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酿造过程中生心是怎么回事,传统酿白酒发孝不甜是怎么回事

1,传统酿白酒发孝不甜是怎么回事

白酒发酵后再蒸馏,蒸馏的白酒甜味物质很少,真正能够达到绵甜爽净的白酒很少。白酒的甜味与白酒的使用原料以及配比量有关,什么样的酿制工艺、水质、原料、曲料,就会有什么样的白酒,这也是白酒品牌多样化及质量差别较大的原因。

传统酿白酒发孝不甜是怎么回事

2,白酒烧心是什么原因

一般是因为入池糟淀粉含量较低、辅料添加较多、含水量较少沉降快、糟醅酸度较小、加曲量使用较多、入池温度较高、升温速度较快,会使窖内糟出现烧心现象,蒸馏的白酒会有糊味,出酒率低,品质差。

白酒烧心是什么原因

3,白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白酒原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卫生,尽可能少感染杂菌。白酒成品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感官指标---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沉淀;理化指标---总酯、总酸和主体香的含量,要符合相应香型的相关标准。
发酵,不同的发酵方法,可以生产出不同的酒。

白酒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4,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详细一点讲明各步骤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6、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5,酱香型白酒在堆积发酵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堆子从外向里面发酵的现象

酒醅水分偏高,则升酸幅度大;水分较高时,在堆积操作中易流水,由于物料欠疏松、含氧量不足,因而不易生温,容易产生“包心”现象。就你所说的堆子从外向里发酵的现象!
酱香白酒发酵时间比较长,酸比较高,沸点较低,酒糟中冲鼻物质除了酒味(醇类)就是酸类物质。

6,白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

酿酒工艺有其独特的酿造方法,每一种酒品与香型都有别具特色的酿造方法。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规律,被称为酿酒工艺的基本原理:  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吸水膨胀,加热糊化,形成结构疏松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单糖在脱羧酶、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逐渐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以淀粉为原料酿酒,需经过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淀粉糖化过程,二是酒精发酵过程。  1、淀粉的糖化淀粉在催化剂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单糖。淀粉酶来源于酒曲中的微生物,淀粉与淀粉酶的反应;  2、酒精发酵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酒化酶是由酵母菌分泌出来的。多数酒曲中也含酵母菌(除麸曲)。  3、蒸馏取酒  蒸馏是提取酒液的主要手段。酿酒原料经过发酵后获得的酒精和水份,同时还含有一部分香型物质。如何将酒精分离为气体和液体呢?酒精的理化性质对我们有所启示:酒精气化温度为78.3℃,发酵过的原料只要加热至78.3℃以上,就能获得汽体酒精,冷却之后即为液体酒精。  不同质量酒液的形成是因为由于温度的作用,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和其它物质会掺杂在酒精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随之变化,蒸馏温度在78.3℃以下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头”;78.3℃-100℃之间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心”;100℃以上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尾”。酒头和酒心的质量较好,杂质含量较低,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者常常有选择的取酒。我国名酒用“掐头去尾”工艺进行蒸馏取酒的不乏其例,世界名酒酿造大多采用此方法。  4、勾兑工艺  勾兑是酿酒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简单说就是白酒刚酿造出来以后,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由于原料质量不稳定,生产季节更换,操作工人变更等原因,人们不可能总是获得完全相同质量的酒液,这时就需要勾兑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然而勾兑不是简简单单的向酒里掺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础酒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酒体。有时一种年龄的酒兑上另一种年龄的酒,一个地区的酒兑上另一地区的酒,一个品种的酒兑上另一品种的酒,都能得到色、香、味、体更加协调的新酒品。这是一种保持独有风格的专门技术。  酿造酒是最自然的造酒方式,主要酿酒原料是谷物和水果,其最大特点是原汁原味,酒精含量低,属于低度酒,对人体的刺激性小。例如用谷物酿造的啤酒一般酒精含量为3%~8%,果类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为8%~14%。酿造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7,白酒中添加么什会有回甜味

白酒中的回甜是酿造出来的,人为添加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白酒出现回甜多是醇类含量高,特别是多元醇含量高,勾兑过程中适当加入多元醇,使白酒有回甜的感觉。
低度浓香型白酒就是有甜味,高度浓香型白酒喝多了也会甜
可以通过勾兑的方式增加白酒的甜味,酸是味觉改变剂,可以调节酒中酸的含量增加甜度,也可以加发酵型的天然甜味剂增加。

