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果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酒的成分有什么?)

酒的成分有什么?


一.果酒是什么成分的?

1.果酒是以和各种人工种植的果品或野生的果实为原料,如苹果、家葡萄、石榴、山楂、山葡萄、猕猴桃等,经过破碎、榨汁、发酵或浸泡等工艺流程精心酿制调配而成的低度饮料酒。

2.果酒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年前我国就开始了葡萄酒和其他果酒的酿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酒的需求和加工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

3.消费者对果酒品质的追求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工艺、新技术在果酒生产者深入研究,发现水果的成熟、乙醇的生成、苹果酸-乳酸发酵、风味物质的释放以及各种果沔的榨取、澄清和过滤都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影响着果酒酿制的各个重要环节。

4.这些发现以及酶制剂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酶制剂在果酒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果酒生产中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风味酶等。

5.1 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缩短压榨时间制汁是果酒生产的关键作业之一,这一工序要求尽可能地提高出汁率和缩短压榨时间。

6.已知出汁率的高低与原料的破碎程度有关,适当提高原料的破碎程度有利于提高出汁率。果实细胞其细胞壁的订构成物质是纤维素、半纤维和果胶和物质。

7.细胞壁的结构较紧密,通常情况下单纯依靠机械或化学方法难以将其充分破碎,但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使得细胞的这些构成物质水解,破坏细胞的网状结构,提高果实的破碎程度,从而就能在压榨时达到提高出汗效率并缩短压榨时间的目的。

8.同时,把大分子的果胶物质降解后,也有助于提高后一阶段的澄清和过滤作业。 在能提高果实出汁率和缩短压榨时产的一系列酶制剂中,果胶酶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9.果胶物质是含有聚半乳糖醛主链的杂多糖,果胶酶依据它对聚半乳糖醛酸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催化果胶解聚,另一类是能催化果胶分子中的酯水解,前者有聚裂解酶(PMG)、果胶裂解酶(PMGL)、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裂解酶 (PGL),后者有果胶酯酶(PE)等。

10.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果胶酶制剂不仅仅含有一种酶活性,而是多种酶的复合体,含有数量不同的各种果胶分解酶,通常其主要作用是分离细胞和破坏部分细胞,也就是分解细胞间层的部分原果胶、纤维素,但又使果桨还保持一定程度的结构,从而有利于果桨的压榨,提高出汁率。

11.如Novo nordisk公司将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的复合酶制剂应用于苹果的榨汗工艺中,出汁率可提高5%~25%,生产能力也大幅提高。

12.2 应用酶有利于汁液的澄清在果酒的生产中有两种澄清作业,一是果汁的澄清,二是原酒的澄清。果汁澄清的目的是在发酵前将果汗中的杂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以避免果汗中的杂质参与发酵而产生不良成分给酒带来异味。

13.原酒澄清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果汁在贮存过程中酒石结晶沉淀或无定形的色素微粒自行沉淀出来以及出现蛋白质浑浊、微生物浑浊等不良现象,从而保证得到品质较高的果酒。

14.两种澄清作用中,酶制剂主要用于果汁的澄清,所用到的酶主要有果胶酶、淀粉酶,此外还有蛋白酶。果胶酶的主要作用是降解果胶物质,尽可能地使果汁中可溶性果胶物质得到彻底分解,降低果汁粘度,这一点有别于压榨中所用到的果胶酶的作用。

15.由于果胶的分解能使浑浊颗粒失去胶体保护而相互絮凝,从而大大提高了澄清效果。在使用酶制剂对果汁进持处理时要注意温度、pH值等的影响,如用果胶酶澄清葡萄汁时只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通常24小时左右可使果汁澄清。

16.而酶制剂使用量的确定,则应在小型实验的基础上找出最佳效果的使用量,例如应用酶活力为20000单位的果胶酶对意斯林葡萄汁进行澄清试验,当果胶酶用量这40mg/1时澄清效果最佳。

