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拿什么来泡,浸青梅用什么度数的酒来浸

1,浸青梅用什么度数的酒来浸

17度左右白酒就好 泡出清澈的青梅酒的小窍门:泡制之前的青梅一定要冲洗干净、去除茎蒂、擦干水分;注入酒水后,一定要密封阴凉处保管。  另外,泡制之后,放在室内阴凉处,有利于促进青梅入味。但是,入味以后,最后放在冰箱内冷藏,随喝随取,这样才能保持酒香持久。  【青梅酒制作方法】  新鲜青梅1kg、冰糖200g~500g(甜味可自己调节)、白酒1.8升(度数不要太高,10~20度以内的大曲比较好)、容器(消毒杀菌,可密封的)。  1、将新鲜青梅泡上6~8小时。然后清洗,自然风干。程序2:擦干水分,将青梅的蒂摘掉,清除蒂把上面不干净的东西擦干水分。  2、把青梅和冰糖交叉放进杀过菌的瓶子里。不时摇晃一下瓶子,让其分布均匀。  3、等装满以后注入白酒。  4、耐心等待3个月以后,你就可以喝到自制的清爽口味的青梅酒了!如果你很有耐心的话,泡1年以上的青梅酒就更是美味了。  特色: 除了口感方面和软酸甜,青梅酒真正适合女人的地方主要在于,它的保健作用几乎天生就是为女人准备的据科学研究显示,青梅中蕴含大量蛋白质、丰富的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成分。青梅果实中有机酸含量远远高于一般水果。其中,柠檬酸在青梅中含有量最多,柠檬酸是人体细胞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酸类,它能促进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在体内停留,它对一直梦想好身材,但又没时间运动的女士们来说,堪称福音!
我比较推荐购买谷养康无添加泡酒专用酒,这款酒本身口感就很好,是零添加的纯粮食酒,在京 东直接可以购买

浸青梅用什么度数的酒来浸

2,白酒和米酒混合后拿去泡杨梅酒

白酒和米酒混合后拿去泡杨梅酒,味道很差,适口性不好,最好只用白酒浸泡杨梅,浸泡15天就行了,饮用时可以添加糖分调整口感,酒精度调整在35-45度即可。

白酒和米酒混合后拿去泡杨梅酒

3,泡酒用什么酒好用哪些材料要专业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饮食保健,虽然现在有许多保健食品可供挑选,也不乏药厂加工好的各类补酒,但不少人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补酒,乐在其中。现介绍一些补酒制作和选方备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处方制定: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选取大家都熟悉功效的补品,如人参、鹿茸、当归、灵芝、何首乌等泡酒,也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补益类药方,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散、人参养荣汤等,按方配取适量的中药即可。当然,饮服的人最好还是到医院向中医师咨询,然后依据自身的体质、症情、辨证处方,这样做针对性强,还可对某些疾病,诸如风湿、类风湿、腰肌劳损等加入一些治疗性中药,然后按医生所开药方按量配药泡制补酒,往往会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制备方法:配好中药后先要统计一下中药的总重量,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饮用酒,一般选用白酒或黄酒做基酒。白酒与中药重量的比例为10∶1~15∶1;黄酒与中药重量的比例为25∶1~30∶1。中药在加入白酒尤其是黄酒之前,应先用小火隔水蒸1小时,冷却后再泡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杀灭存于中药中的霉菌和蛀虫,防止因带入药材中的微生物后败酒。补酒浸泡4周左右后方可服用,一般每日两次,用量在50毫升~150毫升之间。如加入了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用量应以医嘱为准。对于名贵中药如野山参、鹿茸、海马等则以白酒做基酒为佳,也可不用蒸制而直接浸泡,基酒的用量可相应增多,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 补酒虽然具有制作简单、经济实惠、久贮不坏和效果良好等优点,但由于酒本身的局限性,不会饮酒者不要勉强;对于阴虚体质、湿热内蕴体质的人则应忌用补酒;对于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各种肝病疾患的人也应禁用补酒。
你是要治病的,还是营养的。有很多种的。

