说,默尔索本质上就是和社会分离的,他拒绝所有社会规定的准则,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最原始的人的生存方式,因而他更容易接触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也就更容易产生荒诞感。审判扼杀的不仅仅只是默尔索的存在本身,也是人类原始的存在。默尔索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容于他人却容于自己,容于自己又何尝不是容于万物呢。 我第一次读到局外人这个形象,就想起《红楼梦》里的妙玉。她在宝玉过生日时不去参加宝玉的 Party,但着人送去了拜帖,(刷了一波存在感),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宝玉不解,遇到邢岫烟,才知道妙玉爱看庄子,便在回信中以槛内人自称,以合妙玉的心意。妙玉将自己断绝于世俗的门槛之外,最终却仍未逃脱被世俗玷污的命运。所以曹雪芹在妙玉的判词里写道:欲洁何曾洁,真空未必空。相比之下,默尔索才是真的局外人,因为他最终做到了清醒并反抗。 在书里的第一部分,默尔索处于事件的中心,叙述都围绕着他的感受和所见。到第二部分焦点从默尔索身上转移到了审判,在警察问他害不害怕时,默尔索觉得在某种意义上倒很有兴趣看看打官司是怎样的一副景象,仿佛自己成了一个旁观者。虽然他有过呼唤理解的欲望,可他却发现自己是被排斥在外的,他的呼唤得不到回应。所以说默尔索并不是一开始就将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上的,他的恋爱社交其实都和普通人无异,直到审判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和这个社会之间的距离。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这样解释荒诞:「荒诞感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默尔索终于意识到荒诞,意识到人生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对未来和过去的怀念都没有意义,他只感知当下,感知到他对人世还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经历了一个从认识荒谬到反抗荒谬的过程。 加缪在局外人的《手记》里写:当你意识到荒诞并与之对抗,就是希望。默尔索反抗的方式就是在最后一刻意识到对生命的热爱和幸福的可贵。小说最后,默尔索以自己的决然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我体会到这世界跟我如此相像,又是如此亲如手足,因此感到自己过去幸福,现在仍然幸福。为使一切都显得完美,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独,我只能希望被处决那天观者如潮,并对我发出憎恨的喊叫。」 默尔索被法律体系宣告了死亡,但他自己却觉得是重生,这种重生使他的人格和尊严更加强大而趋近完美。 在这里默尔索甚至被提升到和基督同样高的地位。作为救世主,基督承担了人类的命运,为人类的苦难而死。而默尔索因为不遵守社会规则,以一种对立的姿态被扼杀了生命,这同样是承担了人类的命运。但默尔索是幸福的,正如古希腊神话中不断将巨石推上山顶又不断看它滚落的西西福斯,也是幸福的,而加缪的哲学强调的就是从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诞,领悟苦难之中的幸福。小说的名字叫《局外人》,其实默尔索只是看透了这个虚伪世界的旁观者。在舞台上演得津津有味的人们,判定了这个不肯配合表演的旁观者的空虚乃至罪恶。他实际上是无比真实的一个世俗的人,以人性的诚实对抗荒诞。 加缪在诺贝尔获奖致辞中有一段话很感动我,我想分享给大家,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激励:「今天的作家不应为制造历史的人服务,而要为承受历史的人服务。任何暴君的千百万军队都无法将一个作家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相反,一个被遗弃的默默无言的囚犯的沉默,却足以把他从这种放逐中解救出来。作家只有全身心地为真理和自由奋斗,它的作品才能因此而伟大,不论我们有多少弱点,但我们的作品的崇高之处,我们作品的价值,永远植根于两项艰巨的誓言:对于我们明知之事决不说谎;努力反抗压迫。」 默尔索的对外界的无动于衷和强烈的钝感我感觉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情绪。一方面我希望我们不要成为书中的法官以及那些愚昧麻木的人们,只一昧地服从社会强加的规则和强权逻辑,丧失自己的个性,并粗暴地判定干涉别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我希望我们也不要成为局外人,对人冷漠,对生活灰心。纵使人生荒诞,人间不值得,但加缪告诉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世界荒诞的本质,并奋起反抗,有激情地去热爱并享受生活。 最后,由《局外人》书中最后一段话作为今天分享的结尾吧:「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 领读人:@蔡骏悬疑作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