17.对于一些淀粉含量较高的水果,如苹果,在压榨过程中和压榨后,淀粉会从果桨和细胞块进入果汁中,并在加热时溶解,然后通过凝沉作用,以析出浑浊物的形式出现在果汁中。

18.由于淀粉是一种典型的强水合性亲水胶体,能够覆盖浑浊物颗粒,并使浑浊物颗粒在果汁中呈悬浮状态,因此这了获得满意的澄清度和澄清稳定性,必须用淀粉酶彻底将果汁的淀粉水解。

19.果汁中还含有少量蛋白质和一定数量的酚类物质,蛋白质是由细胞原生质中渗透出来的,它很容易与酚类物质反应,生成浑浊物和沉淀物。

20.此外,在一些果汁如苹果原汁(pH2~5)中,蛋白质还因带正电荷而能与带负电荷的果胶物质或与具有强水合能力的含果胶浑浊物颗粒聚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浑浊物。

21.因此,同样为了获得较好的澄清效果和澄清稳定性,可采用蛋白酶将果汁中的蛋白质水解。3 酶可以提高过滤能力果酒的透明度是果酒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获得清亮透明的果酒,过滤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22.过滤是用多孔隔膜进行固相物质与液相物质分离的操作,其作用效果受被过滤物料的物理性质,如液体粘度、固体颗粒大小等因素影响。

23.在进行果汁或原酒的过滤时,如果粘度过大或者其中的固体颗粒过大,则很容易堵塞过滤层,使过滤能力下降。导致汁液粘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残留的果胶物质、淀粉及一些中性低聚糖等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在过滤前的操作中利用果胶酶、淀粉酶等将这些物质水解,降低汁液的粘度,就能提高过滤能力和加快过滤的速度。

24.鼍据报道,将酶制剂应用于超滤工艺中,能够较刀地解决超滤膜堵塞和清洗的部题,从而提高超滤膜的通透量和缩短超滤膜和清洗时间,所用到的酶主要有淀粉酶、果胶酶、半乳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等。

25. 4 酶应用于浸渍芳香物质,改善果酒风味果酒的风味也是衡量果小巧玲珑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果酒的风味物质主要来自水果本身和发酵过程,酶制剂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前者。

26.在水果中,风味物质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与糖类形成糖苷而以键合形式存在(即风味前提物)。

27.许多研究表明,萜烯类化合物是形成水果风味的主要成分,这些萜烯化合物与糖形成糖苷而呈无芳香气味的风味前提物。

28.1985年,Gunata等已确定葡萄中以糖苷形式存生的风味前提物主要有 -D-葡萄糖苷、6-0-a-L-吡喃型鼠李糖基- -D-吡喃型葡萄糖苷和6-0-a-L-呋喃型阿拉伯糖基- -D-吡喃型葡萄糖苷和6-0- -D-芹菜糖基- -D-吡喃型葡萄糖苷,其中后三种糖苷是二糖苷。

29.其配基则是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有里哪醇、a-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和芳樟醇,此外也存在一些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前提物,如沉香醇氧化物、挥发性酚类物质等。

30.这些以糖苷形式存在的风味前提物即使在发酵过程中或在葡萄酒的贮存过程中都很稳定,难以溶出,但是通过风味酶水解作用将风味物质释放出来,从而显著加葡萄酒的风味,其中所 用到的风味酶主要有 -D-葡萄糖苷酶、a-L-鼠李糖苷酶、a-L-呋喃型阿拉伯糖苷酶和 -D-芹菜糖苷酶。

31.酶解二葡萄糖苷的过程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在a-L-鼠李糖苷酶或a-L-呋喃型阿拉伯糖苷酶或 -D-芹菜糖苷酶的作用下,二糖苷分子中糖分子相结合的键被切断, -D-葡萄糖苷被释放出来,然后经 -D-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将糖苷键切断而释放出相应的糖苷配基,即具有芳香气味的萜烯类化合物。