泡酒用什么酒好用哪些材料要专业的

4,白酒用什么泡好

杨梅(泡过的杨梅也特别好吃)党参+枸杞西洋参蛇我家就是用杨梅和党参枸杞泡的每天喝一小盅活血的~
清泉,谷物。
人参 鹿茸 枸杞 海马 蛇 以上这些都是以补气补肾的如果你的身体不是太虚建议两天一小杯以防虚火上升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馏法、热提取法、稀释法、冷浸法等,家中自制药酒因受条件限制,适合采取冷浸法。市售的药酒价格一般都较为昂贵。如果自己在家中泡制,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配方,所以更加适用。 冷浸法就是直接用白酒浸渍药材。先取一只能够密闭、洁净的大口玻璃瓶或瓷缸、瓷坛,将药材切片洗净、沥干,或打成粗粉装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加酒量约为药材重量的10倍上下。如果是用食物性药材泡酒,加酒量只需5倍重量即可。白酒加入药材后摇匀,密封瓶口或坛口,保存于阴凉避光处。浸泡期间应经常摇动容器或搅动药材,让白酒充分浸润药材,浸泡时间最少要14天以上,有些药材可浸泡数月或1年。如果处方药味较多,一次浸取不完全,可以分两次或多次浸取,但每次加酒量应计算好,不能太多,白酒的总用量应该不变。如果采取多次浸泡的办法,用酒应少量多次,直至浸泡后的药酒颜色变得浅淡,这说明药物成分的萃取比较完全。 浸泡药酒,最好选用55-60度的优质白酒,不能用乙醇(酒精)浸泡,禁用非药用乙醇,因其中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劣质白酒也不能用,甲醇残存量高,酿造原料成分复杂,很难确保药酒的质量。 家中自行浸泡的药酒品种很多,常见的如人参酒、参茸酒、参芪酒、鹿茸酒、洋参酒、红花酒、杜仲酒、枸杞酒、山楂酒、桑椹酒、桔波酒、木瓜酒、乌梢蛇酒等,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称量泡制,服用剂量应遵医嘱要求。 家中自制药酒方法简便易行,可以根据需要量配制,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泡酒,例如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中药就不宜用酒来浸取。还有一点,就是作用剧烈或毒性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毒虫等,不能随便配制药酒。这些药物都有严格、规范的泡制要求,必须由专业中药师操作。 药酒的选用,除了要了解前面所讲的"药酒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外,还要熟悉药酒的作用,并选用适宜药酒。
楼主给你四种配方:枸杞蛤蚧、天麻人参灵芝这四种配方要单独泡、白酒要50度以上的

5,泡酒拿什么泡好不要药酒

①、玫瑰酒  不少女性朋友常常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症往往多见于肝郁气滞者,这类女性常伴有胸胀痛、月经不调、胸闷、气滞、抑郁等症状,而玫瑰花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玫瑰酒的制作方法是:取鲜玫瑰花350克,黄酒1500毫升,将玫瑰花泡在酒中,由于玫瑰花瓣很薄,其成分极易渗透出来,浸泡几天就可以喝了。其功效相对温和。  ②、槟榔露酒  材料:槟榔20克,桔皮20克,当归10克,青皮10克,砂仁5克,玫瑰花10克,黄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药除黄酒外,共捣成粗末,用干净纱布袋包好,扎紧袋口,放入黄酒中,以文火煮30分钟,加少许冰糖,搅拌使融化。取出药袋,将酒装瓶中,加盖备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温服。  功效:本酒能够行气疏肝,活血化瘀。孕妇忌服。  ③、糯米酒  材料: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米酒2000毫升,甜酒粉(酒曲)适量。  制法:先将糯米淘洗后,置盆中加水适量,在锅中蒸熟。刚熟时取出摊开降温。当降至手触糯米饭时感到温手时即可均匀地撒上甜酒粉,可以适当放入枸杞或黄芪,然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温24—48小时,开封加入米酒和冰糖,再次密封,次日便成。  用法: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阴虚火旺者忌服。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  储存:糯米酒不宜久存,冬季注意保暖,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可延长贮存时间。  功效:温中补气、养血养颜。  ④、阿胶酒  阿胶有很好的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另外,阿胶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能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保健,服用后会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弹性好,而且有一定的祛斑效果。  阿胶酒的制作方法是:每天用25毫升的黄酒,放3~9克阿胶于酒中,炖热烊化即可饮用,可分早晚两次饮用。
人参
人参最好
枸杞
蝎子,蛇皮
人参大补酒 配 方:人参5克,熟地黄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药酒2500克。 制 法:将人参去芦头,烘软,切片,枸杞子除去杂质,与熟地黄同放入洁净的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搅拌1次。浸泡15天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药酒备用。将冰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加热溶化煮沸,煮至见微黄时,趁热过滤去渣,待凉后加入药酒中,搅匀。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清酒液即可饮用。 功 效:大补气血。安神,滋肝明目。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无病者常饮,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 服 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6,拿什么药材泡酒好