8,酿酒师带你了解白酒酿造的全过程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类产品也博大精深,喝酒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都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那么问题来了:白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其实,酿酒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远远不是这么简单。大致来讲,一瓶白酒的诞生,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选料、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灌装。  一、选料  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和豆类等(不包括薯类与果蔬类)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当然,原料中还包括一些辅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二、制曲  曲为酒之骨,制曲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白酒酿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淀粉糖化(转化成葡萄糖)。  三、发酵  从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才能称为固态发酵白酒。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上一个阶段生成的糖发酵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四、蒸馏  靠发酵产生的酒精度数其实是很低的,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数),一般还要进行蒸馏提纯,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态法出外)进行缓慢蒸馏,还可采取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进行蒸馏等措施。经过蒸馏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五、窖藏  陈酿也叫老熟,我们说的“酒是陈的香”,就是指经过“陈酿”过程的酒。经过蒸馏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贮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坛中,更大的贮存容器可用不锈钢等作材质,尽量不采用金属铝质容器。贮酒应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剂等化学方法催陈。  好了,讲到这里,众位酒友对酿酒的过程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你已经知道什么粮食酒了。  那么什么是“原浆酒”呢,原浆酒其实就是原酒,也就是在蒸馏过程结束后得到的酒,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出售的原浆酒都是高度酒。  想要了解更多酿酒咨讯,可以在百度搜索“唐三镜吴月平”即可了解更多酒类信息。

9,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

在酿酒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酒是不一样的,酿酒一个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味道,而味道不是化学方法就能轻易搞出来的,粮食作物经过微生物的一系列反应和作用产生各种类别的物质,虽然本质上都是化学物质但是它们的成分是复杂的,也可以说味道是成千上万中化学物质混合而成就的,单一靠化学方法来获得不仅没有了粮食的香味而且混合那么多化学物质也是很麻烦且困难的。酸奶就不太一样了,它添加的微生物种类不需要多而杂的
现在酿酒的发酵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种发酵,比如做啤酒,对于这整个过程研究得很透彻很清楚,但历史更悠久的是传统发酵,包括茅台五粮液啊国窖啊都是这种,其中涉及的微生物非常多,虽然也有研究机构把所有微生物都进行了研究,但是并不是说传统发酵就微生物单独作用,包括整个的气候、酿酒用的水、酒曲、微生物的相互间作用,甚至包括酿酒人员的操作也会严重影响到最终出酒的状况,的确完整的机理就是没有搞清楚

10,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详细一点讲明各步骤

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经检测分析,白酒中除了大部分是乙醇和水外,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九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不同,才使白酒有别于酒精,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1、原料及其配比 酿制酿酒的原料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他们的质量比例有很严格的要求。配料时按先多后少原则依次运到办料场地,不得配错各种粮食比例。2、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搅拌,将五种粮食进行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粉碎度均为4、6、8瓣,无整粒混入。3、蒸糠 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优质填充剂,在发酵和蒸煮过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蒸糠可去除糠壳中的杂异味。4、开窖 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70天。5、配料、搅拌和润粮 此过程要做到三准确:配料准确、配糟准确、配糠准确,两均匀:拌粮均匀、拌糠均匀。6、上甑 上甑要平,穿汽要匀,不准跑汽,轻撒匀铺。7、蒸馏摘酒 蒸馏时要掌握缓火流酒,大火蒸粮的原则。摘酒时,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摘完后,将酒运入酒库,称量后按质并坛。8、出甑,摊凉 出甑前先关气阀,取下弯管,揭开甑盖;用行车将甑吊至凉糟床附近,打开甑底。9、入窖 糟醅入窖前必须将窖池清扫干净,撒上一千克左右的曲粉。入窖后,必须迅速挖平,进行踩窖。踩窖后找五个测温点,插上温度计,检查后作好记录。10、出窖后进行分堆拌糠产生酒醅。然后对酒醅进行蒸酒,蒸酒后产生酒头、酒尾和成品白酒,最后将成品白酒进行入库保存。11然后对酒醅进行蒸酒,蒸酒后产生酒头、酒尾和成品白酒,最后将成品白酒进行入库保存。扩展资料:白酒处理技术: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11,白酒在陈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刚蒸馏出的白酒口感辛辣,风味不协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再贮存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从而改善了原酒的感官风味,促进原酒品质的提高,这个过程称为陈酿过程。在陈酿过程中发生了一下变化:①挥发 在长时间的陈酿过程中,酒中一些低沸点的小分子物质,如甲醇、乙醛、糠醛、乙缩醛等逐渐挥发减少,这些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减少后会降低白酒对人体的伤害。②氧化 生产高品质白酒的储酒容器大都采用陶缸,陈酿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可以透过缸壁与酒液接触,缓慢氧化酒中的醇类等物质,促进酯类生成,使酒产生成熟的老陈味。③缔合 在长时间的陈酿过程中,酒中的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会以氢键进行缔合,也就是二者结合到一起,减少了游离酒精,从而使酒的口感变得更加柔和、适口,提高了酒的品质。④酯化 酒中的醇类和酸类物质可结合生成酯类,酯类是白酒中最重要的香气成分。这种酯化反应在有催化酶参与的情况下,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在长时间陈酿过程中,醇类、酸类和酯类之间逐渐达到平衡,使酒的香气变得协调、丰满。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12,白酒中沉淀物二次沉淀产生的原因怎么去除这些沉淀谢谢 搜