32.在葡萄酒加工过程中,应用于这方面的商业酶剂有UVA FLORAL\Macer8(R)和Rapibase 2000等。

33.5 酶应用于提取色素物质,改善果酒的色泽一些果酒须持有一定的色泽,如红葡萄酒,因此其色泽也是衡量其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34.在这类果酒生产中必须提取出一定的色素物质。果实中的色素物质主要是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如果在果桨或果汁中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和蛋白酶,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物质破坏细胞结构,蛋白酶则能破坏液泡膜,从而释放出花青素等色素物质。

35.应用于这方面的商业酶制剂有UVA COULEUR Rapidase Ex Colour和Rohapect VR等,这些酶在pH3~温度10~55℃之间有较强的活性,用于红葡萄酒的酿造时可在发酵时将酶制剂与酵母一起加入。

36.6 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稳定性各种水果中或多或少地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如果不经过处理,这些蛋白质就会残留在果酒中,容易在贮存中能上能下起果酒的浑浊和沉淀,因此必须在装瓶前对果酒中的残留蛋白质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7.处理果酒中的蛋白质常用皂土吸附法,这种方法虽然较有效,但是皂土吸附剂对于各种蛋白质并没有专一吸附性,如果利用外加蛋白酶来水解果酒中的蛋白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不同的蛋白酶对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专一性。

38.此外,多数水果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也容易使果汁或果酒发生氧化,不同程度地破坏果酒的色泽、风味,使产品质量下降,因此也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破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一.果酒是什么成分的?


二.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水和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包括:高级醇、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酸类等。

2. 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水和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包括:高级醇、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酸类等。

3.这些决定酒的质量的成分往往含量很低,约占 1%~ 2%,但种类很多,同时其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对白酒的质量与风味却有着极大的影响。

4.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乙醇是白酒中除水之外含量最多的成分,微呈甜味。乙醇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酒的度数,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

5.其分子式是:CH3─ CH2─ OH;分子量为 46;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为:酸类酸类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

6.含酸量少的酒,酒味寡淡,后味短;如酸味大,则酒味粗糙。适量的酸在酒中能起到缓冲作用,可消除饮后上头,口味不协调等现象。

7.酸还能促进酒的甜味感,但过酸的酒甜味减少,也影响口味。优质白酒一般酸的含量较高,约高于普通白酒一倍,超过普通液态酒二倍。

8.酸量不足,将使酒缺乏白酒固有的风味,但酸量过高则出现邪杂味,降低酒的质量。因此,规定白酒含酸量最高不超过 0。

9.1%。白酒中的酸类,分挥发酸和不挥发酸两种。挥发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辛酸。甲酸刺激性最强,但含量甚微;乙酸刺激性强,含量也高;含乙酸过量的酒呈尖酸。

10.丁、戊、己酸为汗臭味,有些不成功的泸型酒含丁酸多,臭气较突出,但在含量稀薄的情况下,与其他香味物质混在一起,也可能成为香气和香味成分。

11.泸型酒中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乙酸量。辛酸及碳链更多的脂肪酸呈油臭,但含量不高。不挥发酸有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琥珀酸等。

二.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三.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乙醇CH3OH 和水

四.酒的成分是什么

1.白酒 白酒是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适量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

3.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白酒共有9个国家标准,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清、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

4.许多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

5.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6.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

7.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

8.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

9.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10.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

11.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

12.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13.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

14.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15.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埂乏囤何塬蛊剁坍筏开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

16.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18.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

19.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

20.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

21. 火腿肠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是以鲜或冻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斩拌(或乳化)、灌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

22.SB/T10251—2000《火腿肠》为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了火腿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和包装、贮存、运输的要求。

23.标准适用于以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猪肉肠、牛肉肠、鸡肉肠、鱼肉肠等高温杀菌香肠。 外观和感官要求 外观 肠体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密封良好,结扎牢固,肠衣的结扎部位无内容物; 色泽 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质地 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他杂物、无气孔; 风味 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固有风味,无异味。

24. 理化要求 蛋白质 特级≥12%、优级≥11%、普通级≥10%; 淀粉 特级≤6%、优级≤8%、普通级≤10%; 脂肪 6%~16%; 食盐(以NaCI计) ≤ 35.5%; 亚硝酸盐 ≤30mg/kg; 菌落总数 出厂≤20000个/g、销售≤50000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五.酒中的主要成分是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它的主要成份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的学名是乙醇。