大枣 功效:养血安神 味甘性温。可止咳润肺、安眠、养血安神。 注意:消化不良者慎食 龋齿疼痛、腹部胀痛、便秘、呕吐、胃疼者不宜。消化不良者慎食。 枸杞 功效:补血开胃 味甘性平。有健脾、止腰疼、补血、开胃的作用。可治疗头晕耳鸣、视力减退。 注意:忌与绿茶一起喝 枸杞忌与绿茶一起冲泡。否则,会生成人体难以吸收的物质。糖尿病患者服用过多易引起血糖升高。 桂圆 功效:补脾健胃 味甘性温。补脾健胃,养血安神,润肺止咳等。可改善失眠、惊悸、眩晕。适宜女性产后调补。 注意:咽痛口干者不宜 生热,小孩不宜。咽痛、口干、腹胀者不宜。 决明子 功效:润肠通便 味甘苦咸。性微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等。 注意:低血压者慎服 不适合脾胃虚寒、腹泻、低血压等患者服用。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 味甘性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有疗效。 注意:慢性肠胃炎不宜 脾胃虚寒、慢性肠胃炎、慢性肝炎者不宜。 绞股蓝 功效:解毒消炎 止咳祛痰、解毒、消炎。可降低胆固醇、高血压,缓和神经痛、消除便秘等。 注意:腹泻者慎用 腹泻者慎用。 苦丁茶 功效: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可治疗咽喉肿痛、口腔炎、牙龈炎、便秘等,还能降血压、血糖、血脂。 注意:经期女性不宜 虚寒体质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慢性胃肠炎患者不宜。经期女性、新产妇也不宜服用。 芦荟 功效:抑菌止血 性寒、味苦。有抑菌、止血作用。 注意:过量易中毒 内服过量会引起消化道一系列毒性反应(一般食用芦荟9-15克就可发生中毒),严重的可能引起肾炎。孕妇、虚寒体质者慎用。 玫瑰花 功效:活血化淤 味甘,性温。可理气、活血化淤,适合易怒者饮用。对于女性可减缓经期不适。 注意:孕妇不宜 玫瑰可活血化淤,孕妇不宜。 人参 功效:补气安神 味甘、微苦,性微温。可补元气、安神、调节血糖。 注意:心脑血管患者忌食 痤疮患者忌食。女性月经时不宜服用。心脑血管患者忌食。此外,服用人参时,不能同时食用萝卜、茶叶,否则会降低药效。 肉桂 功效:活血化淤 味辛,性大热。发汗解热,止痛,活血化淤,增强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 注意:孕妇慎用 孕妇慎用。此外,口干舌燥、夜间盗汗、月经过多者慎用。 山楂 功效:健脾化痰 味酸甘,性微温。健脾,化痰,活血化淤,利尿。 注意:不宜空腹服用 空腹不宜,脾胃虚弱、肠胃功能不好者不宜。蛀牙者不宜多吃,会损害牙齿珐琅质。 胖大海 功效:清热解毒味甘,性微凉。可清热解毒,清肠通便。用于干咳无痰、咽痛音哑、慢性咽炎、便秘。 注意:老年人慎用 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腹泻者不宜。脾胃虚寒者、老年人慎用。 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 味甘微苦,性微寒。补气养阴,清肠止血。 注意:虚寒体质者不宜 虚寒体质者不宜。 野菊花 功效:清热解毒 味苦、辛,性凉。清热解毒作用显著,有降血压作用。 注意:腹泻者不宜 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会出现胃部不适,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泻者不宜。孕妇及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不宜。 注:虚寒体质的主要特征: 身体虚弱、乏力,容易疲劳,面色苍白、唇色淡,怕冷等。 (附: 向专家咨询后,列出了常用于茶饮的中药材的使用禁忌,供参考。)
蜈蚣
这要看你需要泡什么酒/功效:清热解毒味甘
苟棘