所谓二次沉淀即白酒经各种酒设备过滤处理后,酒体清澈透明,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但经久置产生沉淀物,严重者,半个月左右出现沉淀物;中度者,三个月左右出现沉淀物;轻微者,一年左右产生少许沉淀。一. 水质引起1.原因 酒中沉淀物是钙、镁等离子化合物的共结晶体。降固白酒中的钙、镁离子大部分是由降度用水带来的。同时,沉淀不只是水中的溶解物产生的,酒中的有机酸类与其反应是促进沉淀生成的原因。CaSO4是沉淀的主要成分,为白色粉末状或晶体的针状和片状。2.解决方法 如酿造用水、降度用水、洗瓶用水,都必须保证质量,其处理方法可用四川意文的硅藻土过滤机等处理。二.酒瓶卫生引起1.原因 处理过的白酒装入酒瓶,一般不应该出现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忽视了包装工序,如洗瓶后,瓶内水控不净或新瓶未洗刷,只用清水冲洗一遍,易使瓶内壁的硅酸盐类进入酒中,经还原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多孔物质,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若洗瓶用水质量不合格,一般酒瓶控不尽内部水,瓶内至少存留2ml水,这也是造成二次沉淀的一个原因。现象为:瓶底产生少许纯白色细粉状和灰白色物质。2.解决方法 酒瓶不论新旧瓶:(1)均应遵循“一酸二碱三清四刷五冲六控”的原则,即5%-10%的盐酸→清洗至无酸味→5%的碱→清洗至无碱味→刷瓶→冲瓶→控干酒瓶。(2)刷瓶时必须用毛刷刷净瓶内壁。(3)冲瓶用水必须是处理后的软水或纯水,pH为6.5—8.5。(4)尽量将瓶内水控净。三.助滤剂引起1.原因 白酒采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时,会因其助滤剂硅藻土不同批次或产地,使过滤效果受影响;或因使用不当,滤布漏,滤盘松等,也会引起二次沉淀。现象为:瓶底产生少量的白色、粉红色细粉末沉淀。2.解决方法 定期检查硅藻土过滤机的滤盘松动和滤布破损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在灌装机前增加终端超精密过滤器或多级膜过滤器,能很好地起到终端过滤效果,且操作简便易清洗。四.酒中异物引起1.原因 许多白酒厂特别是一些中小酒厂在包装时,忽略环境因素对成品酒的影响,在包装过程中造成空气中的粉尘和微粒、输酒管道和盛酒容器中的少许杂质进入白酒,带来白酒二次污染,出现白色丝状、黄色、红色、黑色等各种细小微粒。此种现象很好判断,一般在白酒装瓶时,只要发生每瓶很均匀地出现一两粒可见杂质,或占批量生产的10%左右,即应判断为二次污染造成。 另外,过去瓶装酒常采用软木塞为内盖,加之大部分酒厂的贮酒容器为铁制,塞中所含的单宁就会与含铁离子的酒发生作用而产生蓝黑色的单宁酸铁沉淀。随着贮酒容器和酒瓶内塞材质的更新换代,此种情况已得到彻底改变。2.解决方法 酒中异物通常由不良的生产车间环境引起。因此,(1)应做好生产车间卫生工作,包装车间必须进行空气净化,控制粉尘、微粒的流动量;(2)定期检查过滤设备及流酒管道和容器,有死角和有溢漏问题,马上解决;(3)在灌装机前加设终端精滤器;(4)保证酒瓶的清洁卫生。五.贮存时间短引起1.原因 白酒的贮存期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白酒贮存期分为勾兑成品前贮存及勾兑成品后贮存。特别是旺季,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时达不到贮存期要求。一般勾兑好的成品酒贮存期要求7天以上,有的时间短,只2—3天就包装,这就造成酒内分子间缔合及氧化还原等反应不够,酒中游离物质结合较少,一些沉淀物还没完全沉淀下来,装瓶后经过一段时间产生二次沉淀。其生成原理及现象与水质引起的沉淀相同。2.解决方法 增加成品酒的搅拌次数,加速酒内分子间的缔合及氧化还原反应;勾兑好的成品酒,贮存时间必须保证在7天以上;有条件的应配备足够的配酒罐及贮存罐,并做好各罐的清底工作;采用酒降固机或酒降固、除浊、抗冷一体机对酒进行系统处理。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