六.酒的成分有哪些

1.白酒是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适量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2.任何类别的白酒,不论原料、工艺、香型如何不同,也不论执行国标、行标或企业标准,只要是白酒,都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

3. 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白酒共有9个国家标准,它们分属于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和豉香型及贵州茅台酒,其中,浓、清、米香型各有一个高度酒和低度酒的国标;另有4个行业标准,分别为《液态法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及《浓酱兼香型白酒》。

4.许多近年来出现的新产品,诸如营养型白酒等,还只有企业标准。 卫生指标 甲醇 甲醇和乙醇(即酒精)虽同属脂肪醇,结构上仅有一碳之差,但其毒性却大相径庭。

5.甲醇是有着严重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少量饮用后轻则失明,重则致死。甲醇加水稀释后与酒精有相近的气味,且售价远低于食用酒精,严格地讲,甲醇兑的产品纯属毒液。

6. 饮料酒(包含各种蒸馏酒及发酵酒)都含有极微量的甲醇,白酒自然也不例外。国家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折成酒度为60度计,下同),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

7.事实上,只要按正常酿造工艺组织生产,即使是普通白酒,甲醇含量也不至于超过这一限量标准。 杂醇油 杂醇油是由酿酒原料所含的氨基酸与糖类在发酵过程中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而生成的,其构成部分有各自的香气与口味,其总量及各种醇类的含量比例直接左右着白酒的风味,因此白酒中不能没有杂醇油。

8.但是杂醇油的含量不可过高,多量的杂醇油将导致人头疼、头晕,它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毒性较乙醇强,且随碳数的增加呈加剧的趋势。

9.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60°蒸馏酒的杂醇油含量应不超过0.20g/100ml(以异丁醇与异戊醇计)。

10.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直接摄入少量即可中毒,20克可致人死命。由于铅在人体骨骼中有蓄积作用,且可移入血液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因此,即使是微量的铅也不容忽视。

11.国标规定,60°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v.b计)。 理化指标 酒精度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白酒中乙醇在20℃时的体积百分含量,它是白酒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国标规定白酒必须蒸馏后再测定酒精度。

12.由于普通白酒中,除乙醇、水以外,其他成分含量很少,接近于乙醇和水的二无混合物的组成,而且乙醇含量又比较高,所以不经蒸馏,直接用酒精表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完全可满足国家标准对酒精度指标的要求(标签标注的酒度±1°),但像特型酒这类允许含糖的白酒和有添加物的营养性白酒,则必须经蒸馏后再进行酒精度的测度。

13. 总酸 白酒中有机酸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酸两类。甲醇、乙醇、丙酸、丁酸等属于挥发性酸,它们对酒香起到烘托作用,又起着缓冲作用;非挥发性酸以乳酸为主,它们比较柔和,由于具有羧基和羟基,因而能和很多成分亲和,对酒的后味起着缓冲、平衡作用,使酒质调和,减少烈性。

14.有机酸本身具有香气,是呈味物质,在酒中还起到调味作用,因此只要含量及比例适当,饮后会感到清爽利口,醇滑绵甜,反之若酸量少,就会使酒寡淡、后味短,而酸量过大则会使人感到酸味重、刺鼻。

15. 总酯 白酒的香味物质中种类最多、对香气影响最大的是酯类。酯类除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乳酸乙酯三大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外,其他酯类在呈香过程中起着烘托的作用。

16.它们聚集在酒内以不同的强度放香,汇成白酒的复合香气,衬托出主体香韵,形成白酒的独特风格。因此白酒中总酯的含量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配比对白酒的质量及香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 固形物 白酒固形物是指在测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后的残留物。