7,用什么东西泡酒暖胃

鲜人参泡酒: 不仅拥有了鲜人参本身的功效,而且还纯粮酿的酒中的有益物质结合,酒中有了人参的清香,也有酒的辛辣.功效 :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以及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杨桃酒: 将成熟的杨桃洗净,切成小块,晾干,冰糖加开水溶化,将杨桃果肉,市售酵母菌及冰糖水一起置入密封容器,存放半年以上制成杨桃酒,有去风热,顺气润肺等功效. 草莓酒 : 将草莓洗净晾干,摘掉草莓蒂,把草莓,蜂蜜,高粱酒一同置入密闭容器,约2~4周后将果实取出,酒再放3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李子酒: 将红肉李子洗净,晾干,每粒果实用刀深划7~10刀,置入容器,放一层李子铺一层砂糖,存放40~45天制成李子酒.有舒筋,行血,消除疲劳的功效. 梅子酒 : 将成熟的梅子洗净晾干,置入密封容器,用米酒,冰糖(梅子,米酒,冰糖重量比例为10:10:5)淹没梅子,存放4个月即成.有治疗骨刺,风湿痛,寒症,肾脏病的功效. 苹果酒 : 将苹果洗干净,晾干,切成块,将苹果块,冰糖,白酒(50度以下)按重量1:0.5:1的比例一同浸泡,再加入少许柠檬片,浸泡3个月后将苹果和柠檬取出,即可饮用. 猕猴桃酒 : 猕猴桃去皮,切成两半,放入玻璃瓶内,倒入35度白酒,酒和猕猴桃的重量比例为1:1,酒将猕猴桃全部浸没,三个月后便可以饮用了. 水果酒酿造注意事项: 1.水果清洗后务必沥干或自然风干,这样酿出的酒才不会走味. 2.酿水果酒以天然水果最好,必要时可以调整甜度,加糖20%~25%为宜. 3.酿水果酒宜用冰糖,因为甜味较纯正,不易起酸. 4.所有密封容器,务必除去水汽及闭紧,并存放在阳光无法直晒的阴凉处. 5.酿水果酒时,需使用酒精浓度高于35%以上的酒,含在水果中的果汁容易被浸泡出来,着色性也很强. 草莓酒 草莓,纯柠檬汁,冰糖,伏特加5:2:l:10.即200g的草莓,就要加入80g的柠檬汁,40g的冰糖,以及400g的伏特加酒.将草莓洗净沥干,摘掉草莓蒂;柠檬去皮挤汁;将原料全部放入容器中,置于阴暗处;两周后将草莓取出,再放六周便可饮用. 金橘酒 金橘,冰糖,清酒4:1:10.将金橘的皮用力略划出缝,以便果汁能渗入酒中;将原料全部放人容器,置于阴凉处;六周后将金橘取出便可饮用. 薄荷酒 薄荷,伏特加1:30.将原料放入容器中,置于阴凉处;十天后取出薄荷叶;三周后即可饮用. 荔枝泡酒 荔枝450克 白砂糖100克 高粱酒900克 将荔枝剥皮去核,放入瓶中,倒入高粱酒.,充分搅拌,密闭,在瓶身上写上日期,然后每星期用筷子搅拌/摇晃瓶身.放置在阴凉背阳处.经过三个月后,就可以饮用了,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一年后的口味会更加醇. 功效:减轻疲劳,养颜护肤, PS:高粱酒最好在28-45度之间.市场上小瓶装的通常是50度,大瓶装的有一种是42度 水果最好选择快要成熟的.不熟的会有生涩口感,成熟过度的会有沉淀 如果家中冰箱够大,可以放置在冷藏室中,就象存放在地窖中一样. 杨梅泡酒 材料:杨梅,白糖 一斤杨梅大约加4两白糖的分量次. 盖盖密封,放在常温下,每天记得摇匀几次. 放置15天以上就可以变酒并可以喝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放时间长一下较好,这样出来的酒会比较纯,好喝一些. 杨梅酒的功效 清热生津.预防中暑. 杨梅古今中外医学界视为“奇珍异宝”,具有养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并能理气活血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现代医学证明对癌细胞有分解抑制作用,是二十一世纪最受人们欢迎的美容保健医学用品之一,长久饮用杨梅酒对肠胃也可起到保健作用.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红枣泡酒好哟,可以试试。

