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始兴县为什么叫始兴
- 2,孟加拉国为什么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
- 3,某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各市和义乌市为什么把义乌单列而不是
- 4,为什么说鄂尔多斯市北方游牧民族鼎盛时期的大舞台
- 5,藩镇割据的根源为什么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 6,为什么最后要乘085
- 7,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卷市义
1,始兴县为什么叫始兴
263年(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六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始此,有1700多年历史,古人以“此地兴旺,周而复始”而命名为始兴。
2,孟加拉国为什么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
第一:孟加拉国降水丰富,特别是雨季,降水又集中;第二:孟加拉国地势低洼,当大雨集中时,雨水不易流散;第三:孟加拉国的河流比较多,且集中汇入;此外孟加拉国由于地势低,海水会阻碍河水的注入,这样也容易导致汇水难散。
3,某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各市和义乌市为什么把义乌单列而不是
因为义乌 现在是义乌国际贸易的经济特区 地位比较特殊啊
义乌是县级市、属于金华市管辖,,在省会杭州召开的这个工作会议,很可能是各个地级市参加,义乌这个县级市不能和其他各地级市并提,所以单独列出。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为什么说鄂尔多斯市北方游牧民族鼎盛时期的大舞台
这几年 鄂尔多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东胜市耗资几个亿开发了康巴什新区!这几年鄂尔多斯的发展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我想这几年也算是鄂尔多斯的鼎盛时期了吧!
鄂尔多斯最近今年因为煤炭涨价所以经济收入很高,但一个城市的发展毕竟不可能因为一两年的建设就完全赶上去,其他附属设施还是要慢慢沉淀的
5,藩镇割据的根源为什么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这个问题需要运用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封建社会的经济是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这就决定了当时的政权也会出现分散性,这就给 藩镇割据提供的经济基础。他们自己割据一方就可以依靠自己地方的经济来生存,并且不需要向中央政权贡赋输纳。所以藩镇割据在中国封建社会存活了很长时间。
6,为什么最后要乘085
每立方分米可装油0.85千克,62.8立方分米体积的油桶可装的油肯定大过0.85千克,所以用乘...若题目再加上一道问题,如现在有x千克的油,至少要用多少油桶来装,那么才是用除...
每立方分米可装油0.85千克这个油桶是62.8立方分米 这个油桶最多可以装多少千克油 62.8×0.85=53.38 ≈53千克一个圆柱体油桶。如果每立方分米可装油0.85千克,这个油桶最多可以装53千克千克油 ,这个圆柱体油桶多少立方分米?用÷
如题 每立方米可装0.85 那2立方米就是0.85+0.85 3立方米就是0.85+0.85+0.85所以用乘
30/[(1-3/4)*3]=40公里,40*2=80公里, 甲乙两镇相距80千米。甲乙两镇相距=2中点到甲镇的距离,
7,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卷市义
冯谖是三千门客中并不为孟尝君所器重的一个谋士,一次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为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好了。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回来交差,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孟尝君虽然心中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倒也没有责怪他。事情过去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离京去薛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消息传回京城,齐王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尝君当面致歉。
纠正一下,是“焚券(quan)示义”,目的是笼络人心。后来孟尝君罢相,回乡受到迎接,就是效果。
三个字:取民心
前文先讲冯谖在孟尝君家当门客,整天弹剑唱歌,要吃要喝。别人都觉得他狂妄自大,没有功劳本事却要求很多,孟尝君却不生气,一一满足了冯谖的要求。这时冯谖被孟尝君的大度,礼贤下士所打动。于是冯谖后来接下了去薛地为孟尝君收欠债的差事,走的时候问孟尝君收来的钱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买我家中没有的东西。到薛之后,冯谖私自烧了那些契约,当把钱都赐给了薛地的百姓,百姓很高兴。回来后孟尝君就不高兴了,冯谖答道,我按你的要求做了,你家什么宝贝都有,我就为你买了“义”。孟尝君还是生气。后来孟尝君受到打击,到了薛,百姓都来迎接他,孟尝君才知道冯谖当初的一片苦心。冯谖先受到孟尝君的恩惠,就决心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后来私自“烧卷市义”,是从孟尝君的长远利益出发,不惜受到责怪,也不阿谀奉承的为孟尝君办有利的事。后来孟尝君终于在“烧卷市义”之后得到民心而受益。这个故事体现了冯谖知恩图报又为人正直,甘受误解的胸怀。也体现孟尝君礼贤下士,受到冯谖一样人物的认可。