18. 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这样的水质必须经预处理。

19.在生产降度酒及低度酒的过程中使用的淀粉或抗絮凝剂等物质,未能过滤除净,这是低度酒固形物含量较高的一个原因。

20.按国标规定,由粮谷发酵酿造的白酒,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但一些酒厂仍在使用添加剂,其中有些是不挥发物,如食糖、甘油、蛋白糖和各种香精中所含的高沸点成分等,这常是固形物含量超标和测定时无法恒重的原因。

21. 火腿肠 火腿肠(高温蒸煮肠)是以鲜或冻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斩拌(或乳化)、灌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

22.SB/T10251—2000《火腿肠》为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了火腿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和包装、贮存、运输的要求。

23.标准适用于以畜、禽、鱼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猪肉肠、牛肉肠、鸡肉肠、鱼肉肠等高温杀菌香肠。 外观和感官要求 外观 肠体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密封良好,结扎牢固,肠衣的结扎部位无内容物; 色泽 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 质地 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他杂物、无气孔; 风味 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固有风味,无异味。

24. 理化要求 蛋白质 特级≥12%、优级≥11%、普通级≥10%; 淀粉 特级≤6%、优级≤8%、普通级≤10%; 脂肪 6%~16%; 食盐(以NaCI计) ≤ 35.5%; 亚硝酸盐 ≤30mg/kg; 菌落总数 出厂≤20000个/g、销售≤50000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七.果酒的介绍

1.果酒的生产是利用新鲜的水果为原料,利用野生的或人工添加酵母菌来分解糖分,产生酒精及其他副产物。伴随着酒精和副产物的产生,果酒内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赋予果酒独特的风味及色泽。

2.在生产中为了达到酿造高质量的果酒,需要对以下几项主要成分进行分析,作为检验品质的依据。①酒精:酒精能防止微生物(杂菌)对酒的破坏,对保证酒的质量有一定作用。

3.因此,果酒的酒精度大多在12-24度。②酸:果酒中的酸有原料带来的,如葡萄中的酒石酸,苹果中的苹果酸,杨梅中的柠檬酸等;也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如醋酸,丁酸,乳酸,琥珀酸等。

4.酒中含酸量如果适当,酒的滋味就醇厚、协调、适口。反之则差。同时,酸对防止杂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作用。生产中用于表示果酒含酸量的指标有总酸和挥发酸。

5.总酸,即成酸性反应的物质总含量,与果酒的风味有很大关系(果酒一般总酸量为0。5-0。8克/100毫升)。

6.挥发酸,是指随着水蒸气蒸发的一些酸类,实践中以醋酸计算(果酒中的挥发酸不得高于0。15克/100毫升)。

7.③糖:由于果酒品种的不同以及各地人民的爱好各异,对酒液中的糖分要求极为悬殊,我国一般要求糖分9-18%之间。

8.④单宁:果酒中如缺乏单宁,酒味就会平淡;含量过高又会使酒味发涩。一般要求是,浅色酒中单宁含量0。1-0。

9.4克/升,深色酒中为1-3克/升。⑤色素:果酒具有各自不同的色泽,是由于果皮含有不同色素形成的。酒中色素随着储酒时间的延长,因氧化而变暗或发生沉淀。

10.这是陈酒不及新酒色泽新鲜的缘故。⑥浸出物:果酒在100℃下加热蒸发后所得到的残留物。主要有甘油、不挥发酸、蛋白质、色素、酯类、矿物质等。

11.我国一般红葡萄酒的浸出物在7-3克/100毫升之间,白葡萄酒在5-2克/100毫升。浸出物过低,会使酒味平淡。

12.⑦总二氧化硫和游离二氧化硫:是果酒在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般规定,酒液中的总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250毫升/升;游离二氧化硫不得超过20毫升/升。

13.⑧重金属:一般规定是:铁不得高于8毫升/升;铜不得高于1毫升/升;铝不得高于0。4毫升/升。在果酒中,葡萄酒是世界性产品,其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均居第一位。

14.其次是苹果酒,在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较普遍,美国和中国也有酿造。再有柑橘酒、枣酒、梨酒、杨梅酒、柿酒、刺梨酒等,它们在原料选择上要求并不严格,也无专门用的酿造品种,只要含糖量高,果肉致密,香气浓郁,出汁率高的果品都可以用来酿酒。