8,用什么泡酒好

这个泡酒的话,得看配方的,另外泡酒所用的白酒需注意,现在食用酒精酒泛滥,媒体最近老报道现在白酒市场7成左右酒都是酒精勾兑的,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好多打着纯粮的旗号其实是食用酒精勾兑,不宜用塑料桶酒,酒腐蚀性很强容易把塑料腐蚀到酒里,度数在55°到60°之间为宜,一个是真正的纯粮食酒,谷养康粮食酒,京东有,至于配方,泡酒之家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你好!! 冬天在家泡药酒的人很多,因为制作、保存都很方便。但是如果药材选料不当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 一: 药酒的作用: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但主要是药用。 酒本身也有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酒和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说平时单用药时能发挥三分药力,那么在药酒中即可达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药混合后,酒劲会加大,如果平时能喝半杯酒,对于药酒,就只能喝一口。 二: 药材选择: 按其中所含的药材性质的不同,药酒可以分为动物药酒、植物药酒、动植物药酒,以及矿物类药酒。 常用的药材有人参、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虫夏草、西洋参等。 酒最好用白酒(老白干),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对疗效影响不大,一般根据个人喜好选取酒的度数和气味。酒量小可选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选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选曲酒,因为曲酒是由酒曲发酵而成,其内含有的酒曲香会和药物的气味混合,产生怪味,令人闻起来不舒服。通常多选老白干或黄酒,与药材混合后气味清淡、芳香诱人。 白酒的好处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长。但在南方偶尔也用果酒来制药酒,其酒精含量少,对人体刺激较小。使用果酒制作时,一般采用煮提法——将药材煮好后,把药渣去掉,取适量药液兑入果酒中饮用。 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剂或者段剂,但很少研磨成颗粒。因为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透光度不好,而且颗粒状药物溶解得快,浓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会使用大块的颗粒。 装药酒的容器多选磨口的玻璃瓶子,便于密闭、防止药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直射。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浸泡后的药材约占全部药酒体积的1/3。 三: 喝药酒的量: 每次喝一两半 将药材泡入酒中,室内常温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闭、避光,每天摇动数次,这被称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还有一种“热煮法”——将药材放入酒中加热煮,可以温阳解表。但是此种做法酒易挥发,使度数变低,不宜长期保存,因此只适合于短期内服用。 当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停止渗出,药酒浓度已达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来说,动物类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类药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贵重药材,可反复浸泡,离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时再次续入新酒继续浸泡。 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就不要服用了,如药酒质地混浊、絮状物明显、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 饮用时,每次喝一两到一两半。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滋补类药酒服用时间没有限制;而治疗用的药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饭时用;安神类药酒,适合在睡前1~2小时服用。 比如: “风痛药酒”: 主料:丁公藤19.2千克 白芷1.6千克 五加皮1.2千克 麻黄3.2千克 青蒿子1.6千克 当归1千克 桂枝1.6千克 小茴香1.2千克 川芎1千克 威灵仙 1.6千克 防己1.2千克 建栀1千克 羌活1.2千克 独活1.2千克 白酒(50°)192千克。 做法: 先将以上15味药,除白酒外,混匀,再加入白酒密封浸渍,夏、秋45天,春、冬60天,滤取上清液,将药渣压榨,榨出液与浸液合并,静置4天,滤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常用量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 祛风通络,散寒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老伤复发 比如: “复方炙草乌药酒” 主料:炙草乌100克 威灵仙200克 穿山龙300克 40%食用酒精适量。 做法: 取生草乌加10余倍水,加热煮沸,煮3~4小时后(拣大号用刀切开,以内无白心,舌尝不麻为度,即可)将水焖干,取此灸草乌压榨与威灵仙、穿山龙粗末混合,用渗漉法提取进行收集,最初的渗漉液850毫升,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渗漉液约2000毫升,过滤,取低湿蒸发至成软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毫升,加食用乙醇(75%)使成1000毫升即得。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10毫升左右,每日2~3次。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比如:“风湿止痛药酒” 主料:白酒(8000克) 乌梢蛇(45克) (豕希)莶草(150克) 川乌头(15克) 附子(15克) 露蜂房(45克) 甘草(15克) 红花(30克) 青风藤(30克) 辅料:络石藤(60克) 南藤(60克) 穿山甲(45克) 蜈蚣(30克) 全蝎(45克) 地鳖(45克) 牛膝(15克) 桂枝(45克) 桑寄生(45克) 白砂糖(2000克) 做法: 1.将以上各药碎断,装入布袋,放在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搅拌一次,浸泡30-40天后取出布袋压榨,合并,过滤,滤液加白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5天,过滤,即成。 2.每日服二三次,每次服10-15克,孕妇及小儿忌服。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症. 谢谢!!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