15.果酒酿造的工艺流程鲜果→分选→破碎、除梗→果浆→分离取汁→澄清→清汁→ 发酵→倒桶→贮酒→过滤→冷处理→调配→过滤→成品工艺简述发酵前的处理: 前处理包括水果的选别、破碎、压榨、果汁的澄清,果汁的改良等。

16.破碎、除梗: 破碎要求每粒种子破裂,但不能将种子和果梗破碎,否则种子内的油酯、糖苷类物质及果梗内的一些物质会增加酒的苦味。

17.破碎后的果浆立即将果浆与果梗分离,防止果梗中的青草味和苦涩物质溶出。破碎机有双辊压破机、鼓形刮板式破碎机、离心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等。

18.渣汁的分离: 破碎后不加压自行流出的果汁叫自流汁,加压后流出的汁液叫压榨汁。自流汁质量好,宜单独发酵制取优质酒。

19.压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逐渐加压,尽可能压出果肉中的汁,质量稍差,应分别酿造,也可与自流汁合并。将残渣疏松,加水或不加,作第二次压榨,压榨汁杂味重,质量低,宜作蒸馏酒或其他用途。

20.设备一般为连续螺旋压榨机。果汁的澄清: 压榨汁中的一些不溶性物质在发酵中会产生不良效果,给酒带来杂味,而且,用澄清汁制取的果酒胶体稳定性高,对氧的作用不敏感,酒色淡,铁含量低,芳香稳定,酒质爽口。

21.澄清的方法可参阅果汁的澄清。二氧化硫处理: 二氧化硫在果酒中的作用有杀菌、澄清、抗氧化、增酸、使色素和单宁物质溶出、还原作用、使酒的风味变好等。

22.使用二氧化硫有气体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前者可用管道直接通入,后者则需溶于水后加入。发酵基质中二氧化硫浓度为60-100mg/L。

23.此外,尚需考虑下述因素:原料含糖高时,二氧化硫结合机会增加,用量略增;原料含酸量高时,活性二氧化硫含量高,用量略减;温度高,易被结合且易挥发,用量略减;微生物含量和活性越高、越杂,用量越高;霉变严重,用量增加 。

24.果汁的调整:①糖的调整: 酿造酒精含量为10%-12%的酒,果汁的糖度需 17-20°Bx。如果糖度达不到要求则需加糖,实际加工中常用蔗糖或浓缩汁。

25.②酸的调整: 酸可抑制细菌繁殖,使发酵顺利进行;使红葡萄酒颜色鲜明;使酒味清爽,并具有柔软感;与醇生成酯,增加酒的芳香;增加酒的贮藏性和稳定性。

26.干酒易在0。6%-0。8%,甜酒0。8%-1%一般pH大于6或可滴定酸低于0。65%时应该对果汁加酸。

27.酒精发酵:①酒母的制备:酒母即扩大培养后加入发酵醪的酵母菌,生产上需经三次扩大后才可加入,分别称一级培养(试管或三角瓶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最后用酒母桶培养。

28.方法如下:一级培养:于生产前10天左右,选成熟无变质的水果,压榨取汁。装入洁净、干热灭菌过的试管或三角瓶内。

29.试管内装量为1/三角瓶则1/2。装后在常压下沸水杀菌1小时或58kPa下30分钟。冷却后接入培养菌种,摇动果汁使之分散。

30.进行培养,发酵旺盛时即可供下级培养。二级培养:在洁净、干热灭菌的三角瓶内装1/2果汁,接入上述培养液,进行培养。

31.三级培养:选洁净、消毒的10L左右大玻璃瓶,装入发酵栓后加果汁至容积的70%左右。加热杀菌或用亚硫酸杀菌,后者每升果汁应含SO2 150mg,但需放置一天。

32.瓶口用70%酒精进行消毒,接入二级菌种,用量为2%,在保温箱内培养,繁殖旺盛后,共扩大用。酒母桶培养:将酒母桶用SO2消毒后,装入12-14oBx的果汁,在28-30℃下培养1~2天即可作为生产酒母。

33.培养后的酒母即可直接加入发酵液中,用量为2%~10%。②发酵设备:发酵设备要求应能控温,易于洗涤、排污,通风换气良好等。

34.使用前应进行清洗,用SO2或甲醛熏蒸消毒处理。发酵容器也可制成发酵贮酒两用,要求不渗漏,能密闭,不与酒液起化学作用。

35.有发酵桶、发酵池,也有专门发酵设备,如旋转发酵罐、自动连续循环发酵罐等。果汁发酵: 发酵分主(前)发酵和后发酵,主发酵时,将果汁到入容器内,装入量为容器容积的4/然后加入 3%-5%的酵母,搅拌均匀,温度控制在20-28℃,发酵时间随酵母的活性和发酵温度而变化,一般约为3~12天。

36.残糖降为0。4%以下时主发酵结束。然后应进行后发酵,即将酒容器密闭并移至酒窑,在12~28℃下放置 1个月左右。

37.发酵结束后要进行澄清,澄清的方法和果汁相同。成品调配: 果酒的调配主要有勾兑和调整。勾兑即原酒的选择与适当比例的混合;调整即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勾兑酒的某些成分进行调整。

38.勾兑,一般先选一种质量接近标准的原酒作基础原酒,据其缺点选一种或几种另外的酒作勾兑酒,加入一定的比例后进行感官和化学分析,从而确定比例。

39.调整,主要有酒精含量、糖、酸等指标。酒精含量的调整最好用同品种酒精含量高的酒进行调配,也可加蒸馏酒或酒精;甜酒若含糖不足,用同品种的浓缩汁效果最好,也可用砂糖,视产品的质量而定;酸分不足可用柠檬酸。

40.过滤、杀菌、装瓶: 过滤有硅藻土过滤、薄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果酒常用玻璃瓶包装。装瓶时,空瓶用2-4%的碱液在50℃以上温度浸泡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后杀菌。

41.果酒可先经巴氏杀菌再进行热装瓶或冷装瓶,含酒精低的果酒,装瓶后还应进行杀菌。=======================================日本专家指出,果酒有利于调节情绪、保持身材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42.要说起对果酒的喜爱,恐怕哪个国家也比不过日本。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果酒,营养学家指出,与白酒、啤酒相比,果酒的营养价值更高,对健康的好处也更胜一筹。

43.所有水果都可做果酒在日本人心目中,葡萄酒和果酒是两回事。除了葡萄外,其他水果制成的酒都叫果酒,酿酒的水果从青梅到草莓、芒果甚至香蕉,一应俱全。

八.葡萄酒主要成份是什么

1.葡萄酒的成分: 葡萄酒不仅是水和酒精的溶液,它有丰富的内涵: A。 80%的水。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纯水,是由葡萄树直接从土壤中汲取的。

2. B。 5-15%的乙醇,即主要的酒精。经由糖份发酵后所得,它略甜,而且给葡萄酒以芳醇的味道。 C。

3. 酸。有些来自于葡萄,如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有些是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生成的,如乳酸和醋酸。这些主要的酸,在酒的酸性风味和均衡味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4. D。 酚类化合物。每公升1到5克,它们主要是自然红色素以及单宁,这些物质决定红酒的颜色和结构。 E。

5. 每公升0。2到5克的糖份。不同类型的酒含糖份多少不同。 F。 芳香物质(每公升数百毫克),它们是挥发性的,种类很多。

九.葡萄酒的主要成分都有哪些?

1.由酿酒葡萄变成了葡萄酒,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酒的营养和成分比葡萄要丰富多了。葡萄的主要成分有水(这种水是来自葡萄果里面的,而不是人工添加的,我们称其为“生命之水”)、酒精、单宁、酸、芬芳物质、颜色、少量的糖等等。

十.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化学分子式表达)

1.白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和水,酒精是俗称,化学名称是乙醇,化学式是 CH3CH2OH。若是其他酒成分就复杂了。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